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外普遍性:马克思主义与后马克思主义的区别

来源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owun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后现代文化和苏东剧变的冲击下,普遍主义受到了挑战,拯救普遍性成了当代激进政治的主题.为了抵御新自由主义虚假普遍性和共同体主义特殊主义的冲击,拉克劳、齐泽克、朗西埃、巴迪欧等都提出了自己的普遍主义理论.拉克劳把普遍性视为空的能指,把霸权理解为普遍性与特殊内容的偶然链接,提出了“霸权普遍性”理论.齐泽克、朗西埃等人与青年马克思一样,选择把被资本主义秩序和全球化排斥的“多余者”和无产者视为普遍性的代表,因而可理解为例外普遍性理论.马克思与激进思想家不同,认为作为例外普遍性的无产阶级不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而且是否定性与肯定性的统一.与黑格尔的“具体普遍性”和“世界历史民族”概念相似,马克思的无产阶级可理解为具体普遍性和世界历史阶级.在今天,历史经验条件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但马克思的理论逻辑对今天思考进步和解放政治来说,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2019年年底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世界人们的生活受到了极大影响.围绕此变局,笔者对日本一桥大学名誉教授、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渡边雅男进行了专访.他从马克思恩格斯关
社会所有制是生产社会化达到相当程度基础上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马克思恩格斯抽象概括了社会所有制的本质,但没有指出未来社会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本文力图从马克思
自从1956年发现二甲基亚硝胺具有强致癌性以来,现已发现亚硝胺类化合物有120种之多,其中确证有致癌性的占75%,这类化合物还有引起遗传和怪胎的潜在危险。近几年来,环境和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