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努力,青春才会熠熠生辉

来源 :故事家·高考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nian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三,我用了一年的时间将自己的成绩从中游水平追到了班级前五。
  高三之前,我热衷于在各种文娱活动中崭露头角,玩心很重,以当时的成绩想考上不错的大学是相当危险的。然而真正让我意识到“高考”这个话题的严肃性,是在高二的期末。那时我单纯地以为高考会把我们分成三六九等,难道因为高考这个分水岭,我就要被分到等级的下面吗?意识到这点时,我的内心有着不甘,但更多的是惶恐。整个人突然就紧张起来了,成绩也就变得意义重大,因为我想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高二升高三的暑假,我已经完全进入了高三的备战状态,制订了完整的暑假复习计划,利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先于学校的第一轮复习完成了自己的第一轮复习。而这也为我高三成绩的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说这是笨鸟先飞,那么作为不是尖子生的同学,在这个时候就一定要开始先飞一步了。一个人的聪明与否,体现在你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智慧则体现在你对人生规划的把握,无论你聪明与否,只有能把握住高考这个人生转折点的人,才是智慧的。
  高中的时候我学的是理科,高中的理科知识,尤其在应对高考层面上,考验的是对知识掌握的熟悉程度和做题思维模式的公式化。整个暑假,每一科我都买了一本关于梳理高考复习知识点的书,按照知识体系应该梳理的顺序完成了对数理化生四门理科基础知识的复习。因为像我这样前10名开外的学生,基础知识一定是不系统或者有漏洞的,只有全面巩固基础知识才能保证成绩的飞速提升。
  高三一开始,一轮复习就来势汹汹,老师的复习速度飞快而全面,令我们不得不集中全部精神。都说一轮复习是基础和关键,一轮复习的基础打好了,高考的得分点才能被抓住。于是整个高三复习阶段我都让自己成为一个老老实实听话的好学生,上课的时候专心听讲,下课的时候即使是老师布置的口头作业我也会认真完成,老师说过的学习方法我也会牢记在心。不仅仅是学习知识,也在于追求更高效率、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保证在同样的时间内学得更多,才能超越得更多。
  时间在无声地刷题和课间偶尔的小打小闹中匆匆流过。一套理综两个小时,一张数学卷一个小时,稍微整理一下近期的错题可能就花了两节课,时间快得让人来不及喟叹,只得看看身边同学们伏在课桌上近乎定格的背影,伴着沙沙作响的写字声,继续埋下头去,和依然插在书立中的空白卷子鏖战。的确,做完这套卷子,还有下一套在等着你;一个月前犯过的错误、丢过的分,即使已经写在错题本上复习过N遍,还是有可能在下一个让人猝不及防的课堂测验里弄得你狼狈不堪。很多血淋淋的事实日复一日地摆在面前,总是会让人有种难以言喻的无力感,但我们还是选择一次又一次从沉重的分数和排名的打击中抬起头来。
  害怕得不到预期的结果而选择不努力是懦弱,而被过高的理想引发的自我怀疑和恐惧压垮的“目标颤抖”才是追梦者最深的黑渊。就像相信学了两年又经过无数习题巩固的知识不会轻而易举地从脑海中彻底消失一样,这一年乃至三年的每一分努力都曾在茫茫路途中为自己照亮过方寸空间。原先偶然间看到的一句名言就是这次作文的完美素材,而这次做题认真记下的一种新奇问法,说不定就会变成下次考试中某道难题的核心理念。直到一轮复习前的最后一天,我才蓦然发现,之前再好看的排名也无法给我充足的自信。
  此后,我只为做自己,不再在乎排名,努力刷题、总结错题、挑战自己的极限。熬过无数个无声的高三夜晚,等到高考时心安地接受一场又一场至关重要的人生的考验。
  二轮三轮的复习更多的是直面高考的应试技巧还有查缺补漏,因此这两轮复习是必须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之上完成的。高三下学期就是做题做题加做题,考试考试再考试。我无法描述高三自己那段几近崩溃的心路历程,但是我会记得当全班都在奋力拼搏时你要付出更多,才能逆流而上取得比别人更多的进步;我会记得因为物理题目太多太难而愤怒到把试卷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但是在哭完之后还是会把试卷展开继续写完后面的题;我会记得每一次的大测小测后看到分数时敏感的心情;我也会记得那时的每一次付出都会是一种沉淀,它们会默默铺路,让你成为更好的人。
  即使在别人眼里你是差劲的,但你自己一定要认为你是优秀的。这个世界上,你无法阻止任何人对你做出差的评价,而你要给予自己多一点点的温情,给予自己更多的鼓励。
  我还记得高考结束的那一天。我们没有欢呼,没有抱头痛哭,也没有把课本扔得漫天飞舞,我们只是走出考场,还是像往常一样,回到家里,简简单单地吃了一顿饭,然后和爸爸妈妈在家门口的小花园里散步。之后默默地对自己说了一句:“无论最终高考结果怎么样,我都已经对得起我自己了。”
  也记得7日的一个傍晚,刚跑完步汗流浃背的我站在自家院子里,此時夕阳透过两座大楼间的缝隙,显得格外柔和清爽。也是在那天,我收到了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也是在那天,我才懂得流过的汗也沁着香甜的味道。
  生活像是一张纸,我们习惯在上面涂涂画画留下些什么,画出来的有大有小,可长可短,但每每回头,总会有几笔令你为之一振。我从来都知道,回忆是一种力量,它可以让我走得更远。在我最无忧无虑和最应该努力的青春岁月里,唯有努力才不会让青春被书写得苍白无力。
其他文献
看淡世间沧桑,内心安然无恙。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优雅的人生,是用平静的心、平和的心态、平淡的活法滋养出来的从容和恬淡。  这个世上有些事不是不懂,而是不屑,只为内心的宁静祥和;有些人,不愿与之争,乃是尊重,毕竟彼此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空间。  路,不通时,选择拐弯;心,不快时,选择看淡。  有些事,挺一挺,就过去了;有些人,狠一狠,就
也不知道最近微博的画风是怎么了,每次我一刷新首页,总会不经意地看见“或许,你喜欢梅西?”这句话,后来经向来痴迷韩剧的猛鹿君科普,知道这是热门剧《举重妖精金福珠》中的女主金福珠追求男二号时的搭讪语,为的是投其所好,能够快速与心仪对象产生话题(夏浅凉:可我喜欢C罗怎么办?鹿野:怪不得你找不到男朋友呢)。然而,并不是所有想象中所向披靡的搭讪手法在现实中都能成功……  苏幸安: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上大学时
适合话题:  敬业;态度;  职业精神  在拍摄电视剧《情满四合院》的时候,演员何冰有一场戏:他去商店买饮料,售货员拿了一瓶饮料递给他,他一口气将饮料喝光,然后接着说了一大段台词。这场戏拍得很流畅,然而等镜头结束之后,导演要接着往下拍时,何冰却大喊道:“快给我水,咸死我了,这是瓶酱油!”  原来预备道具的时候,饮料不够,剧务便将一个空饮料瓶灌满酱油,充当饮料摆在货架上。谁知,扮演售货员的演员不知详
东晋名僧支遁,擅诗,又擅长草书隶书,但他最喜欢养马养鹤。  有一天,他的朋友来看他的马,一不小心让支遁的爱马跑走了。朋友非常過意不去,他反过来安慰朋友:“我爱马,是爱马的神骏,只要它能保持神骏就好了,在谁的手上喂养都是一样的。”  他也非常爱鹤,甚至把鹤养在房子里。有一次,一位不知情的朋友来访,打开房门,让他的爱鹤飞走了。朋友十分汗颜,支遁对朋友说:“你不用难过,鹤乃是冲天之物,怎能长久供我们赏玩
上周隔壁编辑部有位编辑收到了一位小粉丝的礼物,相信大家一定猜不到是什么。没错,就是一沓试——卷!打开的那一瞬间,编辑的内心是崩溃的:这位可爱的小粉丝,你把试卷寄过来,是想让编辑给你做完了再寄回去吗?(猛鹿:可能是没做完的周末作业,这样就不会被老师惩罚了,哈哈哈)相信每个人都曾收到过这样或那样的奇葩礼物,一起来吐槽吧!  一号吐槽者:苏幸安  上学的时候,在平安夜那天,特别流行那种包了好多层精美塑料
楔子  宫里的腊梅临寒盛放,群臣跪在雪中高呼:“先皇后宾天已久,还望皇上早纳新人。”  钟离树坐在宫阶垒砌的帝位上,垂着眼帘目光森冷:“代国只有一位皇后。”他声音极轻,却深深地刻入每个人的心中,刻在史官笔下。  代国,只有一位皇后。  他,只有一位皇后。  壹  代国太子之位悬缺,朝中属三皇子和钟离树最为受宠。三皇子为人暴虐不是明君之选,钟离树是圣上醉酒时临幸宫女所出,虽然过继到皇贵妃膝下,但终究
伴随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AI)的突飞猛进,借助于AI的深度造假也进入人们的生活,并激起巨大涟渏,冲击着人们的神经。在换脸造假之后,语音合成的深度造假也出炉了,这项技术可以模拟任何人的声音。据央视财经报道,记者使用电脑合成语音给他母亲打了个电话,他的母亲并没有识别出这是真儿子还是语音合成的假儿子。  不只是万斯的母亲会认为深度造假的语音吓人,天下的母亲都会感到吓人。网络、IT和AI当然是人类智慧的结
我玩过的游戏有许多,其中最喜欢的要数翻花绳了。  翻花绳,就是一种利用绳子玩的游戏,只需灵巧的手指,就可翻转出许多的花样儿。先准备一根绳子,绳子的两头合在一起打个结,做成绳套,一人用手指编成一种花样儿,另一人用手指接过来,翻成另一种花样儿,相互交替编翻,直到一方不能再编翻下去为止。这个游戏最大的乐趣在于翻出新花样儿,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翻花绳很容易呀?如果这样想,你就错了。
1  今天在看手机的时候,屏幕上猛然跳出的一条消息,让我再一次被胡歌的善良和教养所感动。因为这件事情,如果不是博主披露,有可能永远都不为人所知。  事情是这样的:  微博博主“吾名璎璎”,于2017年5月查出自己患了白血病。刚开始,男朋友一直陪伴着她。两个月之后,男友离开了。在治疗过程中,她曾一度濒临死亡。  她在自己的微博里写道:  之前死了40多秒的我,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我一个人在黑暗无边
印象里,父亲的右手一直留着很长的指甲。我一直认为,这是我爸作为现代社会里迂腐的旧社会知识分子的明证之一。不过,和那些知识分子不同的是,我爸从来只留着大拇指上的指甲。他是什么时候留起指甲来的呢?我想,大概是从妈妈的指甲生病之后。刚刚没了指甲的那段时间,她总在抱怨:“没指甲择菜真麻烦。”从那个时候起,无论之后他们怎样争吵、冷战,父亲也不曾剪断过他的指甲。他总是在我妈洗好锅、热好油之后主动将已经择好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