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幵深圳楼市“豪宅税”的面纱

来源 :中国房地产·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fylub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导语
  今年的“双11”,深圳给市民老百姓发了一个“大红包”——把豪宅的总价标准直接给废了,这就为大家省了几十万元的税费,再次彰显了深圳“放水养鱼”“让利于民”的城市秉性。随即各路媒体密集跟进,第一时间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读。那么,深圳楼市“豪宅税”新政背后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是不是调控要松绑?是不是与近期所谓的“经济失速”有关?据悉,近期有业主撤盘的,也有“返价”的。新政对市场的影响有多大?购房者该怎么决策呢?
  2深圳特殊的“豪宅税”标准
  媒体所说的“豪宅说”,是不科学的,应该叫“非普通住宅”税。它是对被认定为“非普通住宅”的二手住房,交易时征收的惩罚性税收,主要体现在增值税。具体来说,“普通住房”满2年免征增值税,而“非普通住宅”要征收“销售价”与“购人价”差额5.6%的增值税及附加。
  这样一来,“普通住房”与“非普通住房”,一字之差,就是数十万的税费差异。对于普通住房,住建部规定,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含)以上;
  第二,单套建筑面积在140(含)平方米以下;
  第三,实际成交价低于规定的所在区域普通住房价格。
  目前,深圳存量住房平均面积90平方米左右,容积率低于1.0的小区也非常之少。执行前两个标准,深圳92%的房子都是普通住宅。2011年以来,调控转向“控房价”,作为楼市“领头羊”的深圳,学习北京和上海,在前两个标准的基础上,发布各个行政区“普通住房”的总价控制标准,还要执行深圳发布的各个区“普通住宅”价格标准,这个才最关键。
  3为何调整“豪宅税”——房价摆在那里
  按道理讲,房价是变动的,且近几年大幅上涨,“普通住房”的认定标准,应定期调整,税收政策才能“差别化”。事实上,政府的评估机构也一直在按季度更新“豪宅线”标准,希望刚需、改善能避免“被豪宅”。但是,自2015年10月最后一次调整,深圳“豪宅线”再也没有动过了。为何不动?
  真正的原因是,2016年以后,政策高压一直是全国楼市的“主基调”,作为领头羊的深圳,不仅不敢怠慢,而且在调控上也是蛮拼的。比如2016年的“ 10.4”、2017年打击类住宅、2018年的“7.31”等。这期间,任何扶持刚需、支持改善的举动,都会被解读为松绑或“救市”。就连扶持刚需的住房公积金政策,都不敢动(不过,市场较热时,也分不清刚需、投资客)。
  这就导致深圳的“豪宅线”不敢动(其实,京沪也没动,现在北京执行的还是2014年的普通住宅标准)。其实,从2015年到现在,即便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深圳新房价格指数,涨了近60%。再说,这几年出了那么多高价地,成本摆在那里,房价也得涨啊!
  4为何调整“豪宅税”——尴尬的成交结构
  为何,现在要动了呢?一方面,调控最严厉的时候过了,货币开始有所宽松了;“一城一策”下,只要保证楼市稳定,地方的自主权也大了。更重要的是,不动豪宅这条线的话,深圳的二手住房就循环不起来。这已经冲击到了深圳新房和土地成交,冲击到深圳的财力了。
  根据中原地产的数据,目前深圳二手住房均价为54551元/平方米。按90平方米来算,套均总价491万元,高出了任何一个区的豪宅线。深圳200万套存量二手商品住房,平均价格接近500万。哪些房子在交易? 2018年,深圳总价500万元以上的二手房,仅占全部成交27%。成交的主力集中在250-350万元、350-500万元,甚至250万元以下的房子,竟然占宗交易的21%。也就是说,二手房交易的主体是“老破小远”。大多数高价二手住房,或未放盘,或放盘未成交。
  再看新房,2017年之前,新房成交的主力区域,除了特区内,就是龙华、宝安、龙岗中心区等地。现在,新房成交的主力区域是沙井、光明、坪山等更偏远的地方。这些地方,过去被认为是很偏的区域。上半年,TOP10楼盘均价基本在5万元以下,沙井的华强城、万科星城两个盘,之所以成为网红盘,就在于价格合理。上半年,这两个盘成交3100套,占TOP10的40%。如表1、图1所示。
  现在,给人的一个直观的体验是,深圳新房“豪宅化、大户型化”非常明显。根据中原地产数据。2018年新房价格较高的宝安(5.2万元)、福田(9.3万元)、南山(9.2万元)、罗湖(7.3万元)、龙华(5.77万元)等区域,供应量增长了1-2倍,宝安供应占比40%。但是,与供应相比,新房成交方面存在明显错配:宝安区成交只占全市的27%,价格低的龙岗(3.8万元),成交占比高达47% (供应只占32% )。
  所以,这就是为何,2018年深圳新房项目去化率只有40%,新房确实卖不动了。上半年,深圳新盘开盘去化率仅32%,比上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很多豪宅项目开盘去化只有10%。今年的“金九银十”,深圳新房成交量连续2个月低于3000套,这是历史上的最低水平。如图2、图3所示。
  5深圳楼市需求,快跟不上了
  深圳不缺需求,需求去哪了呢?不是去了公寓市场,就是去二手房市场。上半年,深圳公寓成交量達到新建商品房的41%,这是历史最高水平,公寓已经成为与住宅并驾齐驱的供应主力产品。上半年,总价300万元以下的公寓,成交占比67.64%,比上年上升了近5个百分点。如图4所示。
  上半年,深圳二手住房成交了3.1万套,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刚刚过去的“金九银十”,深圳二手房很火热,成交连续2个月超过7000套冷暖分水岭。但是,二手房需求的主力,仍是500万元以下的品种,特别是200-300万元区间的。调研发现,业绩压力太大,开发商普遍做高开盘去化率。
  2016年10月以来,深圳房价在历史最高水平徘徊了3年。近期,在大湾区、先行示范区等规划利好下,深圳房价又涨了,新房价格涨幅进人70个大中城市的TOP10,二手房价格涨幅进人70城的TOP5。问题是,深圳的购买力真的没那么“强劲”了,深圳居民的购买力没那么“任性”了。   6亟待让换房“链条”循环起来
  问题是,无论地价、房价,都被抬到了历史最高位上。继“6.24”史诗级的宅地供应后,“11.22”马上来了,这一次有7宗住宅用地供应。相比其他城市,深圳的供地,可不是一般的供地,它承载着人才住房大规模供应的责任。所以,每一宗地都要“双限双竞”(限地价、限普通商品房销售均价,竞地价、竞无偿移交政府的只租不售人才住房面积)。
  也就是,人才住房、普通商品住房,价格都要被限制,开发商只能通过抬高其他商品房的价格,收回成本、获利。说白了,地产要给实体经济输血。若高价盘卖不动,深圳的地能卖得动吗?原定10月22日出让的前海桂湾两地块,为何终止出让?不就是前海写字楼空置率高(50%以上)作乱的嘛!国家要求“稳地价、稳房价”,深圳的“高地价、高房价”局面不改。
  因此,要让新房卖得动,就必须让“换房”链条转起来。从贝壳的数据来看,近几个月,深圳二手房的挂牌量在增加,但业主成交周期(从挂牌到成交)高达135天。也就是说,业主将一套房子挂出去,平均要135天后,才能成交。相比之下,2016-2018年成交周期分别仅为56天、88天、101天。这说明什么?百姓想买好房子,但看了又看,成本太高、价格太贵。
  目前,由于资金面紧张,在新房定价上,开发商相对理性,新房对二手房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现在,深圳二手房市场,刚需只买“老破小”或公寓,价高的二手房,只有换房才能支付得起。要想让大家去买新房,就得让“换房”链条快速循环起来。而且,一次“换房”,至少带动2套房交易,甚至是3-4套的“连环单”交易。只要换房加快了,包括新房、二手房在内的整个楼市就激活了。唯有这样,“11.22”出让的7宗地,才能吸引更多的开发商,才能卖个好价钱,才能让开发商心甘情愿地竞配更多的人才住房,还能限制人才住房和普通住房的价格。
  7这次调整,废掉了豪宅认定的总价标准
  转了这一大圈,我们再回到起点。这就是为何,深圳这次“豪宅线”的新政中,直接取消了总价衡量的“豪宅线”。一方面,如果一下子从2015年的豪宅价格线调到现在的水平,岂不是说明这几年房价控制不成功!另一方面,现在很多二手房卖不动,未来深圳还要大规模供应住宅用地,“双限双竞”下,还有更多的房子将成为豪宅,税费成本高,怎么卖得动呢?
  所以,干脆把总价衡量的“豪宅线”废掉,用回住建部的前两个标准上。也就是,未来深圳的“豪宅”(非普通住宅),只有两个标准,即容积率1.0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44平方米以上。这样的结果是,深圳大部分房子,都不是“豪宅”了。但疑惑的是,为何深圳连住建部关于豪宅的第三个标准,即“实际成交价低于规定的所在区域普通住房价格”也不遵守了呢?
  奥妙是,以后深圳的房地产市场,已不是过去那个市场了,它承担着给实体经济、公共服务输血的重任。新建商品住房价格越高,给实体经济、公共服务做的贡献就越大。未来,新建商品住房占比只有40%,而其他住房占60%,而这60%的配建,都要让开发商来配建。这样一来,是不是意味着,深圳的住房回归了“居住属性”呢?还需要惩罚性税收吗?
  8地方财力,也需要地产搭把手
  另外,深圳不依赖土地财政,那是房地产、金融、互联网、高科技蓬勃向上的那几年(2015-2018年),他们贡献了深圳税收的大头。但今非昔比,地产回归居住属性;“去杠杆”后P2P暴雷、资本市场理性;互联网过了红利期,高科技受制贸易战。几大财源贡献度下降,深圳财政收入增速也降至2009年以来新低。如图5所示。
  但是,当下的深圳,可不是10年前的深圳,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在先行示范区、大湾区框架下,深圳肩负着國家重托、民心所望。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责任大了,能力必须跟上。未来,深圳不仅要补上教育医疗的短板,年薪30-40万元引进清华、北大毕业生,科技创新上要再上台阶。
  刚刚公布的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出让,要搞三个产业:重大创新载体、新兴产业集群、产业链重点领域。这些都是短期不见经济效益的基础科研、攻坚性研究,政府投人会非常大。钱从哪里来?国家只给政策,其他的自己想办法。所以,地产还须保持相对旺盛的态势。
  作者简介:李宇嘉,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首席研究员,中山大学银行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
其他文献
最近,两本书引起了全国地产界人士的关注,这就是万达集团昆明城市公司总经理晋国兴的著作《商业地产管理模式与路径优化》和《房地产市场理论分析与营销管理研究))。  晋国兴2002年进入万达集团至今,历任万达集团多个项目公司的部门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目前他是万达昆明城市公司总经理,全面负责云南、贵州地区的万达广场和高档住宅项目的拓展、开发建设。  工作之余,晋国兴站在新时代的高度,把万达商业地产多年
期刊
据2019年11月18日《北京日报》:北京市住建委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整改工作中,以“零容忍”的态度整治房屋租賃和物业管理乱象。建立健全行业治理长效机制,对行业乱象形成了有效震慑。  在房屋租赁方面,6月以来住建部门对全市房屋租赁中介机构开展检查5558项次,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246份,行政处罚275起,罚款391万元。在物业管理方面,住建部门将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纳入专项整治范围,全市普查普改
期刊
据2019年11月19日《经济参考报》: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2019年以来受监测的50个大城市土地市场合计土地出让金额达到3.57万亿元,同比上涨幅度为17.4%。其中,土地出让金千亿规模的城市达到12个,刷新历史同期纪录。年内累计土地出让金额最高的是杭州市的2474亿元,其次分别是苏州1641亿元、上海1587亿元。  另外,福州、郑州、成都、昆明、温州等15个城市土
期刊
据2019年11月16日《新京报》:11月15日,58同城、安居客发布《长期看好短期承压——2019全国写字楼市场宏观报告》,从宏观背景、行业现状、大宗交易、租赁市场、需求来源、租赁热度等维度,分析当前我国写字楼市场走势。  2019年以来,写字楼开发投资增速,由负转正且持续改善。报告显示,1-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長10.5%,写字楼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长0.8%。虽然写字楼投资增速低于整
期刊
近两年来,随着政府稳经济、稳发展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包括住房公积金在内的社会民生保障方面也积极响应上级要求,开展了对企业的减税降费、降比缴存的帮扶。在这样的情况下,住房公积金制度扩面工作应当如何开展,常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常州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经过认真思考,反复论证,认为充分实施好住房公积金的降比缴存和积极扩面,把单个企业负担降下来,把制度覆盖面升上去,通过这“
期刊
据2019年11月1日《扬子晚报》:继10月29日曝光15家违规违法中介之后,南京市房管部门再次联手发改委、公安、市場监管等七部门,将对违规租金贷、驱逐承租人等七大方面重点整治。  10月25日,南京市房产局、发改委、公安、市场监管、银保监、人行、金融监管、网信办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住房租赁市场专项整治的实施方案》,针对住房租赁中介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重点专项整治,防范和化解房屋租
期刊
摘要:以美国里斯顿的新城开发为蓝本的成都麓湖生态城为中国未来的新城开发、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了一份成功的且不可复制的蓝本。作为两座新城共同的规划设计理念“一生之城”为当下中国产业新城开发、特色小镇建设中所出现的系列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设计之道。从传统的瓶颈与新兴的必然为切入点,以麓湖生态城的规划设计为例,思考“一生之城”理念下的新城规划设计策略,旨在将麓湖生态城的成功分享给更多人,也希望能够为未来的
期刊
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南通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2016年5月成立以来,不忘为民服务初心,牢记统一登记使命,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推出便民举措,全力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的不动产登记“南通样板”。2018年9月,在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中,南通不动产登记交易工作排名全国第一,在江苏省营商环境评价中连续两年蝉联第一。  1聚焦窗口
期刊
摘要: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当中的东部核心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该区域的分工与合作的延续,对未来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关键性的影响。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事关中国经济未来走势的重大国家战略,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新的形势下,找准新方位,加快发展。  
期刊
“谢谢你们牺牲休息时间为我们办理如此大量的业务,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现在办事快多了,拿全资料,-个窗口就能办好。”“真没想到,周末效率也这么高,对我们这种只休周末的‘上班族’而言,简直太方便了!”……自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房地产市场和产权交易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办理房屋交易的企业和市民感受到办事更加方便和舒心。  “深”学习 覆盖全员  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