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视听说课程对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浅析了目前高职视听说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视听说课程;听说能力;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2
一、前言
国家教育部在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 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听说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而我院是一所外语类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是我院基础训练课程,它在提高学生听说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高职学生在英语听说方面却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在视听说教学过程中探讨,从而相应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二、高职学生视听说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沿用中学阶段养成的学习习惯,注重读写,忽略听说
高职学生通过高考进入学校,在中学养成的学习习惯中,英语读写能力的提高被放在重要位置,听说能力的培养却被忽略。许多学生能够看懂一些英文词语和句子,却不能正确地听辨或识读。在视听说课堂上,有的学生更习惯于听材料——做习题的模式,很少将听力材料与语言输出相结合。学生如一直重复这种听力模式,很容易养成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从而使得听力学习过程枯燥乏味。
(二)羞怯、自卑心理,导致“哑巴英语”
接触发现,部分学生因为羞怯或缺乏信心,担心老师的指责和同学的嘲讽,不敢开口讲英语,久而久之养成沉默的习惯,有时即使心里明白,也无法很好的表达出来,导致将一门交际语言学成了“哑巴英语”。
(三)口语表达能力差
部分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较差,语法知识模糊,使得口语表达能力差。另外,高职学生来自全国不同地区,之前所受教育或语言环境等因素影响,使其语音面貌整体较差。这些语音上的差异,以及英语的方言、俚语、俗语、地方口音等都给英语学习者的听说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英语发音者的发音准确程度也制约着他们听力理解的程度以及他们表达和传递信息,及开口说英语的能力。[2] 同时,语音、语调的差异性使学生对自己英语水平产生怀疑,导致英语学习挫败感。
(四)学习主动性差
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不严格要求自己,或是学习动力不足,未养成坚持练习听力和口语的习惯,学习主动性差,而语言的学习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长期反复练习。
(五)文化背景知识欠缺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历史地理等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语言。而许多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只注重词汇、短语、语法知识的累积,却忽略了文化对语言的重要作用,过于追求字面意思,没有注意到语言与其背后存在的文化之间的联系。
三、通过视听说课程提高高职学生听说能力的策略
鉴于以上问题,如何通过视听说课程提高高职学生听说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笔者以为,可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听说读写能力均衡发展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良好的习惯能事半功倍,不好的习惯却事倍功半。笔者以为,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必须是听说读写能力均衡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国内的中学教育阶段片面注重学生的读写能力,却忽视学生的听说能力,使得英语沦为一种考取高分的工具。但英语终究是一门语言,是我们交流的工具,必须同时具备听说读写能力。针对目前大部分学生忽视听说能力培养的问题,我们有必要更加注重视听说课程,通过视听说课程提高高职学生听说能力。
(二)积极鼓励引导学生
针对部分学生由于羞怯自卑心理导致不敢开口的问题,教师在视听说课堂上给学生做听说练习时,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如有同学因羞怯或缺乏自信心不敢开口,可通过举例、示范等方式鼓励学生,增强其自信心,使学生逐步克服胆怯心理。
另外,针对部分学生语音语调差异大、口语表达能力差的问题,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注重听说结合、课堂内外多做练习,让学生在课后多看、多听视频、音频资料,训练听力,并模仿说话人的语音、语调。通过大量听力训练、口头模仿,从而逐步纠正不正确的语音语调,有效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提高学习主动性是至关重要的。笔者以为,相较于其他课程,视听说课程以其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性以及内容的广泛趣味性,更容易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如此一来,学生在课堂中也会积极发言、积极交流。就在这种发言与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同时也逐渐克服羞怯、自卑心理,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在视听说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视频、图片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以及有趣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四)扩充教学内容,丰富背景知识
因为目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欠缺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切断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不利于听说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视听说课程上,教师不要仅限于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还应该努力扩充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英语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的便利条件,为学生扩充课本之外的一些知识,如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民族风俗、文化特色等。
(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视听说课堂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声音、图像、文字、动画全方位立体化界面,营造出身临其境、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实现了师生互动,加大了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使教学更形象化、立体化、生动化。[3]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充分的发挥视听说课程的这些优势,当前高职学生视听说课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将会得到解决。笔者以为,在视听说课程中,教师可采取以下教学模式:
1、交流与互动模式
(1)师生互动式
教师在授课前可向学生做适当的引导,介绍有关本单元的主题背景知识,通过问题提示,引导学生回答进入主题内容。以《新世纪高职高专听说教程》第三册第九单元Hotels为例,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可让学生搜索与酒店相关的一些知识,如各大品牌酒店、酒店内常见设施的英文表达方式等。在本单元导入部分提问学生,让学生用搜索到的知识来回答,此举不仅能给学生练习口语的机会,也能使更多学生了解酒店的一些背景知识。
(2)生生互动式
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可促进彼此了解,有助于其建立自信心,并能提高其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在引入课文或扩展课文时提出与主题有关的问题,可以布置学生在小组成员之间展开讨论,再选代表综合全组意见发言。以《新世纪高职高专听说教程》第三册第七单元Shopping为例,教师可布置与购物相关的话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选出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2、情景模拟式
情景模拟式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事件或事物的发展环境、发展过程等内容加以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1)角色扮演模式。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每一单元主题,设计角色情景剧,或者直接选用每一单元Drama Time部分给出的材料,小组准备后,在班级进行表演。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可要求学生尽量多地运用所学听力材料中的表达方式。
(2)情景对话模式。教师可根据Speak Out部分所设置的情景,让学生在4-6分钟内与搭档口头对话,再让两至三组同学进行课堂汇报。
四、结语
针对当前高职学生视听说课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视听说课程的自身优势,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利用多媒体语音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提供的便利条件,最大化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并通过扩充学习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其背景文化知识。在视听说课堂上,教师能够积极创新多种教学模式并灵活运用,使视听说课程更生动活泼,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最终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颜莉.大学英语视听说任务型教学初探[J].安徽文学,2010,(9).
[2]赵丽颖.浅谈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
[3]张丽丽.新世纪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界,2010,(16).
关键词:视听说课程;听说能力;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2
一、前言
国家教育部在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 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听说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而我院是一所外语类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是我院基础训练课程,它在提高学生听说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高职学生在英语听说方面却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在视听说教学过程中探讨,从而相应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二、高职学生视听说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沿用中学阶段养成的学习习惯,注重读写,忽略听说
高职学生通过高考进入学校,在中学养成的学习习惯中,英语读写能力的提高被放在重要位置,听说能力的培养却被忽略。许多学生能够看懂一些英文词语和句子,却不能正确地听辨或识读。在视听说课堂上,有的学生更习惯于听材料——做习题的模式,很少将听力材料与语言输出相结合。学生如一直重复这种听力模式,很容易养成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从而使得听力学习过程枯燥乏味。
(二)羞怯、自卑心理,导致“哑巴英语”
接触发现,部分学生因为羞怯或缺乏信心,担心老师的指责和同学的嘲讽,不敢开口讲英语,久而久之养成沉默的习惯,有时即使心里明白,也无法很好的表达出来,导致将一门交际语言学成了“哑巴英语”。
(三)口语表达能力差
部分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较差,语法知识模糊,使得口语表达能力差。另外,高职学生来自全国不同地区,之前所受教育或语言环境等因素影响,使其语音面貌整体较差。这些语音上的差异,以及英语的方言、俚语、俗语、地方口音等都给英语学习者的听说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英语发音者的发音准确程度也制约着他们听力理解的程度以及他们表达和传递信息,及开口说英语的能力。[2] 同时,语音、语调的差异性使学生对自己英语水平产生怀疑,导致英语学习挫败感。
(四)学习主动性差
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不严格要求自己,或是学习动力不足,未养成坚持练习听力和口语的习惯,学习主动性差,而语言的学习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长期反复练习。
(五)文化背景知识欠缺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历史地理等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语言。而许多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只注重词汇、短语、语法知识的累积,却忽略了文化对语言的重要作用,过于追求字面意思,没有注意到语言与其背后存在的文化之间的联系。
三、通过视听说课程提高高职学生听说能力的策略
鉴于以上问题,如何通过视听说课程提高高职学生听说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笔者以为,可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听说读写能力均衡发展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良好的习惯能事半功倍,不好的习惯却事倍功半。笔者以为,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必须是听说读写能力均衡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国内的中学教育阶段片面注重学生的读写能力,却忽视学生的听说能力,使得英语沦为一种考取高分的工具。但英语终究是一门语言,是我们交流的工具,必须同时具备听说读写能力。针对目前大部分学生忽视听说能力培养的问题,我们有必要更加注重视听说课程,通过视听说课程提高高职学生听说能力。
(二)积极鼓励引导学生
针对部分学生由于羞怯自卑心理导致不敢开口的问题,教师在视听说课堂上给学生做听说练习时,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如有同学因羞怯或缺乏自信心不敢开口,可通过举例、示范等方式鼓励学生,增强其自信心,使学生逐步克服胆怯心理。
另外,针对部分学生语音语调差异大、口语表达能力差的问题,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注重听说结合、课堂内外多做练习,让学生在课后多看、多听视频、音频资料,训练听力,并模仿说话人的语音、语调。通过大量听力训练、口头模仿,从而逐步纠正不正确的语音语调,有效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提高学习主动性是至关重要的。笔者以为,相较于其他课程,视听说课程以其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性以及内容的广泛趣味性,更容易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如此一来,学生在课堂中也会积极发言、积极交流。就在这种发言与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同时也逐渐克服羞怯、自卑心理,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在视听说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视频、图片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以及有趣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四)扩充教学内容,丰富背景知识
因为目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欠缺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切断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不利于听说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视听说课程上,教师不要仅限于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还应该努力扩充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英语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的便利条件,为学生扩充课本之外的一些知识,如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民族风俗、文化特色等。
(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视听说课堂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声音、图像、文字、动画全方位立体化界面,营造出身临其境、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实现了师生互动,加大了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使教学更形象化、立体化、生动化。[3]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充分的发挥视听说课程的这些优势,当前高职学生视听说课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将会得到解决。笔者以为,在视听说课程中,教师可采取以下教学模式:
1、交流与互动模式
(1)师生互动式
教师在授课前可向学生做适当的引导,介绍有关本单元的主题背景知识,通过问题提示,引导学生回答进入主题内容。以《新世纪高职高专听说教程》第三册第九单元Hotels为例,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可让学生搜索与酒店相关的一些知识,如各大品牌酒店、酒店内常见设施的英文表达方式等。在本单元导入部分提问学生,让学生用搜索到的知识来回答,此举不仅能给学生练习口语的机会,也能使更多学生了解酒店的一些背景知识。
(2)生生互动式
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可促进彼此了解,有助于其建立自信心,并能提高其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在引入课文或扩展课文时提出与主题有关的问题,可以布置学生在小组成员之间展开讨论,再选代表综合全组意见发言。以《新世纪高职高专听说教程》第三册第七单元Shopping为例,教师可布置与购物相关的话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选出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2、情景模拟式
情景模拟式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事件或事物的发展环境、发展过程等内容加以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1)角色扮演模式。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每一单元主题,设计角色情景剧,或者直接选用每一单元Drama Time部分给出的材料,小组准备后,在班级进行表演。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可要求学生尽量多地运用所学听力材料中的表达方式。
(2)情景对话模式。教师可根据Speak Out部分所设置的情景,让学生在4-6分钟内与搭档口头对话,再让两至三组同学进行课堂汇报。
四、结语
针对当前高职学生视听说课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视听说课程的自身优势,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利用多媒体语音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提供的便利条件,最大化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并通过扩充学习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其背景文化知识。在视听说课堂上,教师能够积极创新多种教学模式并灵活运用,使视听说课程更生动活泼,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最终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颜莉.大学英语视听说任务型教学初探[J].安徽文学,2010,(9).
[2]赵丽颖.浅谈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
[3]张丽丽.新世纪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界,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