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高原植物羌活化学成分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xc8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羌活(Notopterygii Rhizoma Et Radix)是伞形科植物羌活(N.incisum)或宽叶羌活(N.franchetii)的干燥根茎和根,为濒危高原药用植物。考察羌活主产地生态气象因子对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探讨气象因子与羌活品质的关系。应用HPLC方法检测羌活醇,异欧前胡素2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采用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平台获得不同产地的平均气压、年降水量、平均风速、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年平均温度、年最高温度、年最低温度等9个生态因子数据,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冗余分析(RDA)分析了其化学成分含量与生态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化学分析表明,羌活中羌活醇的含量高于异欧前胡素,而宽叶羌活中羌活醇含量低于异欧前胡素。经PLS及RDA分析,羌活中羌活醇与日照时数呈强正相关关系,其次是年降水量和海拔。异欧前胡素与年降水量呈强负相关关系,其次是温度。宽叶羌活中影响羌活醇含量的主导因子分别是海拔、年降水量,且都呈正相关。同时2个主导因子对异欧前胡素含量的影响呈负显著相关。因此日照时数、海拔、年降水量是影响羌活化学成分累积的主要因素,日照时数有利于羌活化学成分累积,在一定范围内,海拔越高,年降水量越大,越能促进羌活醇的积累,而不利于异欧前胡素含量富集。基于化学成分含量主成分分析(PCA)表明,羌活和宽叶羌活以四川产为最优。研究结果对保护濒危高原植物羌活及引种栽培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大学生荣辱观教育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具有多重意义。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和爱国思想的培育都离不开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贯彻也离不开荣辱观教育。而新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应用型英语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也逐渐重视起大学英语教育。大学英语评价体系作为大学英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
先秦时期的孔子通过"大同世界"的描述,表达了他对于社会和谐秩序的理想。他以家庭和谐的建立为出发点,对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进行了伦理规范;接下来,将这种规范进行合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全世界对汽车尾气排放的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轻型车国Ⅴ排放法规[1]要求整车在16万公里周期内,排放物不得超过法规规定的限值。三元催化器作为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