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红楼误青春

来源 :文苑·感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g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遇《红楼梦》,是在人教版的初中语文课本里。忘了是第几课,只记得标题叫《葫芦僧乱判葫蘆案》,讲贾雨村在听闻葫芦僧所讲的“护官符”后,为与金陵四大家族结好,冤判薛蟠强占民女之事。
  故事本就精彩,加上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触发了我对《红楼梦》最初的好奇,很快,我就把内容背得滚瓜烂熟。
  从那时起,我萌生了强烈的阅读《红楼梦》全书的念头。
  当时,家乡的小镇并不售卖四大名著,而去县城和市里,是比拥有一本《红楼梦》更奢侈的事。我只好把这个愿望深藏在心,并暗自发誓一定要实现这个愿望。我觉得青春里如果没有一本《红楼梦》,那肯定会让我遗憾终生。
  升入高中,在一家新书店,我终于看到了《红楼梦》。我欣喜地从书架上取下,也不在乎书店老板投来的异样眼光,只管站在原地阅读起来。直到上课时间马上要到了,才依依不舍地将它放回原处,奔向学校。
  第二天再跑去那家书店,架子上的《红楼梦》却不在了。四下搜寻,发现它安静地躺在书店老板的手边。我向他借,他却极不耐烦地说: “这本书已经租出去了!”
  他是怕我白白阅读他的书,影响他赚钱吧?想到这一点,我攥紧口袋中为数不多的生活费,像是要打破他对我的判断,斩钉截铁地说: “我租3天!”
  交完押金,我把书紧紧攥在手中,飞一般地跑开——那一刻,我只想尽快回到座位,翻阅令我迷恋了很久的《红楼梦》!
  考入大学,在学会网购的第一时间,我购买了一本《红楼梦》。
  大抵当时荷尔蒙分泌正旺盛,从《红楼梦》中读出的,也是言情小说中的你侬我侬。
  意识到自己喜欢上同班的一个女生后,我忐忑、暗喜了许久。她有着瘦高的身材、白皙的肤色,柳叶眉似蹙非蹙,杏仁眼脉脉含情,谈笑间有一种别样的美。对,她的气质像极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没有勇气当面表白,我连夜为她写了3000余字的情书,言辞之华丽,情感之真切,不知不觉竟与《红楼梦》中的表述相近。与情书一并托人送去的,还有一块中国风的手帕。
  等到的,是一本她的日系动画人物的临摹本。只见色彩艳丽的卡通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我细细翻阅,不觉对她更加仰慕。
  甚至还萌生出一个美好的想法:将来,我一定要写一本书,让她为我的书配插画。
  只可惜当时迷《红楼梦》太紧,有空了还在网上追相关解读,对恋爱之事终究有些疏忽,没及时与她沟通。及至我终于“走出红楼”,爱情的嫩芽却早已枯萎。
  那是我的初恋,却不想徒留满腔遗憾。痛定思痛,我抛开了《红楼梦》,抛开了她的插画,开始用写作逃避那一段难挨的时光。
  5个月的“阵痛”后,我的首部长篇小说定稿。在后记中,我坦承:“我写它,是为一种纪念,或者祭奠。将它作为一份礼物,献给我泱泱而寂寥的4年大学时光。”
  如今回头再看,正是那一段因为阅读了《红楼梦》而触发的感情,竟无意间引领我在写作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摘自《读者·校园版》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各高校在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维护学校稳定与发展起到了重中之重的任务。学生思想教育的好坏决定着社会的前进的方向,而本文论述中国近现代音
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发展的终极价值从偏重于社会价值转向人文价值,并明确提出当代中国的发展就是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
在有机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