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要注重联系新课程改革发展形势,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及质量,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及发展环境,实现小学生全面发展及进步的目标。本文在对小学班级管理问题研究中,注重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积极推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做好家校信息的有效传递,提升家校合作的效果及质量,进而提升小学班级管理实效性,为小学生的学习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家校合作;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开展,要突出小学生的中心地位,关注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身心发展特点,提升班级管理实效性。对此,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时,要对家校合作的方式、方法进行探讨,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发挥家校共育合力,提升小学生管理的效果及质量。对此,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家校合作的实践开展,要注重对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好细致分析,推动家校合作向更深层次迈进,以发挥家长辅助教育的作用,为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沟通是家校合作的关键——创新合作方式,提升合作效果
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家校合作实践,如何促进教师、家长的互动交流,增强双方的沟通及交流,对于提升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及质量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对此,在开展家校合作时,教师要注重丰富沟通途径,借助于多元化合作方式,深化家校合作效果,有效地提升家校合作质量[1]。在推进家校合作过程中,多元化的沟通交流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双方的沟通效果,增强双方互信,对小学生管理中的问题及不足做好针对性的改善。同时,结合家校沟通的现状来看,互联网在双方沟通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单单依靠信息技术进行沟通,并不能有效地满足家校合作的需要。因此,教师要注重构建“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模式,灵活地调整家校合作方式,使教师与家长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关系,对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不足进行合力解决[2]。
例如,在构建“线上+线下”沟通交流模式时,对家长空闲时间的把握,成为家校合作面临的一个难题。在推进家校合作交流时,教师要对家长的空闲时间做好把握,注重利用“分组家长会”的模式,推进家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如联系家长工作的时间节点,对家长做好分组。如借助微信等线上交流方式,
对家长的空闲时间做好把握,对时间段做好区分。之后,联系小学生家长空闲时间段,分批次召开线下家长会,增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及交流,交换彼此的意见,使家长有效地参与到小学生的管理当中,并对小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方法进行掌握,使家长与教师进行有效地配合和交流。
二、丰富家校合作内容,拓展合作深度和广度
小学班级管理中对家校合作方法、内容的把握,关系到了家校合作的效果及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对家校合作内容做好丰富,使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得以延伸,有效地提升家校合作的开展效果及质量,以促进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及发展。家校合作的目的在于引导家长参与到教育教学中,使家长能够对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形势做好把握,并且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对小学生在家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可以说,家庭教育现已成为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及发展来说,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3]。因此,班主任工作中对家校合作的实践,要对家校合作内容做好把握,并对合作的深度、广度进行拓展,从而有效地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及质量,促进小学生的学习及发展。
例如,在推进小学家校合作工作开展时,教师要注重联系班级管理工作开展需要,注重联系家长,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在家校合作内容上,围绕习惯养成、道德素养、学习素养等方面,构建全面育人环境。在家校合作中,教师可以联系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特点、兴趣爱好与家长做好交流,引导家长更好地把握小学生的情况,在家对小学生做好教育引导,使家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得以延伸[4]。如可以结合优良家风建设,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做好培养,从而有效降低教师班级管理工作的阻力,借助于家校合作交流,为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注重把握沟通交流艺术,提升家校合作质量
家校合作现已成为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开展必须把握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议题。在推进家校合作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沟通交流艺术做好把握,提升家校合作质量,科学、合理的制定合作计划,使家校合作的效率、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5]。沟通交流艺术的把握,注重推进家校合作的长远发展,从而使家校合作的功能及作用得以发挥,实现教师、家长对小学生的共同管理,提升小学班级管理质量,并引导小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及发展。
例如,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家校合作的实践,教师要注重引导家长有效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促进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在互动交流中,教师可以邀请教育素养较高的家长与其他家长分享和交流孩子的教育经验,使其他家长进行学习和借鉴。通过这一方式,引导家长对家庭教育经验进行学习,并使家长获得教育教学的感悟,从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以提升家长的教育教学能力,使家校合作的效率、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又如,教师在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时,对沟通交流艺术的把握,教师要采取鼓励式、表扬式的沟通方式,注重结合小学生的优势、优点,对小学生的问题及不足進行委婉表述,从而使家长易于接受,并能够与教师进行有效地配合,以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结束语:总之,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要对家校合作予以高度重视,并注重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做好创新,对家长做好教育引导,使家长与教师进行有效配合,对小学生的学习及发展进行科学引导,形成家校共育合力,使家长在家起到辅助的作用,对小学生做好监督和管理。这样一来,通过强化家校合作,提升小学生管理的效果及质量,从而引导小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学习中,以促进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及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琪.家校合作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分析[J].天津教育,2021(02):22-23.
[2]董文艳.家校合作中的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探微[J].新教育,2020(11):64+66.
[3]陈波.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家校合作[J].文教资料,2020(11):143-144.
[4]董文艳.家校合作中的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探微[J].新教育,2020(08):72.
[5]凌伶.家校合作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探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0(01):77.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家校合作;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开展,要突出小学生的中心地位,关注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身心发展特点,提升班级管理实效性。对此,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时,要对家校合作的方式、方法进行探讨,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发挥家校共育合力,提升小学生管理的效果及质量。对此,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家校合作的实践开展,要注重对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好细致分析,推动家校合作向更深层次迈进,以发挥家长辅助教育的作用,为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沟通是家校合作的关键——创新合作方式,提升合作效果
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家校合作实践,如何促进教师、家长的互动交流,增强双方的沟通及交流,对于提升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及质量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对此,在开展家校合作时,教师要注重丰富沟通途径,借助于多元化合作方式,深化家校合作效果,有效地提升家校合作质量[1]。在推进家校合作过程中,多元化的沟通交流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双方的沟通效果,增强双方互信,对小学生管理中的问题及不足做好针对性的改善。同时,结合家校沟通的现状来看,互联网在双方沟通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单单依靠信息技术进行沟通,并不能有效地满足家校合作的需要。因此,教师要注重构建“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模式,灵活地调整家校合作方式,使教师与家长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关系,对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不足进行合力解决[2]。
例如,在构建“线上+线下”沟通交流模式时,对家长空闲时间的把握,成为家校合作面临的一个难题。在推进家校合作交流时,教师要对家长的空闲时间做好把握,注重利用“分组家长会”的模式,推进家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如联系家长工作的时间节点,对家长做好分组。如借助微信等线上交流方式,
对家长的空闲时间做好把握,对时间段做好区分。之后,联系小学生家长空闲时间段,分批次召开线下家长会,增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及交流,交换彼此的意见,使家长有效地参与到小学生的管理当中,并对小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方法进行掌握,使家长与教师进行有效地配合和交流。
二、丰富家校合作内容,拓展合作深度和广度
小学班级管理中对家校合作方法、内容的把握,关系到了家校合作的效果及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对家校合作内容做好丰富,使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得以延伸,有效地提升家校合作的开展效果及质量,以促进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及发展。家校合作的目的在于引导家长参与到教育教学中,使家长能够对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形势做好把握,并且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对小学生在家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可以说,家庭教育现已成为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及发展来说,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3]。因此,班主任工作中对家校合作的实践,要对家校合作内容做好把握,并对合作的深度、广度进行拓展,从而有效地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及质量,促进小学生的学习及发展。
例如,在推进小学家校合作工作开展时,教师要注重联系班级管理工作开展需要,注重联系家长,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在家校合作内容上,围绕习惯养成、道德素养、学习素养等方面,构建全面育人环境。在家校合作中,教师可以联系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特点、兴趣爱好与家长做好交流,引导家长更好地把握小学生的情况,在家对小学生做好教育引导,使家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得以延伸[4]。如可以结合优良家风建设,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做好培养,从而有效降低教师班级管理工作的阻力,借助于家校合作交流,为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注重把握沟通交流艺术,提升家校合作质量
家校合作现已成为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开展必须把握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议题。在推进家校合作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沟通交流艺术做好把握,提升家校合作质量,科学、合理的制定合作计划,使家校合作的效率、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5]。沟通交流艺术的把握,注重推进家校合作的长远发展,从而使家校合作的功能及作用得以发挥,实现教师、家长对小学生的共同管理,提升小学班级管理质量,并引导小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及发展。
例如,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家校合作的实践,教师要注重引导家长有效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促进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在互动交流中,教师可以邀请教育素养较高的家长与其他家长分享和交流孩子的教育经验,使其他家长进行学习和借鉴。通过这一方式,引导家长对家庭教育经验进行学习,并使家长获得教育教学的感悟,从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以提升家长的教育教学能力,使家校合作的效率、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又如,教师在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时,对沟通交流艺术的把握,教师要采取鼓励式、表扬式的沟通方式,注重结合小学生的优势、优点,对小学生的问题及不足進行委婉表述,从而使家长易于接受,并能够与教师进行有效地配合,以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结束语:总之,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要对家校合作予以高度重视,并注重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做好创新,对家长做好教育引导,使家长与教师进行有效配合,对小学生的学习及发展进行科学引导,形成家校共育合力,使家长在家起到辅助的作用,对小学生做好监督和管理。这样一来,通过强化家校合作,提升小学生管理的效果及质量,从而引导小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学习中,以促进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及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琪.家校合作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分析[J].天津教育,2021(02):22-23.
[2]董文艳.家校合作中的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探微[J].新教育,2020(11):64+66.
[3]陈波.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家校合作[J].文教资料,2020(11):143-144.
[4]董文艳.家校合作中的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探微[J].新教育,2020(08):72.
[5]凌伶.家校合作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探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0(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