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三,我用了一年的时间将自己的成绩从中游水平追到了班级前五。
高三之前,我热衷于在各种文娱活动中崭露头角,玩心很重,以当时的成绩想考上不错的大学是相当危险的。然而真正让我意识到“高考”这个话题的严肃性,是在高二的期末。那时我单纯地以为高考会把我们分成三六九等,难道因为高考这个分水岭,我就要被分到等级的下面吗?意识到这点时,我的内心有着不甘,但更多的是惶恐。整个人突然就紧张起来了,成绩也就变得意义重大,因为我想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高二升高三的暑假,我已经完全进入了高三的备战状态,制订了完整的暑假复习计划,利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先于学校的第一轮复习完成了自己的第一轮复习。而这也为我高三成绩的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说这是笨鸟先飞,那么作为不是尖子生的同学,在这个时候就一定要开始先飞一步了。一个人的聪明与否,体现在你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智慧则体现在你对人生规划的把握,无论你聪明与否,只有能把握住高考这个人生转折点的人,才是智慧的。
高中的时候我学的是理科,高中的理科知识,尤其在应对高考层面上,考验的是对知识掌握的熟悉程度和做题思维模式的公式化。整个暑假,每一科我都买了一本关于梳理高考复习知识点的书,按照知识体系应该梳理的顺序完成了对数理化生四门理科基础知识的复习。因为像我这样前10名开外的学生,基础知识一定是不系统或者有漏洞的,只有全面巩固基础知识才能保证成绩的飞速提升。
高三一开始,一轮复习就来势汹汹,老师的复习速度飞快而全面,令我们不得不集中全部精神。都说一轮复习是基础和关键,一轮复习的基础打好了,高考的得分点才能被抓住。于是整个高三复习阶段我都让自己成为一个老老实实听话的好学生,上课的时候专心听讲,下课的时候即使是老师布置的口头作业我也会认真完成,老师说过的学习方法我也会牢记在心。不仅仅是学习知识,也在于追求更高效率、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保证在同样的时间内学得更多,才能超越得更多。
时间在无声地刷题和课间偶尔的小打小闹中匆匆流过。一套理综两个小时,一张数学卷一个小时,稍微整理一下近期的错题可能就花了两节课,时间快得让人来不及喟叹,只得看看身边同学们伏在课桌上近乎定格的背影,伴着沙沙作响的写字声,继续埋下头去,和依然插在书立中的空白卷子鏖战。的确,做完这套卷子,还有下一套在等着你;一个月前犯过的错误、丢过的分,即使已经写在错题本上复习过N遍,还是有可能在下一个让人猝不及防的课堂测验里弄得你狼狈不堪。很多血淋淋的事实日复一日地摆在面前,总是会让人有种难以言喻的无力感,但我们还是选择一次又一次从沉重的分数和排名的打击中抬起头来。
害怕得不到预期的结果而选择不努力是懦弱,而被过高的理想引发的自我怀疑和恐惧压垮的“目标颤抖”才是追梦者最深的黑渊。就像相信学了两年又经过无数习题巩固的知识不会轻而易举地从脑海中彻底消失一样,这一年乃至三年的每一分努力都曾在茫茫路途中为自己照亮过方寸空间。原先偶然间看到的一句名言就是这次作文的完美素材,而这次做题认真记下的一种新奇问法,说不定就会变成下次考试中某道难题的核心理念。直到一轮复习前的最后一天,我才蓦然发现,之前再好看的排名也无法给我充足的自信。
此后,我只为做自己,不再在乎排名,努力刷题、总结错题、挑战自己的极限。熬过无数个无声的高三夜晚,等到高考时心安地接受一场又一场至关重要的人生的考验。
二轮三轮的复习更多的是直面高考的应试技巧还有查缺补漏,因此这两轮复习是必须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之上完成的。高三下学期就是做题做题加做题,考试考试再考试。我无法描述高三自己那段几近崩溃的心路历程,但是我会记得当全班都在奋力拼搏时你要付出更多,才能逆流而上取得比别人更多的进步;我会记得因为物理题目太多太难而愤怒到把试卷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但是在哭完之后还是会把试卷展开继续写完后面的题;我会记得每一次的大测小测后看到分数时敏感的心情;我也会记得那时的每一次付出都会是一种沉淀,它们会默默铺路,让你成为更好的人。
即使在别人眼里你是差劲的,但你自己一定要认为你是优秀的。这个世界上,你无法阻止任何人对你做出差的评价,而你要给予自己多一点点的温情,给予自己更多的鼓励。
我还记得高考结束的那一天。我们没有欢呼,没有抱头痛哭,也没有把课本扔得漫天飞舞,我们只是走出考场,还是像往常一样,回到家里,简简单单地吃了一顿饭,然后和爸爸妈妈在家门口的小花园里散步。之后默默地对自己说了一句:“无论最终高考结果怎么样,我都已经对得起我自己了。”
也记得7日的一个傍晚,刚跑完步汗流浃背的我站在自家院子里,此時夕阳透过两座大楼间的缝隙,显得格外柔和清爽。也是在那天,我收到了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也是在那天,我才懂得流过的汗也沁着香甜的味道。
生活像是一张纸,我们习惯在上面涂涂画画留下些什么,画出来的有大有小,可长可短,但每每回头,总会有几笔令你为之一振。我从来都知道,回忆是一种力量,它可以让我走得更远。在我最无忧无虑和最应该努力的青春岁月里,唯有努力才不会让青春被书写得苍白无力。
高三之前,我热衷于在各种文娱活动中崭露头角,玩心很重,以当时的成绩想考上不错的大学是相当危险的。然而真正让我意识到“高考”这个话题的严肃性,是在高二的期末。那时我单纯地以为高考会把我们分成三六九等,难道因为高考这个分水岭,我就要被分到等级的下面吗?意识到这点时,我的内心有着不甘,但更多的是惶恐。整个人突然就紧张起来了,成绩也就变得意义重大,因为我想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高二升高三的暑假,我已经完全进入了高三的备战状态,制订了完整的暑假复习计划,利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先于学校的第一轮复习完成了自己的第一轮复习。而这也为我高三成绩的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说这是笨鸟先飞,那么作为不是尖子生的同学,在这个时候就一定要开始先飞一步了。一个人的聪明与否,体现在你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智慧则体现在你对人生规划的把握,无论你聪明与否,只有能把握住高考这个人生转折点的人,才是智慧的。
高中的时候我学的是理科,高中的理科知识,尤其在应对高考层面上,考验的是对知识掌握的熟悉程度和做题思维模式的公式化。整个暑假,每一科我都买了一本关于梳理高考复习知识点的书,按照知识体系应该梳理的顺序完成了对数理化生四门理科基础知识的复习。因为像我这样前10名开外的学生,基础知识一定是不系统或者有漏洞的,只有全面巩固基础知识才能保证成绩的飞速提升。
高三一开始,一轮复习就来势汹汹,老师的复习速度飞快而全面,令我们不得不集中全部精神。都说一轮复习是基础和关键,一轮复习的基础打好了,高考的得分点才能被抓住。于是整个高三复习阶段我都让自己成为一个老老实实听话的好学生,上课的时候专心听讲,下课的时候即使是老师布置的口头作业我也会认真完成,老师说过的学习方法我也会牢记在心。不仅仅是学习知识,也在于追求更高效率、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保证在同样的时间内学得更多,才能超越得更多。
时间在无声地刷题和课间偶尔的小打小闹中匆匆流过。一套理综两个小时,一张数学卷一个小时,稍微整理一下近期的错题可能就花了两节课,时间快得让人来不及喟叹,只得看看身边同学们伏在课桌上近乎定格的背影,伴着沙沙作响的写字声,继续埋下头去,和依然插在书立中的空白卷子鏖战。的确,做完这套卷子,还有下一套在等着你;一个月前犯过的错误、丢过的分,即使已经写在错题本上复习过N遍,还是有可能在下一个让人猝不及防的课堂测验里弄得你狼狈不堪。很多血淋淋的事实日复一日地摆在面前,总是会让人有种难以言喻的无力感,但我们还是选择一次又一次从沉重的分数和排名的打击中抬起头来。
害怕得不到预期的结果而选择不努力是懦弱,而被过高的理想引发的自我怀疑和恐惧压垮的“目标颤抖”才是追梦者最深的黑渊。就像相信学了两年又经过无数习题巩固的知识不会轻而易举地从脑海中彻底消失一样,这一年乃至三年的每一分努力都曾在茫茫路途中为自己照亮过方寸空间。原先偶然间看到的一句名言就是这次作文的完美素材,而这次做题认真记下的一种新奇问法,说不定就会变成下次考试中某道难题的核心理念。直到一轮复习前的最后一天,我才蓦然发现,之前再好看的排名也无法给我充足的自信。
此后,我只为做自己,不再在乎排名,努力刷题、总结错题、挑战自己的极限。熬过无数个无声的高三夜晚,等到高考时心安地接受一场又一场至关重要的人生的考验。
二轮三轮的复习更多的是直面高考的应试技巧还有查缺补漏,因此这两轮复习是必须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之上完成的。高三下学期就是做题做题加做题,考试考试再考试。我无法描述高三自己那段几近崩溃的心路历程,但是我会记得当全班都在奋力拼搏时你要付出更多,才能逆流而上取得比别人更多的进步;我会记得因为物理题目太多太难而愤怒到把试卷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但是在哭完之后还是会把试卷展开继续写完后面的题;我会记得每一次的大测小测后看到分数时敏感的心情;我也会记得那时的每一次付出都会是一种沉淀,它们会默默铺路,让你成为更好的人。
即使在别人眼里你是差劲的,但你自己一定要认为你是优秀的。这个世界上,你无法阻止任何人对你做出差的评价,而你要给予自己多一点点的温情,给予自己更多的鼓励。
我还记得高考结束的那一天。我们没有欢呼,没有抱头痛哭,也没有把课本扔得漫天飞舞,我们只是走出考场,还是像往常一样,回到家里,简简单单地吃了一顿饭,然后和爸爸妈妈在家门口的小花园里散步。之后默默地对自己说了一句:“无论最终高考结果怎么样,我都已经对得起我自己了。”
也记得7日的一个傍晚,刚跑完步汗流浃背的我站在自家院子里,此時夕阳透过两座大楼间的缝隙,显得格外柔和清爽。也是在那天,我收到了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也是在那天,我才懂得流过的汗也沁着香甜的味道。
生活像是一张纸,我们习惯在上面涂涂画画留下些什么,画出来的有大有小,可长可短,但每每回头,总会有几笔令你为之一振。我从来都知道,回忆是一种力量,它可以让我走得更远。在我最无忧无虑和最应该努力的青春岁月里,唯有努力才不会让青春被书写得苍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