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策略研究

来源 :名城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gans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属于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是一项严谨而细致的工作,做好施工道路工程的质量控制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要保证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就需要对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进行管理。文章主要论述了我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问题;管理措施
  1、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采取科学的施工技术管理不仅可以有效的保证现场施工的规律和秩序,对于提高施工企业的现代化技术水平也具有重要作用。提高技术人员的现场施工技术,提前发现在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科学化的研究与分析,采取相关的技术处理措施,消除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隐患,进而保证施工现场各项工序安全有效的进行,保证在达到标准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市政道路工程现场技术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科学合理的原则及规范标准的原则。要实行合理有效施工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就必须剔除只注重现场施工进度的思想和做法,重视运用先进技术管理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杜绝现场不合理的开支。同时,在进行各项工程现场施工中,应该遵循科学的施工技术原则,不仅要符合现代化生产的需求,还应达到现场施工的规范操作方法和流程,实行合理化的资源配置,开发施工技术人员、设备及新技术的潜力。此外,在项目施工中还应保证各项施工的协调性,克服主观随意性,保证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效益,建立规范、标准的施工现场秩序。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2.1路基工程施工技术问题
  路基工程是市政道路建设的基础,如果路基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那么整个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就很值得商榷。在现实建设过程中,由于没有掌握好施工技术,往往会出现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在施工时路基压实度不够、压实不均匀等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或沉降量过大;没有清理彻底自然地面的表层腐殖土,造成路基的密实度无法保证;没有控制好水分,致使道路出现所谓的“天坑”。这些问题都造成了道路的过快损坏,浪费了人力、物力以及财力。
  2.2柔性路面的施工技术问题
  柔性路面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路面平整度差,出现波浪形,有时路面产生沉降、疲劳性裂缝,路面衔接不平,松散,路面留有轮迹,路面泛油,光面均会影响路面的摩擦力,降低抗滑力。这些问题大大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2.3刚性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问题
  刚性路面施工时以及投入使用后常见的问题有裂缝、错台、龟裂等。刚性路面的施工中,主要分为材料的选择、混凝土配置、搅拌、浇筑等环节。刚性路面指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这种路面在板块与板块的接缝处容易发生破坏。由于雨水侵入接缝处或者在施工过程中对横缝、纵缝和施工缝的处理不当造成接缝处产生错台,翻浆冒泥,裂缝等问题。
  3、加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对路基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
  为了加强对路基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施工建设队伍必须掌握好路基的施工技术,根据现场的实际测量确定清除路表层的腐殖土的厚度,一般都要超过0.3米;提前做好排水和截水的措施,尽可能根据自然表面原始情况在开挖路基旁边设置截水沟,排水沟坡度不宜小于0.5%;对不同的土壤类型应当选择不同的压实机具(例如,振动压路机就不宜用于低液限粉土的压实);填土路基要分层压实,两侧应分别超过20~30厘米,最后路基整修时,采用块石或预制混凝土铺砌护肩带时,宽度不应小于20厘米。同时要尽量避免出现路基不均匀下降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施工過程中掺杂进了颗状杂物,直接导致路基整体密实度过低,回填压实时倾斜碾压,超厚回填等都会对路基质量造成影响和破坏。为此,可采取以下几个预防措施:第一,施工部门要与操作者进行交流,将有关机型参数提供给操作者,科学计算出路基的填方和沟槽回填土的虚铺厚度。还需要对回填土的质量严格要求,并在回填前进行仔细检查,避免大石块等杂物掺杂进去;第二,在道路压实前需要将积水排干净,对于含水量过高的湿土,需要先进行技术处理,将水含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如果排水无法进行,也可以先将淤泥清理干净,然后进行分层回填并压实;第三,要注意边坡的质量,保证边坡的坚实和稳定性,使边坡坡度合适,避免出现滑坡现象,影响道路质量。
  3.2刚性路面施工技术
  在加强刚性路面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方面,应重视对骨料的选择,选用耐热耐寒性能好、粘结力好、不易脱落的材料。在混凝土的搅拌中,应充分搅拌,在搅拌到浇筑、振捣等过程中,要控制好时间,在初凝之前完成各项工作。控制好混凝土配合比,并且使各种骨料分布均匀。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中,会出现各种施工裂缝,对于这些裂缝应做好处理。在段缝处,应使用传力杆埋设,并使用沥青混合料充填,提高路面的稳固性。对于一些关键路段,如荷载重路段、主干道等路段,应使用放射钢筋铺设,再浇筑混凝土,提高路面的荷载能力。在浇筑混凝土后,应使用机械进行振捣,增加密实度。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后,应养护28天再通车。在养护期间,先对路面进行浇水,再使用编织袋、塑料薄膜等覆盖。
  3.3道路土方施工技术
  (1)表土清理应在设计基面边线30-50cm外进行。
  (2)开挖前设置排水系统,清除地面积水和渗水,原来的排水系统不得破坏。
  (3)机械开挖时要留有一定的余量,余量用人工开挖清理。
  (4)道路两边设置紧密控制桩,基础面开挖要平整坚实,不得有突起、松动土和浮渣现象。
  3.4原材料质量控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材品种名目繁多,鱼龙混杂,也给采购人员带来考验采购人员一定要提高辨别能力,保持头脑清醒,对原材料严格把关,,应保证购买材料的厂家资质,在现场对原材料抽样测试,不合格的材料应予以清退,不得将其应用到市政道路的施工中。保证每个投入建材的原料都能够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4、结束语
  现在城市建设发展越来越完善,对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的工期、成本和使用寿命。跟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加强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有利于保证市政道路施工建设的顺利完成,从而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谢江楠.论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267.
  [2]唐明龙.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四川水泥,2014,07.
  [3]金志健,沈子军.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科技创业家,2014,04:29.
  (作者单位:天津第二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有效地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本文通过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的一系列调查资料,分析当今日本青少年道德现状及其道德教育的改革方向.日本政府认为由于学校教育的"荒废"、家庭教育的"不力"、社区教育的缺失,
摘要: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着水利建设的快速推进,利用水电站发电不仅能够有效利用水资源,还能够缓解边远农村地区用电不便等问题。虽然近年来小水电站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部分小水电站的管理环节相对比较薄弱。因此,需要适时的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手段,以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有序的开展。本文对现代管理手段在小水电站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现代管理手段;小水电站;管理;应用  1、加强运行管理、完善管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