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品德课中的法制教育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ek11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制教育既是初中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提高初中生思想素质的重要渠道。对初中生的法制教育,应当从普及法律知识、强化法律意识、树立权利义务观念等方面进行。
  
  一、法制教育对提高初中生思想政治素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法制教育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道德水平
  法律和道德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既是增强人们法律意识的过程,也是维护社会主义道德的过程。法律教育是实现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之一,对思想道德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法律因借助道德基础和道义力量而更易于被人们认同、接受和遵行;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往往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一致或接近,因此,法律教育是培养和确立初中生的法制观念,进而提高初中生的思想和道德水平,使其形成正确思想道德观念的重要手段。
  2.法制教育有助于培养初中生的思想政治观念
  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法律的形式具体体现出来,搞好法制教育,也就宣传了党的政治思想和各项方针政策。对于每个公民来说,坚持和信仰某种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政治道义和思想上的统一要求,不仅仅是一个思想理论问题,更是一种法定的义务和权利。对初中生而言,就是要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爱国意识和民主意识。通过法制教育,可以使初中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正确处理自由同纪律的关系,牢固地树立起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权利义务观。
  
  二、品德课中法制教育的内涵及目的
  
  初中品德课中的法制教育,要以普及法律知识为基础,以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律信仰为主旨,以树立学生的权利义务观为目的。
  1.初中法制教育的重点是普及法律常识
  普及法律常识,是初中生法制教育的基础。法律常识是人类法制文明的根基,是法制社会的土壤,是现代法制社会广大公民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普法作为一种法律信息的告知和法律行为的指导,对于增加学生的法律知识量、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有着积极意义。
  2.初中法制教育的主旨是强化法律意识、培养法律信仰
  法制教育的价值在于倡导法治精神,造就大批具有良好法律素质的公民,来满足法治社会的需要。对初中生的法制教育,重点是要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培养他们的法律信仰。初中法制教育的指导思想应是在对初中生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重点对学生进行法制观念的启蒙,注重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法律信仰和法律人格的培养,将普及法律知识作为培养学生法律素质的途径,着力树立学生的法律至上、公平正义、人格平等、自制自律的理念,培养学生作为一个法治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
  3.初中法制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做到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树立学生的权利义务观是初中法制教育的目的。初中生应当正确认识自己与国家的关系、与人民的关系,以主人翁态度正确对待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并学会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履行自己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义务,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树立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密切联系的权利义务观。
  
  三、如何加强对初中生的法制教育
  
  1.通过课堂教学传授法律知识
  课堂教学是初中生法制教育的主渠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初中生的必修课,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该课程专门的教材和教师、固定的教学时间和空间、丰富的教育内容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等优势,采用日常渗透式的授课方式,以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2.注重宣传和实践,营造法制教育氛围
  在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应当通过各种宣传和实践活动,在校园里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文化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刊校报、宣传橱窗、校园网、板报等宣传法律知识,通过各种讲座、演讲、辩论、表演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普法实践活动。用这些活动引导初中生了解和把握体现时代精神的法律思想体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律信仰,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法律公平、公正的精神实质,自觉做到学法、守法、用法、护法。
  3.在日常管理中彰显法制精神教育
  初中生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生活,学校的教育环境对法制教育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学校应立足于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氛围,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尤其是保障宪法所赋予学生的人格权和受教育权。在校规校纪方面应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特别是对学生的违规违纪行为要照章处理,为学生营造浓郁的法制氛围,给学生树立“有法可依,依法办事”的榜样,为培养初中生的法律意识提供良好的环境。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领悟公平、公正的法律精神,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
其他文献
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幼教工作者共同的理念。遗憾的是,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各不相同,尤其是现代幼儿素质教育至今尚未有一个公认的实践模式。我认为,幼儿素质教育应该是一种以素质为导向的教育,它以培养幼儿的各种良好素质为目标,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幼儿得到整体和谐的发展。    一、幼儿素质教育应该对幼儿进行人生起点教育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幼儿教育是现代教育的起点,在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阶段中,幼儿教育
由于种种原因,几乎每个班都有不同程度的学困生。他们或迷茫,或自卑,或封闭,或逆反,给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很大的障碍和困难。要实现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因人施教,重视这些学生的转化,并把这项长期、艰苦的工作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学困生的情绪极不稳定,自卑感较强,严重缺乏自信。据统计,学困生中只有20%是因为智力障碍,而80%是由学习态度、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保证。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真正做到面向全体。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用亲切的目光看着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被关注的,从而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