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世界女童玩偶市场将不再是“芭比娃娃”独占鳌头的局面
江苏省扬州市一直以中国的“玩偶之乡’著称。但在“笛莎娃娃”出世前,这里生产的玩偶大都是金发碧眼的洋娃娃。”
“你可以没有美丽的脸蛋,但长大后—定要有思想,有个性,可以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业,但生活一定要快乐!”用这种精神生括的动画人物“笛莎娃娃”,身穿草绿色花裙,梳着两根小辫子,大眼睛、豁门牙。今天,她飞越重洋,成功打人乌克兰、俄罗斯、美国和欧盟。
中国“芭比娃娃”出世
扬州玩具协会会长刘忠心中一直有个隐痛,这个有上千家玩具加工厂,年产量在500万只以上的规模厂家就有350家的城市,却一直没有自主品牌。
“扬州作为有一定声望的玩偶之乡,尽管生产的毛绒玩具有95%出口海外,但长期以来却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晶牌,绝大多数企业都是依靠为香港、欧美玩具大公司(如沃尔玛公司、可口可乐公司等)进行来牌加工(贴牌生产)和来样加工换取微薄的利润。最典型的例子是一个出口到美国的芭比娃娃,市场零售价高达9.9美元,生产企业仅分得0.35美元加工费,企业发展深受制约。”刘忠说。
贴牌生产利润微薄,企业难以做大做强,这样的尴尬让不少扬州玩具企业反躬自省寻求突破。最先在开发自主晶牌方面取得突破的,是扬州钟艺玩具有限公司。
扬州钟艺玩具公司从事毛绒玩具生产已有20多年历史。企业以往的主打产品是中国传统毛绒玩具,生产模式也是大多数中国玩具企业采用的贴牌生产。
2003年,该公司自主开发设计了“笛莎娃娃”玩偶品牌。
“玩具企业必须拥有核心竞争力,否则只能停留在低端无序竞争的层次。‘笛莎’品牌是英语班DESIGN的音译,意思就是创新。”公司总经理李定说。
他坦言“笛莎娃娃”品牌在创立之初曾对“芭比娃娃’的营销经验进行了深入研究:“芭比娃娃”之所以如此深受全世界孩子的喜爱,是因为它承载了一个“美国梦”——每个平凡的孩子,不管肤色和民族,都能通过自身努力实现梦想。
“笛莎娃娃”晶牌在2003年推出时就设置了明确的市场定位:面向3~12岁的女孩,提出“每个女孩都是公主”的口号。
“笛莎娃娃”的营销别出心裁。为配合其品牌推广,扬州钟艺玩具有限公司投入巨资拍摄了以“笛莎娃娃”为主角的动画片,从今年4月份起在新浪、搜狐、网易等各大网站播放。
扬州玩具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彬说,“扬州钟艺玩具有限公司生产的‘笛莎娃娃’是扬州玩偶之乡自主创新的第一个品牌。该品牌在技术创新、经营思路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扬州其他传统毛绒玩具厂家借鉴。”
跨越国际门槛
近年来,各玩具进口国相继制定,修改玩具安全的各项指令和法规,对玩具出口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安全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2005年为例,形形色色的出口“安全门槛”让中国玩具企业应接不暇:美国宣市禁止进口含木质的人造圣诞树:欧盟宣布实施《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禁止在玩具中使用邻苯二甲酸盐,俄罗斯宣布因含有毒物质超标,限制中国玩具进口。据专家介绍,欧盟利用WTO有关法则,制定颁布多项以环保、安全为名的贸易限制法规,部分已生效。
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欧盟委员会对市场产品发出的消费者警告数量为701起,比21304年增长了近一倍,被警告产品的玩具产品占总数的1/4,1/3的被警告产品被迫退出市场。一半以上的被警告产品来自玩具生产大国中国。
为了避免“中国制造”玩具留给消费者的“低档”印象,“笛莎娃娃”在材料上引入了技术含量较高的搪塑材料。此外,中国以前出口欧美的布绒玩具手工制作的工序较多,保持产品一致性的难度较大,尤其是眼、鼻等小零件的结合强度不够,经常会出现脱落问题,造成危险。针对此,“笛莎娃娃”在工艺流程方面采用激光切割技术,使批量生产的产品标准化、统一化,实现玩偶制作从传统的手工作业向机械化作业的转变。
种种努力终有回报,“笛莎娃娃”2003年底打人美国市场,21104年初进入欧洲市场,2005年初进入中东市场,出口基本没有遇到诸如欧盟针对安全、环保方面的EN-71等类似标准的制约。
2005年,“笛莎娃娃”对欧美市场出口约200万美元,占扬州钟艺总销售额的2/3。今年5月28日,“笛莎娃娃”拿到了中国首张玩具娃娃类“3C”认证(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
今年以来,日本发布了第U4号技术法规指令,对玩具产业的设备、容器或包装箱、玩具和清洁剂的规格与标准进行了修订,加拿大也提高玩具进口的安全要求,这些都对高度劳动密集型、以生产成本低为主要优势的中国玩具企业,尤其是低技术含量的毛绒玩具业带来严峻挑战,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玩具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
“笛莎娃娃”选用高技术含量材料,推行玩具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做法对我国玩具企业突破壁垒,出口海外非常有利。”扬州市出入境检验局副局长徐汉清说。
相信文化的力量
与“芭比娃娃”印多年形成的经营理念相比,仅20多年历史的钟艺玩具公司无疑.还有很大差距。“笛莎娃娃”仍需不断从国际知名品牌吸取经验教训,紧跟市场需求,打造新时代玩偶。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芭比娃娃”所穿戴的服装、饰品均由世界顶级服装设计师参与设计,而其营销的重心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与玩具本身的销售价值相比,他们更偏重于“芭比娃娃”的衍生品。
拥有了“芭比娃娃”的孩子们愿意为他们的“芭比”购买每年、每季推出的新款时装和饰品,“芭比”的市场空间非常广阔。有鉴于此,“笛莎娃娃”的主打产品也不仅局限于娃娃本身,相继开发出了“笛莎娃娃”系列女孩童装、鞋子、围巾等系列品牌衍生品。
进入21世纪,世界女童玩偶市场将不再是“芭比娃娃”独占鳌头的局面,其厂家美泰公司也因太固执于传统的企业文化,没有跟上孩子们的思想和品位推出新时代“芭比”而面临销售业绩持续下滑。
“笛莎”吸取了“芭比”的这个教训,钟艺玩具公司在上海设立了全资子公司——上海笛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充分利用上海国际大都市的人才、信息优势,紧扣市场的脉搏。该公司不久前推出的“十二星座智能笛莎娃娃”就是满足新时代女孩对益智类玩具需求的大胆探索。
另外,钟艺玩具公司还瞄准美国“芭比娃娃”在中国的销售渠道,在国内省会一线城市招商,发展连锁加盟店,与“芭比娃娃”展开了面对面的竞争。同时,他们采用建造连锁店的品牌渠道,设计开发出对国内消费人群极具亲和力的东方造型娃娃形象,制作“笛莎娃娃”为主角的动画片等一系列营销措施,使“笛莎娃娃”在国内市场初步站稳了脚跟。
据介绍,目前“笛莎娃娃”已发展了25家加盟店,每天的玩具销售量在4000只左右。
扬州市出入境检验局官员徐汉清说,中国的玩具企业必须致力于开发类似“笛莎娃娃”这样拥有自主品牌的电子玩具和高科技玩具等,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培养自己的玩具设计师,适应市场需求开发研制生产技术含量高的玩具产品,这样才能真正促使我国的玩具产业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江苏省扬州市一直以中国的“玩偶之乡’著称。但在“笛莎娃娃”出世前,这里生产的玩偶大都是金发碧眼的洋娃娃。”
“你可以没有美丽的脸蛋,但长大后—定要有思想,有个性,可以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业,但生活一定要快乐!”用这种精神生括的动画人物“笛莎娃娃”,身穿草绿色花裙,梳着两根小辫子,大眼睛、豁门牙。今天,她飞越重洋,成功打人乌克兰、俄罗斯、美国和欧盟。

中国“芭比娃娃”出世
扬州玩具协会会长刘忠心中一直有个隐痛,这个有上千家玩具加工厂,年产量在500万只以上的规模厂家就有350家的城市,却一直没有自主品牌。
“扬州作为有一定声望的玩偶之乡,尽管生产的毛绒玩具有95%出口海外,但长期以来却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晶牌,绝大多数企业都是依靠为香港、欧美玩具大公司(如沃尔玛公司、可口可乐公司等)进行来牌加工(贴牌生产)和来样加工换取微薄的利润。最典型的例子是一个出口到美国的芭比娃娃,市场零售价高达9.9美元,生产企业仅分得0.35美元加工费,企业发展深受制约。”刘忠说。
贴牌生产利润微薄,企业难以做大做强,这样的尴尬让不少扬州玩具企业反躬自省寻求突破。最先在开发自主晶牌方面取得突破的,是扬州钟艺玩具有限公司。
扬州钟艺玩具公司从事毛绒玩具生产已有20多年历史。企业以往的主打产品是中国传统毛绒玩具,生产模式也是大多数中国玩具企业采用的贴牌生产。
2003年,该公司自主开发设计了“笛莎娃娃”玩偶品牌。
“玩具企业必须拥有核心竞争力,否则只能停留在低端无序竞争的层次。‘笛莎’品牌是英语班DESIGN的音译,意思就是创新。”公司总经理李定说。
他坦言“笛莎娃娃”品牌在创立之初曾对“芭比娃娃’的营销经验进行了深入研究:“芭比娃娃”之所以如此深受全世界孩子的喜爱,是因为它承载了一个“美国梦”——每个平凡的孩子,不管肤色和民族,都能通过自身努力实现梦想。
“笛莎娃娃”晶牌在2003年推出时就设置了明确的市场定位:面向3~12岁的女孩,提出“每个女孩都是公主”的口号。
“笛莎娃娃”的营销别出心裁。为配合其品牌推广,扬州钟艺玩具有限公司投入巨资拍摄了以“笛莎娃娃”为主角的动画片,从今年4月份起在新浪、搜狐、网易等各大网站播放。
扬州玩具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彬说,“扬州钟艺玩具有限公司生产的‘笛莎娃娃’是扬州玩偶之乡自主创新的第一个品牌。该品牌在技术创新、经营思路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扬州其他传统毛绒玩具厂家借鉴。”
跨越国际门槛
近年来,各玩具进口国相继制定,修改玩具安全的各项指令和法规,对玩具出口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安全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2005年为例,形形色色的出口“安全门槛”让中国玩具企业应接不暇:美国宣市禁止进口含木质的人造圣诞树:欧盟宣布实施《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禁止在玩具中使用邻苯二甲酸盐,俄罗斯宣布因含有毒物质超标,限制中国玩具进口。据专家介绍,欧盟利用WTO有关法则,制定颁布多项以环保、安全为名的贸易限制法规,部分已生效。
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欧盟委员会对市场产品发出的消费者警告数量为701起,比21304年增长了近一倍,被警告产品的玩具产品占总数的1/4,1/3的被警告产品被迫退出市场。一半以上的被警告产品来自玩具生产大国中国。
为了避免“中国制造”玩具留给消费者的“低档”印象,“笛莎娃娃”在材料上引入了技术含量较高的搪塑材料。此外,中国以前出口欧美的布绒玩具手工制作的工序较多,保持产品一致性的难度较大,尤其是眼、鼻等小零件的结合强度不够,经常会出现脱落问题,造成危险。针对此,“笛莎娃娃”在工艺流程方面采用激光切割技术,使批量生产的产品标准化、统一化,实现玩偶制作从传统的手工作业向机械化作业的转变。
种种努力终有回报,“笛莎娃娃”2003年底打人美国市场,21104年初进入欧洲市场,2005年初进入中东市场,出口基本没有遇到诸如欧盟针对安全、环保方面的EN-71等类似标准的制约。
2005年,“笛莎娃娃”对欧美市场出口约200万美元,占扬州钟艺总销售额的2/3。今年5月28日,“笛莎娃娃”拿到了中国首张玩具娃娃类“3C”认证(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
今年以来,日本发布了第U4号技术法规指令,对玩具产业的设备、容器或包装箱、玩具和清洁剂的规格与标准进行了修订,加拿大也提高玩具进口的安全要求,这些都对高度劳动密集型、以生产成本低为主要优势的中国玩具企业,尤其是低技术含量的毛绒玩具业带来严峻挑战,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玩具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
“笛莎娃娃”选用高技术含量材料,推行玩具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做法对我国玩具企业突破壁垒,出口海外非常有利。”扬州市出入境检验局副局长徐汉清说。
相信文化的力量
与“芭比娃娃”印多年形成的经营理念相比,仅20多年历史的钟艺玩具公司无疑.还有很大差距。“笛莎娃娃”仍需不断从国际知名品牌吸取经验教训,紧跟市场需求,打造新时代玩偶。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芭比娃娃”所穿戴的服装、饰品均由世界顶级服装设计师参与设计,而其营销的重心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与玩具本身的销售价值相比,他们更偏重于“芭比娃娃”的衍生品。
拥有了“芭比娃娃”的孩子们愿意为他们的“芭比”购买每年、每季推出的新款时装和饰品,“芭比”的市场空间非常广阔。有鉴于此,“笛莎娃娃”的主打产品也不仅局限于娃娃本身,相继开发出了“笛莎娃娃”系列女孩童装、鞋子、围巾等系列品牌衍生品。
进入21世纪,世界女童玩偶市场将不再是“芭比娃娃”独占鳌头的局面,其厂家美泰公司也因太固执于传统的企业文化,没有跟上孩子们的思想和品位推出新时代“芭比”而面临销售业绩持续下滑。
“笛莎”吸取了“芭比”的这个教训,钟艺玩具公司在上海设立了全资子公司——上海笛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充分利用上海国际大都市的人才、信息优势,紧扣市场的脉搏。该公司不久前推出的“十二星座智能笛莎娃娃”就是满足新时代女孩对益智类玩具需求的大胆探索。
另外,钟艺玩具公司还瞄准美国“芭比娃娃”在中国的销售渠道,在国内省会一线城市招商,发展连锁加盟店,与“芭比娃娃”展开了面对面的竞争。同时,他们采用建造连锁店的品牌渠道,设计开发出对国内消费人群极具亲和力的东方造型娃娃形象,制作“笛莎娃娃”为主角的动画片等一系列营销措施,使“笛莎娃娃”在国内市场初步站稳了脚跟。
据介绍,目前“笛莎娃娃”已发展了25家加盟店,每天的玩具销售量在4000只左右。
扬州市出入境检验局官员徐汉清说,中国的玩具企业必须致力于开发类似“笛莎娃娃”这样拥有自主品牌的电子玩具和高科技玩具等,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培养自己的玩具设计师,适应市场需求开发研制生产技术含量高的玩具产品,这样才能真正促使我国的玩具产业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