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含水油田“零流量”挖潜的几点认识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shuang_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油田各层含水上升较快,主力油层大部分高水淹,薄差层的含水与主力油层的含水也逐渐接近,层间矛盾与层内矛盾日益突出,油层的非均质性对油田开发效果影响非常严重,大庆油田各类储层差异很大,因此调整挖潜的余地也很大,通常采用细分、堵水、压裂等措施,但对大厚油层和无法细分的层手段较少,同时目前调剖技术也不完善,对层内及层间矛盾处理不好,通过对近几年钻降井产量变化规律及高含水关井分析,认为周期注水结合高含水井关井间抽是一种挖潜剩余油经济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高含水 周期注水 剩余油
  中图分类号:G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0-0319-01
  1、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情况
  非均质油田水驱开发强淹层内剩余油分布可分为3种类型:一种为正韵律油层,顶部低水淹,中部中水淹,底部高水淹,第二种为反韵律油层,顶部高水淹,中部中水淹,底部低水淹,第三种为复合韵律,顶、底低水淹,中部高水淹。
  从目前萨中开发区萨葡油层的动用状况来看,一、二、三类油层均水淹,分别以高、中、低水淹为主,一类油层以高水淹为主,水淹砂岩厚度和有效厚度分别为75.8%和77.0%,二类油层以中水淹为主,水淹砂岩厚度和有效厚度分别为51.9%和76.7%,三类油层以低水淹为主,水淹砂岩厚度和有效厚度分别为46.0%和46.1%。各类油层均为底部高水淹,中部中水淹,顶部低水淹,其中一类油层的动用程度达到90%以上,二类油层的动用程度达到80%以上,三类油层动用程度达到75%以上,可见萨中开发区萨葡油层为正韵律油层,在油层顶部存在大量剩余油。
  2、“零流量”挖潜原理
  2.1 附加压力差的作用
  在正常注水情况下,高低渗透层之间压力相对稳定,而在周期注水停注下,高渗透层压力下降快,低渗透层压力下降慢,从而在高低渗透层之间形成附加压力差,使油水从低渗透层向高渗透层推进,重新注水时,高渗透层压力恢复快,低渗透层压力恢复慢,又形成反向附加压力差,注入水向低渗透层推进,从而起到调整吸水剖面,扩大波及体积效果,层段间或内部渗透率差异和饱和度差异越大,层段间产生的附加压力差将越大,周期注水改善水驱效果越明显。
  2.2 毛细管力作用
  对于亲水或弱亲水油藏,毛细管力相对于水为渗流阻力,相对于油为渗流动力,当油层内水淹段高速生产时,毛细管力居于次要地位,主要是水压驱动;当水淹层流量接近“零流量”时,相应地毛细管力作用加强,成为促使流体流动的动力,由于强淹层内水淹段的毛管孔隙几乎被水充满,剩余油段内的毛管孔隙主要被油充满,在地层亲水时,毛细管力束缚水而驱动油,使剩余油开始流动。
  2.3 重力分异作用
  当高流速生产时,重力分异作用居于次要地位,存在于相对低渗段内的剩余油处于相对稳定难动用状态,当流速降低接近“零流量”时,重力分异作用逐渐明显,剩余油相对处于能量较高的不稳定状态,开始渗流达到井底。
  3、实例分析
  目前萨中开发区已在4个区块实施了周期注水,效果均较好,压力场重新分布,层间、平面压力差异减小,采油井矿化度增加,注入水波及体积扩大,注水井吸水层数和吸水厚度增加,动用程度得到提高,自然递减减缓,含水上升速度得到有效控制。
  统计2012年到2014年中区西部、西区、南西过、南一区4个区块的钻降情况,我们对周围连通油井进行跟踪,初期5天量油测试,后期10天一跟踪,通过对连通油井产量变化规律,钻降规律的再认识,了解了周期注水对各层系的一些作用。
  3.1 按不同层系来分析钻降
  3.1.1 基础井网的钻降规律
  基础井网油层发育较好,基础井网钻降井连通正常生产井16口,注水井钻降后,初期日产液稳定,并且有一个上升阶段,产油也略有上升,随着钻降日产液、日产油开始下降,钻降结束后日产液未恢复到钻前水平,反而日产油恢复并超过钻前水平,含水在钻降中期有一个上升阶段随后即下降,钻降恢复注水后含水也没有回升,从而可以看出基础井网适合于长周期注水,对油田控制产液、含水上升作用较大。
  3.1.2 调整井网的钻降规律
  调整井网钻降井周围连通正常生产井48口,注水井钻降后,初期日产液稳定,随后保持下降趋势,钻降结束后下降了大约160t,日产油一直随着钻降时间的延长而下降,钻降结束后下降了大约20t,综合含水也一直保持下降趋势,钻降结束后,综合含水下降了1.3个百分点左右,从而看出二次调整井网可以通过周期注水减少无效水的循环,降低油田产液增长幅度,从而起到降低油田综合含水作用。
  3.2 钻降过程中的主要做法
  在钻降过程中,我们为降低钻降影响因素,充分利用周期注水原理,在钻降过程加密量油和监测动液面变化,如发现沉没度下降超过50m时,就对该井间抽或调小参数,防止地层压力变化太快,在钻降开井时采取调剖和停注高渗透层方法,共对2口井调剖,对8口井的高渗透层段先下死嘴停注,停注1月后再恢复注水。
  通过这几种做法,钻降区地层压力变化不大,2013年与2012年相比地层压力下降0.21MPa。钻降影响自然递减为1.12个百分点,与计划相比减少0.88个百分点。钻降后,油层吸水剖面的到了改善,统计了6口钻关井的吸水剖面,钻关恢复注水后,吸水层数由42个增加到55个,增加13个,吸水砂岩厚度由66.5m增加到76.8m,增加了10.3m,水驱动用程度得到了提高。
  总体来看在钻降过程中充分利用周期注水原理,可以减小钻降影响,并且可以调整吸水剖面,提高油层动用程度。
  4、周期注聚的效果分析
  另外目前在西區聚驱进行了周期注聚试验,同样也表现出水驱周期注水的一些特点,日产液下降幅度增大,日产油下降幅度减缓,含水上升速度得到了控制,油井矿化度增加,注入水波及体积扩大。可见即使在聚驱情况下,仍有波及不到的剩余油分布,因此合理的改变原有的平衡状态,激活滞油区,可以扩大波及体积,改善开发效果。
  5、高含水关井情况分析
  统计高含水或报废关井12口,周围42口井产量变化情况,初期周围油井日产液保持稳定,日产油上升,含水下降,3个月后,这些井产液大幅度上升,而产油却有下降,随后上升,可见当油井关井后,周围井产油初期上升,含水下降,产液稳定,逐渐注水受效后,日产液上升,日产油下降,接着产液量大幅度上升而产油随之上升,但含水也大幅度上升,导致油田含水级别上升,高含水关井初期,注水方向发生改变,使原来未受效层见效,油田含水下降,当注水突破后,产液、含水上升,重新达到平衡,我们如果抓住含水下降期,适当调整关井周期或注水周期,扩大波及体积,最大限度延长低含水期,则可以较好地提高油田开发效果。
  因此,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合理调整注水井及采油井的开关时机,充分激活剩余油,可以经济有效地开发油田。
  5、几点认识:
  1、注水井及采油井的频繁开关容易引起地层压力升降太快而造成套损,日常生产中,按时开关,平稳操作,随时关注地层压力变化,及时调整开关时机。
  2、高含水关井后,注入水沿高渗透层突进,引起周围连通好的其它井沉没度上升,含水上升,因此需要适当开井来控制沉没度级别。
  3、实施周期注水时必须保证油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如停注阶段地层压力过低将会形成溶解气驱,原油性质遭到破坏,周期注水效果大幅度变差。
  4、实施周期注水时如果结合调剖技术,可以使吸水剖面调整效果更好,持续效果更长。
其他文献
[摘 要]开采多煤层近距离煤层群时,进行分层布置采区巷道,即各层都布置上山和区段平巷,各自具有的独立生产系统,往往在技术经济上不够合理。如果把较近的几个煤层联合在一起,设置一部分共用的采区巷道(如集中上山、集中平巷、区段石门)进行开采,这种布置方式称为采区联合布置。根据煤层数目和层间距离,可分为集中联合布置和分组集中联合布置。  [关键词]多煤层 开采 巷道布置  中图分类号:TM46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高层建筑的建设越来越多,因此高空作业也越来越频繁。随着作业高度的不断升高,高空作业的危险性也逐步提升,高空作业中对工作人员采取高空坠落防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从而高空坠落防护器材的研究与开发具备相当程度的现实意义,对保护高空作业人群的安全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高空坠落对人体脊椎造成伤害的角度,结合高空坠落防护电力器材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步骤,浅议高空坠落防护电力器
期刊
[摘 要]地面气象观测的基本任务是通过观测气温、气压、云、风、降水、雪、空气湿度、地面温度、日照、冻土等,将相关数据记录并处理,然后编写成气象报告,而且根据实际需求,不断地增加观测的服务项目,需要在规划好观测场的基础上,其中在选择观测场所的时候,综合考虑所在地域的气候特点,尽可能控制局部环境的影响,合理布置观测仪器,并在合理的观测时间范围内,以科学合理的观测程序,做好观测工作。  [关键词]地面气
期刊
[摘 要]目的:建立復方氨基葡萄糖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先光度法测定浓度并计算溶出度。采用浆法,以累积溶出度为指标筛选介质(水、PH308缓冲液、0.1mol/L盐酸、pH6.8缓冲液、pH7.2缓冲液)和转速(50、75·r·min-1),建立较佳测定条件。结果:测定结果重现性和稳定性较好。结论:所建立的溶出度测定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可用于复方氨基葡萄糖片溶出度
期刊
[摘 要]电力系统的生产和供销特点决定,发电、供电、用电过程不可分割,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都会影响供电,由此可见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是保证电网安全的关键,而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主要设备之一,是电能转换和传输的核心,一旦造成变压器事故,不仅对电网造成经济损失,同时还将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电网反事故斗争是一向长期坚持不懈的任务,因此本文基于对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问题的研究,分析了电力变压器故障现象、故
期刊
[摘 要]水平衡测试是企业加强用水过程管理、严格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的有效措施。通过水平衡测试可以掌握企业用水现状、用水总量和各用水单元之间的定量关系,对企业用水情况进行合理化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和节水潜力,从而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和用水规划,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节水意识和管理水平,为企业纳入城市用水计划,最终实现节水型社会,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保证。 
期刊
[摘 要]高校图书馆担负着为高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服务的职能,在高等教育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发挥其重要职能的关键。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的读者对于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需要创新的必要性,继而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创新服务的几点策略,希望可以为高校图书馆深入开展读者服务工作贡献一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分析井下作业中产生的污染物及其来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治理技术以及控制措施,同时对新工艺、新技术设备构造以及工作原理等进行了阐述,对其应用性进行了分析,通过诸多控制措施的应用,使得环境污染防治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关键词]井下作业;污染防治;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P1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0-0326-01  井下作业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归味消纤丸水提部分提取工艺。方法:以阿魏酸转移率和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先对药材粒径、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溶剂倍数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然后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归味消纤丸的最佳水提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当归过3号筛,黄芪为粉碎过6号筛后得纤维粗粉,灵芝过l号筛得粗粉,枸杞为原药材提取,先浸泡1h,回流提取2次,每次以24倍水为提取溶剂,每次1.5h。结论:该工
期刊
[摘 要]本章采取实验的方式研究了乳糖酸阿奇霉素,为了提高乳糖酸阿奇霉素的效价指标,提高产品质量,根据实验研究,获取控制效价的各种条件,从而提升乳糖酸阿奇霉素效价;實验研究了成盐反应过程中的各个数据对乳糖酸阿奇霉素的效价指标的影响,进而选择出最完善的工艺技术,例如对于温度值的控制、反应时间的控制、PH值的控制及工艺数据参数的控制等,达到乳糖酸阿奇霉素效价提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通过质量的提升,对于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