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何证明是数学教学的难点,学生在几何证明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困难,常常无从下手,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如何克服学生几何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几何解题能力,又能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几何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几何解题能力的前提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内在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学习内容或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其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敏捷,记忆深刻,想象力丰富,从而提高活动的效率,可以说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索新知的动力,更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1)提高教师几何教学艺术: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教师情绪的表现和语言的表达,不可避免地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利用新颖的教法、生动的语言、多样的形式、可感的内容来激发学生,挖掘几何本身潜在的趣味性和美感来吸引学生。总之,教师要通过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
(2)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充分利用奖励魔棒。学生作业完成较好,成绩有所提高,课堂回答问题踊跃,进行表扬奖励,表示赏识等等,这些都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都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教师要多用启发性的语言、鼓励性的语言,不用消极性的语言、冲突性语言。
(3)引入班级管理激励机制:有意识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对手比赛。针对学生争强好胜心理,以自愿为原则,成绩不相上下的学生互为学习对手,开展评比比赛活动。
二、理解、掌握几何定理、性质是提高学生几何解题能力的必备条件
几何定理、性质是构成几何的支架,是解决几何问题的依据,定理、性质记不住,几何证明就无从谈起。经常有这种现象,一题不会的几何证明题,只要别人给他提示用哪个定理、性质,他马上会解,究其原因,是定理、性质与图形脱节,结合图形记定理、性质是掌握几何定理、性质的诀窍。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识记的知识很多,如果一味地死记硬背,既浪费时间,效果往往不是很好。教师应尽可能巧妙地创设记忆情境,使学生在愉快欢笑的气氛中进行记忆,终身难忘。如:数学复习三步曲:一记(记知识点)、二看(看典型例题)、三清楚(错题搞清楚)。
三、强化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几何解题能力的有力保证
(1)重视学生归纳总结和反思: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课堂几何教学要精选范例,范例要有典型性、代表性,练习要有梯度,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讲解范例时,教师要着重讲清解题思路,认真进行解题示范,要重视一题多解,要善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步骤、策略、方法,梳理自己是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应用了哪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技能和技巧,走过哪些弯路,从中获得哪些经验教训。总之,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2)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课堂教学,有些教师往往只注意知识、技能的教学,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只有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综合能力,高认知状态下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
在教学中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提出问题就让学生回答的作法,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要鼓励有创见的回答,如果学生对所提问题一时回答不出来,教师要以适当的方法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不要立刻表态“对”或是“不对”,可以让别的同学补充、纠正,提出不同的答案、提出更佳的解答方案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便可“顺水推舟”,根据学生成熟的讨论,再对所提问题作出结论。
四、重视几何模型教学是提高学生几何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1)象棋大师的启示:电视曾经播过这样一档节目,一位象棋大师同时与四位象棋高手下象棋,四位象棋高手都败给象棋大师。究其原因,除象棋大师本人素质、实战经验等因素以外,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象棋大师掌握了很多从开局、中场到收尾的棋局,别人只看到未来的4.5步,而他却能看到未来的6.7步,因此,象棋大师能战胜象棋高手。
我们能否用类似这种方法,来解决复杂的几何证明题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几何模型”,把教材中重要的“几何模型”看成一个个棋局。“几何模型”是一种最简化的图形,它是由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点提炼而成,它的解题原理就是掌握简单的几何知识模块,通过套用这些简单的几何知识模块,来解决各种各样复杂的几何证明问题,让学生掌握“模型思维”,减轻课业负担,提升学习成绩!
(2)中考中的“几何模型”问题:近年来,在中考、市质检试卷中,多次出现这类试题。这是一种很好的几何题型,它再现知识的生成:
五、善于归纳、总结辅助线做法是提高學生几何解题能力的有利补充
复杂的几何证明题往往需要添加辅助线,添加适当的辅助线能使解题思路畅通,解答过程简捷。辅助线有如下作用:① “隐蔽”变成“显现”:使图形的性质由隐蔽得以显现;②“分散”变成“集中”:使分散的条件得以集中,从而利用它们的相互关系解题;③“新问题”变成“旧问题”:把新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的旧问题。
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根据题目的图形特征,添加适当的辅助线。辅助线的添加有很多技巧,学生掌握辅助线的添加方法是提高几何解题能力的有利补充,让学生熟记几何常见辅助线做法,如:线段垂直平分线,可向两端把线连。 题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结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同样长。
一、几何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几何解题能力的前提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内在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学习内容或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其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敏捷,记忆深刻,想象力丰富,从而提高活动的效率,可以说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索新知的动力,更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1)提高教师几何教学艺术: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教师情绪的表现和语言的表达,不可避免地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利用新颖的教法、生动的语言、多样的形式、可感的内容来激发学生,挖掘几何本身潜在的趣味性和美感来吸引学生。总之,教师要通过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
(2)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充分利用奖励魔棒。学生作业完成较好,成绩有所提高,课堂回答问题踊跃,进行表扬奖励,表示赏识等等,这些都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都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教师要多用启发性的语言、鼓励性的语言,不用消极性的语言、冲突性语言。
(3)引入班级管理激励机制:有意识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对手比赛。针对学生争强好胜心理,以自愿为原则,成绩不相上下的学生互为学习对手,开展评比比赛活动。
二、理解、掌握几何定理、性质是提高学生几何解题能力的必备条件
几何定理、性质是构成几何的支架,是解决几何问题的依据,定理、性质记不住,几何证明就无从谈起。经常有这种现象,一题不会的几何证明题,只要别人给他提示用哪个定理、性质,他马上会解,究其原因,是定理、性质与图形脱节,结合图形记定理、性质是掌握几何定理、性质的诀窍。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识记的知识很多,如果一味地死记硬背,既浪费时间,效果往往不是很好。教师应尽可能巧妙地创设记忆情境,使学生在愉快欢笑的气氛中进行记忆,终身难忘。如:数学复习三步曲:一记(记知识点)、二看(看典型例题)、三清楚(错题搞清楚)。
三、强化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几何解题能力的有力保证
(1)重视学生归纳总结和反思: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课堂几何教学要精选范例,范例要有典型性、代表性,练习要有梯度,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讲解范例时,教师要着重讲清解题思路,认真进行解题示范,要重视一题多解,要善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步骤、策略、方法,梳理自己是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应用了哪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技能和技巧,走过哪些弯路,从中获得哪些经验教训。总之,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2)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课堂教学,有些教师往往只注意知识、技能的教学,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只有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综合能力,高认知状态下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
在教学中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提出问题就让学生回答的作法,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要鼓励有创见的回答,如果学生对所提问题一时回答不出来,教师要以适当的方法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不要立刻表态“对”或是“不对”,可以让别的同学补充、纠正,提出不同的答案、提出更佳的解答方案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便可“顺水推舟”,根据学生成熟的讨论,再对所提问题作出结论。
四、重视几何模型教学是提高学生几何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1)象棋大师的启示:电视曾经播过这样一档节目,一位象棋大师同时与四位象棋高手下象棋,四位象棋高手都败给象棋大师。究其原因,除象棋大师本人素质、实战经验等因素以外,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象棋大师掌握了很多从开局、中场到收尾的棋局,别人只看到未来的4.5步,而他却能看到未来的6.7步,因此,象棋大师能战胜象棋高手。
我们能否用类似这种方法,来解决复杂的几何证明题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几何模型”,把教材中重要的“几何模型”看成一个个棋局。“几何模型”是一种最简化的图形,它是由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点提炼而成,它的解题原理就是掌握简单的几何知识模块,通过套用这些简单的几何知识模块,来解决各种各样复杂的几何证明问题,让学生掌握“模型思维”,减轻课业负担,提升学习成绩!
(2)中考中的“几何模型”问题:近年来,在中考、市质检试卷中,多次出现这类试题。这是一种很好的几何题型,它再现知识的生成:
五、善于归纳、总结辅助线做法是提高學生几何解题能力的有利补充
复杂的几何证明题往往需要添加辅助线,添加适当的辅助线能使解题思路畅通,解答过程简捷。辅助线有如下作用:① “隐蔽”变成“显现”:使图形的性质由隐蔽得以显现;②“分散”变成“集中”:使分散的条件得以集中,从而利用它们的相互关系解题;③“新问题”变成“旧问题”:把新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的旧问题。
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根据题目的图形特征,添加适当的辅助线。辅助线的添加有很多技巧,学生掌握辅助线的添加方法是提高几何解题能力的有利补充,让学生熟记几何常见辅助线做法,如:线段垂直平分线,可向两端把线连。 题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结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同样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