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百户慈善新居建设工程始末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in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慈善新居工程启动及发展
  
  2006年初,根据长春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总体要求,从“为最困难的人提供最有效的帮助”的慈善救助基点出发,长春市慈善会通过深入村屯和农户调查走访,针对农村困难群众最急需的住房难问题,通过评估测算用市和区两级慈善组织共同建立慈善新居项目,并于当年帮107户农村特困家庭消除泥草房,建成砖瓦结构的慈善新居107套。由此,慈善新居建设项目正式列入长春市慈善工作年度计划。2007年,慈善新居工程被长春市纳入全省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当年完成新居建设106套。两年共建慈善新居213套。
  
  慈善新居工程有关资金投入和社会参与
  
  慈善新居受益对象的选定方式是普遍调查、村民公永,逐级审核。金石建元造价责任有限公司义务承担造价评估和工程设计。结合各地民居特点和项目要求,确定每栋新居建筑面积45—50平方米,每套造价为2万元。资金投入由市、区慈善组织加农户为5:3:2比例落实,同时倡导社会各界参加冠名捐建,每捐赠1万元善款为一套新居冠名。到目前已有长春供电公司、长春卷烟厂、长春泉州商会各捐款10万元,总冠名捐建30套慈善新居。丰华电器公司经理王晶为新居建设捐赠1万多元的电器开关。吉林省农电有限公司长春城郊分公司玉潭供电所青年党员王艳波倡导家人共捐资3.7万元,为净月开发区玉潭镇贫困农民张洪斌无偿捐建70平方米慈善新居一座。
  
  慈善新居工程的解危扶贫作用
  
  在213套慈善新居中,享有者均为在乡老复员军人、孤、老、残、病、单亲等贫困家庭,慈善新居工程及时解决了他们的居住困难,很好地发挥了为政府分忧、为民众解难、为社会和谐建设助力的作用。宽城区白景禄等3户重度残疾家庭,房屋接近倒塌,慈善新居的及时建成,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2006年夏,朝阳区乐山镇遭受水灾,腰辛屯10户受灾农户泥草房倒塌,新居工程的开展,及时弥补了镇政府财力的不足,解决了贫困农户住房危机。
  净月开发区玉潭镇农民张洪斌的妻子因车祸造成高位截瘫,伤口疼痛的嘶喊声让邻居们不堪忍受,全家人只好搬到村外山坡的活动板房居住。玉潭镇供电所青年党员王艳波发现后,主动倡导家中父母和妻子共同出资3.7万元为张家建成一座70平方米砖瓦房,纳入我市慈善新居建设工程。这项高额的爱心捐助彻底解决了张洪斌一家人的居住问题,并为其伤残妻子的康复和一家人的牛活创造了良好条件。
  
  慈善新居工程的社会影响
  
  9月末的长春,秋日的阳光格外明媚,像农民收获成熟的庄稼一样,长春市的市区两级慈善会的同志们分别为全市106家贫困农户喜迁慈善新居忙碌着,并希望以此向建国58周年和党的十七大献礼,为我省五年内消除农村泥草房改造安居计划作出贡献。
  9月29日午后,往日宁静的兰家乡台家村忽然热闹起来。家中有2名聋哑儿子、中年丧妻的白景禄家的60平方米慈善新居前支起了拱门,挂上了鞭炮,舞起了大秧歌,村民们也纷纷前来共同分享这个聋哑残困家庭的乔辽之喜。在白家门旁新竖起的宣传栏内,赫然挂着全区20个贫困农户过去的泥草房和今日慈善新居的对比照片以及基本情况介绍,同时,通过媒体请村民和和市民予以监督。
  在9月29日的长春市百户特困农民喜迁慈善新居仪式上,住长春的近20家媒体记者赴现场作采访,并分别以不同方式进行了播报。其中,仅长春电视台就出动了《长春新闻》、《城市速递》、《希望田野》三个栏目的6位记者作现场采访,分别以慈善消息和民生专题等形式在国庆节前后播出。
  吉林电视台新闻中心的记者紧紧抓住活动的每一个细节,结合全省泥草房安居改造计划这个民生主题进行采编,在省内广泛宣传的基础上,还得到中央电视台的高度关注。10月10日,一则由吉林电视台选送的长春市慈善新居和吉林省泥草房改造为内容的向十七大献礼的系列报道,经央视《新闻联播》第二条重要位次向全国播报。
其他文献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2019年,对中华慈善总会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在新起点上团结一致、锐意进取、拼搏奋斗的一年。秉承“坚持政治引领,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服务大局,坚持从严管理”的工作理念,适应新形势,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各项工作稳步发展:圆满完成了总会换届,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召开了宣传工作会议和中华慈善论坛,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凝心聚力做好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在继续大力推
雷励青年公益发展中心(Raleigh international)于1984年在英国成立,通过社区服务、环保行动及野外探索,加强多种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及对世界各地环境保护及社区发展的关注,开启全球化视野, 激励世界各地的社区和年轻人创造持久的变革。  雷励青年公益发展中心相信,当地社区和年轻人并肩工作以创造积极的变化时,它就会赋予他们权利。 而赋予权利的人的能量和动力会带来持久的变化。  雷励
初冬,我总要做好充分准备,在老伴儿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到各大公园,欣赏初冬时节公园铺天盖地的落叶。到各大公园走一走、逛一逛、玩一玩,欣赏初冬落叶别样的美丽,享受初冬时节迎面扑来略感一丝寒意的微风,体验匆匆而过的白发老人面带的微笑,尽情遐想今冬逝去又一个灿烂春天的到来。是啊,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年,每一年,一年一年的四季轮回,把小孩子从幼稚的青春中带到了成熟的青年、壮年,成为
多年来,在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及各级慈善组织的正确领导下,慈善教育进校园活动已与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成为学校常态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今,慈善之花已芬芳实验校园,慈善精神正浸润着实验师生的人生。  一、健全组织,六方合作,提高认识,护航慈善  为更好促进慈善工作有序开展,我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慈善工作领导小组,校长郭海峰为组长全面负责,党总支高振武书记主抓此项工作,由党总支、工会
9月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塘溪学校举行,校长曹翊鹏讲话时说:“人类永远需要相互关爱、相互帮助,不论国家怎样富强,个人多么富裕,但人总有困难的时候。能在别人最困难时,向其伸出援助之手,永远是每个人的期待。”  当天,是我国第三个“中华慈善日”。郴州市慈善总会考察团一行就塘溪学校“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实地探访和考察。自2017年“慈善文化进校园”系
2019年1月30到2月1日,碧桂园川东区域党支部与四川省慈善总会党支部党员组成慰问小分队,三天行驶上千里,先后前往绵竹市东北镇、泸州市江阳区、龙马潭区、内江市市中区、资中县、威远县部对部分高龄独居老人、五保老人、孤儿等困难对象送去新年慰问,还在泸州市福利院、内江市儿童福利院举行了捐赠仪式,分别向两家福利院捐赠了2台液晶电视和福利院所需要的护理用品。碧桂园川东区域党支部党员、四川省慈善总会和所涉及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人只有在他去爱人们的时候才能成为人。”所以,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培养学生具有爱心、懂得感恩、善行善事,是学校德育工作永恒的课题。多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宝坻区高度重视慈善文化对学生的影响,结合日常工作渗透、全面推广、深入实施。  一、宝地宝坻,文化名区  宝坻,文化昌盛,民风淳朴,代有贤才,如袁了凡、李光涵;曲艺丰富,有评剧、京东大鼓……文坛精英,戏曲大家,
费世宏医生就像一个大男孩儿,纯真、认真、稳重的大男孩儿。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  我是按照事先约定,于2016年10月13日下午与他见面的,就在武汉协和医院他的办公室。那一刻,他刚刚从病房大步流星地回到他的办公室。  我没有想到,见面时,他突然对我表示感谢,连连说了两声谢谢。我不禁愣了一下,紧接着便又听他说:“您这是对我们工作的重视,也是对我们工作一种支持,有力的支持!”他一双充满青春活力的眼睛,
几天前,一次旅途中读书,读到新书《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它,首先是书名吸引了我。书名引用了17世纪英国诗人福尔克·格莱维尔十四行诗中的句子,本书开篇就节选这首诗:  你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义,  你见证生前的呼吸化作死后的空气。  新人尚不可知,故旧早已逝去:  躯体有尽时,灵魂无绝期。  读者啊,趁生之欢愉,快与时间同行,  共赴永恒生命!  …………  书的作者,是36岁的美国医生保罗·卡拉尼什
在现实社会中,人或许有着高低贵贱之分,因此,尽管自由、平等、博爱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普适价值观。但至今还是人类社会需要做出不懈努力的远大目标。但作为一个单一的生命个体,每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这是因为,在你拥有了生命的同时,也就拥有了生命所赋予的同样的内涵和价值。所有这一切,不应因为你所处的社会阶层的高低而有所差异,这一点应该是文明社会的共识与标志。  当然,在施助者和受助者之间也是一样。首先,慈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