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致远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6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及新中国美术,当数中国人物画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最为卓著。尤其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浙派人物画”的崛起,在全国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作为“浙派人物画”开山和当代中国人物画坛代表人物之一,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老教授顾生岳先生为工笔人物画的复兴和造型基础教学的改革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以其古朴凝重、高简大气的工笔人物画和用笔洗练、形神兼备的速写闻名艺坛,成为几代学子学习、效法的对象。
  毕业于上海美专、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的顾先生原本修习的是西画,由于新中国美术强调文艺为人民服务,反映现实生活,为平民百姓传神写照、树碑立传。所以学院领导将顾先生等西画尖子留校,让他们改行从事中国画创作,希望他们以取自西画的造型能力改革中国画。更因解放后“重水墨写意贬工笔重彩”的历史偏见阴魂不散,工笔人物画师资严重匮乏,在领导动员下,酷爱意笔人物画的顾先生服从分配,担任起工笔人物画教学。在较多地接触古代工笔人物画经典作品后,顾先生深深地折服于这些充满艺术魅力的杰作,走上了复兴工笔人物画这条艰辛寂寞而又充满无限希望的道路。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顾先生创作了《红衣少女》《维族长老》《少女与大佛》《金丝雀》《黄金冠》《阿訇》《弘一法师》《宋庆龄像》《走进印第安》《飞虎将军陈纳德》等作品,这些作品摆脱了几百年来工笔画陈陈相因、日趋纤细浮薄的积习,远追汉唐高简、凝重的气局和开拓精神,并汲取外来艺术之长,在时代和人民生活的基点上营造个性化的艺术语言,为工笔人物画的复兴和发展开拓了一条新路。前辈画家邓白先生评价顾生岳艺术特点是:“工而不板、细而不纤,谨严而生动,平凡而精奇,无一笔苟下,无因袭陈套,从生活中来又高于生活。”当代复兴工笔画先驱潘洁兹先生在《净化人生——顾生岳的艺术》一文中提出“拯救一个被污染了的世界和亵渎了的人心的,只有艺术……他的艺术追求正是净化人生之路”“我可以毫不夸饰地说,他的绘画品格是高的,他能从高境界谛视人生;他入俗而脱俗。目光向下而精神向上,这是他可贵之处”“他数十年来忠于艺术,淡泊名利,以自己的作品为人类奉献爱,给世界增添美。他孜孜以求的是民族艺术的弘扬,工笔人物画的复兴,他将义无反顾地走向更高的境界,攀登新的高峰”。
  在评介顾先生工笔画成就时,许多人会自然而然地将眼光投注于其速写作品。他的速写作品得力于坚实的西画功底。又具中国画线描的功力。精彩绝伦,影响了几代人,同时代人罕出其右。对顾先生而言,大量的速写不仅是锻炼造型能力搜集创作素材的手段,又是获取创作灵感的最好途径,更是表达生活感受抒发性灵情操的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他的不少创作如《红衣少女》《维族长老》《阿訇》等都是根据速写加工而成的。在担任国画系主任期间,他把速写作为造型基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在他的倡导与推动下,速写成为国画系强项,在全院起到领先地位。
  2004年,在学生们倡议和热情操持下,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顾生岳速写展》,引起轰动。由此又受邀展于上海大学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温州展览馆,同样好评如潮,嘉誉不断。顾先生说这是他生平第一次举办个人画展,也是他教学生涯最后的一堂速写课。在当前画坛上正刮着淡化生活、淡化艺术基本功的歪风之际,这个展览如能唤起学画青年到生活中画速写的热情、再造速写教学的辉煌。是他最大的期望与安慰。
  顾先生是画家,又是教师、学者,他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撰写了十余篇学术论文。1983年,针对当时工笔人物画创作刻意求似、求全、求细之风,他写了《漫谈工笔人物画“写意传神”问题》,指出古代工笔人物画经典作品,从不满足对自然物象纯客观的模拟,而总是在“迁想妙得”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审美要求下重视艺术形象的气韵意趣,抒发自己的性灵情操和审美要求。此文发表后受到美术界的重视和好评。在速写教学中,顾先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并参照古代画论中关于速写的真知灼见写了《情(移情)意(立意)活(活画)速(画得快)速写传神要则》,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认为4字诀是对美术院校速写教学的重大贡献,极具理论的严街性和实践价值。后来又制成教学录像片参加全国首次电化教学会议并在电视台和美术院校广为传播。1996年出版的《工笔人物画探》,则是顾先生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系统总结,是迄今为止中国工笔人物画领域中最具学术含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著述。
  顾先生的工笔人物画和速写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并获奖,出版有9种个人速写专集、3种工笔人物画专集。2009年上海市教委教育高地建设的重点项目《大师艺术教育经典》推出全国IO位著名的艺术教育家,顾先生名列其中。顾先生还将自己的50余幅作品捐赠博物馆、美术馆和艺术院校,这里面包括了他工笔人物画创作精品的大部分。在任国画系主任、浙江画院副院长和浙江人物画研究会会长期间,顾先生还采取举办工笔人物画展览、推荐作品参加全国工笔画大展和强化国画系工笔人物画师资队伍等举措,使浙江工笔画得到跨越式发展,居于全国领先地位,把意笔人物画独领风骚的浙江画坛转变成意笔人物画与工笔人物画并驾齐驱的兴旺局向,实现了“为工笔人物画的复兴和发展奉献一生”的宿愿。
  在顾先生寓所客厅,悬挂着一幅“宁静致远”的匾额,在旁人看来司空见惯的四个字,恰是顾先生的艺术追求,也是他修身立德的座右铭。顾先生生性谈泊,不事张扬。艺术上他追求的是“净化人生的情怀”,在浮躁喧嚣的今日,在争名逐利的当下艺术界,需要“宁静”。惟其“宁静”,方能“政远”,未来才充满希望。
其他文献
[摘要] 作为一个惊悚的成人电影,《小红帽》成功地抓住了人们内心未知的恐惧心理以及处理未知时表现出来的焦躁情绪,营造了一个紧张而悬念迭起的悬疑氛围。影片《小红帽》通过展现当前时代的女性美,细致的描述了人性的复杂性,表达人类对于排他性的深刻反思,尽可能的还原了童话本身的成人世界,为观众描述了真实的人性。  [关键词] 《小红帽》 女性 成人 排他    关于小红帽的故事,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十九世纪初德
锤子科技  Smartisan T1  2012年4月,曾先后创办牛博网、老罗英语培训学校的罗永浩公开表示要打造自己的智能手机。在当时看来,这一举动无疑是疯狂而又离谱的。25个月后,由罗永浩创办的锤子科技正式发布了首款智能手机Smartisan T1。就在您拿到本期杂志的时候,Smartisan T1的首批量产机型已经开始送交到预订者手中了。  产品解析  感谢这个时代赋予创业者的机会与资源。锤子
[摘要]《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留给后世的唯一的一封书信,从这封书信我们可以直接瞻仰到这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崇高的人格和超俗的情操,看到他敢于仗义执言的勇气和嫉奸妒佞的品格,他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的高度责任感,有成一家之言的伟大理想。他立志重于泰山,有决不轻于鸿毛的生死观,以及对正义事业的坚定信念。透过这封书信,使我们能真正走进一代伟人的心灵世界,加深对其文其人的认识。  [关键词]司马迁 高尚品格 
面向新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要求我们培养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大学生美育过程中引导性的开展影视欣赏课的教育,是对大学生审美能力提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针对大学生的美育教育近年来已经为国内多数高校所重视,各种普及型艺术教育形式的选修课在高等院校中纷纷展开。人们认识到,这些普及型艺术教
由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中共淮安市委宣传部、淮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洪泽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共洪泽县委宣传部、洪泽县文联、淮安市书法家协会承办的“洪泽湖颂·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精品展”于8月6日在洪泽县文化中心会展中心举行隆重的开幕式。该展是洪泽县建县五十周年庆典暨2006中国洪泽湖水上运动会·旅游文化节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一种具有审美意识形态特质的综合艺术,电影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与此同时,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电影的发展与流变既要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也会对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化作出反射与回应。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基本治国方略,此后40年,中国大陆青春片持续发展,并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21世纪10年代中期出现阶段性高潮。在这一过程中,改革开放语境下的社会文化
[摘要] 电影《孔子》整体观感大气,有爱情、亲情和师生情。影片中不仅有娱乐享受,同时还有一种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过去关于孔子的影视剧不多,电影《孔子》并没有破坏过去我们对孔子的印象,反而使其更加丰富。  [关键词] 《孔子》 胡玫 周润发 鲍德熹    看完电影《孔子》,感觉有所收获。影片中不仅有娱乐享受,同时还有一种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  电影《孔子》由大地电影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合作出品,导演胡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从大银幕的《1921》《革命者》《悬崖之上》,到电视剧目《觉醒年代》《光荣与梦想》《理想照耀中国》等,一大批红色题材影视作品遍地开花,众多作品屡屡打破常规观众圈层,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为其掀起一股股讨论热潮,成功“出圈”成为“爆款”。  在众多优秀代表作中,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策划组织制作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作品——40集电视连续剧《理想照耀中国》可
王跃奎 1972年生于四川泸州,文学博士,教授。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学系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国国家画院教学部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特聘研究员。多次在全国大展中入选和获奖:2004年《风过溪声远》入选全国第十届美展;2011年《生命之旅》获2011年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最高奖);2012年《菏塘月色》获八荒通神——哈尔滨2012年全国
摘 要: 农村基础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农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农村教师素质的提高,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尤其是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显得十分必要。《寻求成长突破——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模式研究》提出了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的新模式——成长研修模式,视角新颖、内容丰富,理论价值高、实践性强,语言平实精练、可读性强。该书对于有效地促进农村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促使农村教师不断地寻求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