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垂准仪在高速公路隧道竖井中的应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Dot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中以广梧高速公路石牙山隧道利用激光垂准仪进行高速公路竖井施工放样为实例,简述了竖井施工的基本过程及激光垂准仪的工作原理,总结了激光垂准仪在隧道竖井测量中的卓越性能和广阔前景。
  关键词:激光垂准仪隧道竖井测量放样应用
  
  1工程概况
  石牙山隧道通风竖井位于广梧高速公路河口至双凤段RK56+465偏右25m处,距苍梧端洞口1472.37m,井深156.99m,直径7.0m,底部通过联络风道与隧道主洞相连,为我省第一条高速公路竖井。该竖井设计主要考虑隧道远景通风,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整个竖井工程施工分为:开挖、初期支护、井壁衬砌、井口圈、中隔墙、马头门、吊顶板、防排水工程等,其中需要用到激光垂准仪放样定位的主要是开挖、井壁衬砌和中隔墙等。竖井的大致设计如下图: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如何利用激光垂准仪进行竖井施工的测量放样。
  2施工方法
  结合目前国内、外公路、铁路、水电、矿山竖井施工经验和方法,我们竖井开挖方法采用的是中心扩孔法:
  中心扩孔法是先采用钻机自上至下钻出导孔,导孔钻至井底后换上扩孔钻头,再由下向上扩孔形成一定直径的导井。导井形成后,第二次由上往下用钻爆法扩孔开挖到设计轮廓。竖井开挖完成后,再一次由下往上用爬模施工完成混凝土衬砌。
  3测量准备
  在竖井附近布置三个相互通视的平面控制点,以随时观测和验证各间点的位移及沉降;各点间的相互距离控制在200~300 m之间,且均能与竖井通视,以便从不同点位对竖井进观测和验证,保证放样精度;控制点桩要高度适当,且埋设稳固,以便长期使用和保存。各控制点布置如下图:
  
  
  由于竖井和隧道主洞是一个工程整体,竖井的局部三角锁在使用前必须并入整个隧道平面控制网,并按三等三角测量精度要求进行整体平差,确定竖井控制点坐标。待导井和联络风道完工后,用激光垂准仪对洞内、洞外进行联系测量,以达到洞内、洞外控制网的统一。
  4测量放样
  4.1激光垂准仪
  激光垂准仪是一种以重力线为基准,给出铅垂直线的光学定位仪器。可用来测量相对铅垂线的微小水平偏差、进行铅垂线的定点传递、物体垂直轮廓的测量等。适用于高层建筑物、烟囱、发射井及高塔架的铅直定位测量。
   激光垂准仪的基本构造主要由氦氖激光管、精密竖轴、发射望远镜、水准器、基座、激光电源等部分组成。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先在已知控制点上安置激光垂准仪,并严格精平、对中;对中后,由垂准仪向上或向下垂直发射一条激光束,并投射至工作面,工作面上的激光投影点即为放样点。
  根据激光垂准仪基本工作原理可知,用激光垂准仪放样主要在两个方面产生较大误差:首先是对中误差,由于消除激光垂准仪的对中误差与普通全站仪相同,本文中不再叙述;然后是由于垂准仪产生的激光束不垂直而产生的投影误差,这类误差跟投影距离成正比,距离越大,误差越大。消除这类误差的办法是:在同一控制点转动垂准仪,每转动90度进行一次投点放样,转动一周完成四次投点放样,然后四点平均即可有效消除该类误差。
  4.2导向孔放样
  可直接通过井外控制点,使用全站仪准确放出竖井中心点平面位置,操作过程完全在地面进行与其余测量放样无异。本文主要论述的是二次扩孔和混凝土衬砌施工时测量放样。
  4.3二次扩孔施工测量
  当二次扩孔深度达到20m以上时,先用全站仪在门式井架上放置永久性竖井中心点(即该点的使用时间与井架相同),并通过不同控制点位对竖井中心点进行定期复核,确保竖井中心点位置准确。然后用激光垂准仪将竖井中心点的准确平面位置投射到开挖面井盖上(即导井顶面盖板)。最后以井盖投射点为圆心,用钢尺放出开挖轮廓线及炮眼位置。一次爆破一次投射放样,往复循环至扩孔结束。下面是竖井施工时用井架立面图:
  
  
  二次扩孔小于20m时,考虑到爆破可能对井架造成较大变形或位移(井架上的永久性中心点位置会随井架产生位移),不能使用井架上的永久性中心点。我们采用的办法是:每次放样均从井外控制点放样出竖井中心点在井架上的平面位置,然后用铅锤将竖井中心点位置投放到扩孔开挖面,接下来的工作与上述相同:用钢尺放出开挖轮廓线和炮孔位置。如投放铅锤时铅锤晃动过大,可采用将铅锤放入盛水或油的桶中,以减小晃动。在这里投点方法采用铅锤而不是垂准仪,主要是考虑铅锤投点使用简便,且投放深度较浅时又能满足精度要求。
  4.4砼衬砌施工测量
  砼衬砌的施工放样主要是对衬砌模板位置的放样。由于我们采用是爬模施工工艺,爬模的特点是模板主体固定不能伸缩和变形,只有活动模板可通过油压千斤顶进行张开与闭合,以达到装模和拆模的目的。下面是竖井施工爬架平面示意图:
  
  
  根据爬模特点,要放出模板的准确位置,就必须放样出模板主体至少两个点和每块活动模板至少一个点。为确保放样精度,我们初拟主体模板放样三点,且三点不能在同一直线上(两点定位一点复核),每块活动模板放样两点,也是一点定位,另一点复核。
  砼衬砌是由下而上施工的,除第一次砼衬砌施工外,模板下部是紧扣已施工完毕的衬砌砼的,无需放样,需要放样的只有第一次衬砌施工的模板下部和所有衬砌施工的上部模板。第一次衬砌的下部模板放样可通过洞内导线点直接用全站仪放出,操作跟主洞砼襯砌放样相同,在此不再叙述。
  我们对爬模上部位置放样的方案是:首先在模板上选定需要放样的点,点位以选在模板外沿与砼面接触为宜,这样更能保证放样质量,点数已在上面的叙述中提到;第二步根据点位所处的空间位置计算出它们各自的设计坐标;第三步是用全站仪通过井外控制点放样出以上各点在井架上的准确平面位置,并在放样位置架设固定的投影平台;第四步是在投影平台上架设激光垂准仪将待放样点在平台上的平面位置投放到爬模上部,并使其准确就位。
  在此要特别交代的是:确定模板位置的各点一经选定就不再改变。同样,井架平台上的各投射点也不再变化。除定期对平台投射点的点位复核外,不再每次放样均从井外控制点对各投射点进行放样,而是直接从投射点处直接投影放样。
  至于一些附属工程的测量放样,由于精度要求较低,操作比较简便,在此不赘述。
  5测量总结
  利用激光垂准进行竖井施工放样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5.1放样时间短,缩短工序循环时间
  二次扩孔的工序循环是:投点放样---钻孔---爆破---排碴---投点放样。由于每一次投点放样均是直接从井顶已知点进行投射,二次扩孔放样过程只需约10分钟,整个放样过程完全可以在排碴与钻孔两个工序间的交接时间内完成,基本不占用工序循环时间;
  混凝土衬砌的工序先王是:投点放样---模板就位---混凝土浇筑---防水板、钢筋等的安装---投点放样。由于衬砌混凝土爬模笨重,就位过程较为缓慢,且模板就位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放样调整,可以说整个投点放样过程完成不占工序循环时间。
  5.2放样精度高
  我们通过激光垂准仪对洞内、洞外导线进行联系测量,其导线相对闭合差为1/41807,角度闭合差为11.3秒,其测量精度满足三等平面控制网精度要求。
  注:文章内的图表及公式请以PDF格式查看
其他文献
水泥砼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强、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少等特点。在新建的高等级路面中,水泥砼路面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在水泥砼路面施工中,缩缝的锯缝新工艺的应用,减少了砼板的相邻高差,横缝直顺度的平均合格率达100%,提高了路面的使用质量。但砼路面经常出现早期不规则的横向裂缝,且大多发生在砼的凝固和硬化过程中。  一、早期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  1.切缝不及时。应力集中处就是裂缝出现处,也是结
期刊
【摘要】沥青路面在堤防道路使用期开裂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且不论其基层是柔性的还是半刚性的。路面裂缝的危害在于从裂缝中不断进入水分,使基层甚至路基软化,导致路面承载力下降,产生唧浆、台阶、网裂、纵缝等病害,从而加速路面破坏,影响堤防道路完整,对防汛抢险交通不利。本文从裂缝产生的原因入手,对沥青路面层间应力、堤身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裂缝出现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沥青、裂缝、成因及预防、堤防道路。
期刊
摘要溶洞是石灰岩地区特有的地质现象,由于溶洞的存在,给石灰岩地区地铁施工带来了很大困难,工程中常发生突发性涌水、塌陷等工程事故,因此,施工单位对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所遇溶洞,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防患于未然。本文依据溶洞的不同特征,对地铁隧道溶洞的一般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地铁溶洞隧道注浆  地铁为满足城市交通的需要,多通过城市繁华地带。地铁隧道一般埋深较浅,穿越地层的地质条件复杂
期刊
摘要:描述了半刚性基层和沥青面层材料与产生裂缝相关的力学性质,对沥青面层产生反射裂缝的过程进行了分析。为了减少市政道路反射裂缝的发生,从结构设计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市政道路;半刚性基层; 反射裂缝 ; 应力    1前言  在市政道路中,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已经是一种非常成熟和普及的道路结构形式。因为其表面平整、行车舒适、耐磨、噪音小、施工周期短、养护维修简捷等特点,而得到各地区的广
期刊
水泥混凝土路面因其施工工艺简单,前期养护工作比较少,所以越来越被广泛的使用于山区公路、旅游公路及广大农村公路建设中,特别是近两年“村村通”公路工程建设中绝大部分均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程序为施工前准备工作、安装模板、安设传力杆、混凝土拌和与运输、混凝土的摊铺、混凝土的震捣、混凝土的抹面及防滑、胀缝制作及锯缝、混凝土的养生与填缝。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应主要做
期刊
摘要:钻孔灌注桩作为常用的基础形式,以其适应性强、成本适中、施工简便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公路桥梁及其它工程领域。由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若稍有疏忽,很容易产生塌孔、断桩、缩颈等质量缺陷。本文简要分析了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几种常见质量缺陷及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并以广州至河源高速公路广州段为例讨论桥梁钻孔灌注的质量。  关键词:灌注桩 质量缺陷 预防 处理措施  引言   灌注桩由于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肇庆东站工程实践,对多轴、多项水泥砂浆搅拌桩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施工准备、机具、材料、工艺控制、质量检验等逐一进行分析与介绍,以使此项新工艺在施工中得到广泛运用。  关键词:多轴、多向水泥砂浆搅拌桩施工工艺研究    目前高速铁路的软基处理常用桩型主要有高压旋喷、水泥搅拌、砂、碎石桩以及管桩、CFG桩等。多轴、多向水泥砂浆搅拌桩为近年来拟逐步推广的一种新
期刊
摘要:水下灌注桩施工技术是工程领域的一大难点,笔者结合实际工程,较为详细的介绍了灌注桩的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要点,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可为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桥梁工程、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1 工程概況  某大桥工程上部箱梁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方法,支撑系统选用了贝雷架和满堂钢管支架,下部均用桩基支撑方法。钻孔采用GPS-15、GPS-18型桩机成孔。临时支撑桩基设置为
期刊
[摘要]介绍了低应变检测在检验桩身质量完整性方面的应用和发展,讨论了低应变检测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对低应变检测方法在桩基检测领域应用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综合论述。同时对低应变检测在工程实际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如桩身平均波速确定﹑浅部缺陷识别及低应变定量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合工程案例对桩基检测中桩身平均波速确定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字]低应变检测桩基工程平均波速发展    1 引言
期刊
【摘要】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公路建设进入了蓬勃的发展时期,到目前为止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盐渍土和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日趋明显,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在参考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和实际工程经验的基础上,依据盐渍土的物理特性以及对公路危害形式,对在滨海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中的选料、路基填筑、路基防护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针对性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盐渍土 路基施工 质量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