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多媒体让幼儿在体验中感受艺术魅力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555xxx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术教育中,通过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激发幼儿的审美意识,增强其对美術表现力的理解和认知,为幼儿积累审美想象创造条件。多媒体因其直观性强的特点,便于幼儿从中获得动态的视觉感受。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从色彩感知、美术欣赏、艺术思维等方面,拓展幼儿的审美视野,提高幼儿美育质量。
  一、多媒体为幼儿美术活动创新课堂形式
  从美术实践来看,传统的美术课课堂多以图画、教师示范讲解为主,幼儿单纯地模仿,难以激活美术趣味。多媒体技术以数字化为手段,集合了音视频、图文等素材,可以让美术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同时,在多媒体技术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收集和整合不同的多媒体素材,为美术教育活动的创新带来便捷。如,在以“竹之韵”为主题的美术课堂上,教师带领幼儿了解竹子,我们以竹园视频来导入,介绍了大自然中竹子的特点、生长环境,还有可爱的大熊猫啃食竹子的画面。画面清晰地展示了竹林的美丽风景,也让孩子了解到竹子是大熊猫最喜爱的食物。当清风吹过,颀长的竹叶轻轻摇摆,当镜头拉近,清晰的竹叶纹理,让孩子大开眼界。接下来,孩子已经了解了竹子,我们再通过视频方式,展示由竹子制作的各类家具、用具,有竹凳,有竹椅,有竹盆,有竹篮等。这些与竹子有关的器具,形式各不相同,充分调动了孩子的想象力。同时,以轻音乐为背景,来营造轻松、活泼的美术课堂,让孩子从中感受竹子的多姿多彩。可见,在多媒体的支持下,美术教育活动呈现多样性,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整合更多的与教学主题有关的素材,来增进幼儿多种感官的体验,从而将美术理念、美术思维渗透其中,让幼儿从中获得审美认知。
  二、多媒体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教师是幼儿成长的引路人。美术教育,要善于激发幼儿的自主性,要能够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审美个性。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可以真切地反映美术观察的多维化视角。传统的美术教育,单凭一张平面图画,无法直观地、多维地、立体化地展现绘画对象,使幼儿的美术兴趣不高。在“有趣的稻草”活动中,我们引入多媒体,先让孩子观看神奇的“麦秸画”,这些形象生动、趣味横生的画卷,竟然是由一段段稻草拼接组合的。当孩子了解到稻草还可以作画时,眼睛都充满了好奇。“今天,我们将利用稻草秸秆,带领你们制作各式各样的麦秸画。”为了能够让孩子跟着教师的节奏作画,我们引入PPT动画,将制作麦秸画的相关工具、材料及方法、步骤进行展示,让孩子初步了解麦秸画的制作过程。接着,我们在课堂上准备了相关材料,还增加了手工器具,让孩子跟着教师一起,动手去制作麦秸画。麦秸画教学,对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耐心、秩序感等有良好的效果,也让孩子能够深入观察周围的生活,挖掘身边可以利用的不同材料,来改造和美化我们的生活。如,在制作“花瓶”时,我们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的花瓶样式,让孩子仔细观察花瓶的结构、特征,有哪些条纹,有哪些形状,有哪些色彩变化等。然后,结合麦秸材料,让幼儿自己去动手制作花瓶,逐渐培养幼儿用眼睛去看、用手去做的良好习惯。
  三、多媒体促进幼儿审美创造力的形成
  幼儿时期是构建认知的关键期,借助丰富多样的美术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美术欣赏、实践中,发展美术思维,拓展幼儿的美术视野。在传统绘画中,中国的水墨山水,或浓墨重彩,或清净淡雅,而西方的油画,色彩鲜明,层次清晰。这些不同的画派、不同的画法,所展示的多彩绘画风格,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审美情感。在幼儿美术鉴赏课堂,我们利用多媒体,将一些世界名画进行展示。如,凡·高的《向日葵》,让孩子谈谈自己对作品的想法,从色彩上,感受那份热烈与奔放的情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让孩子说说自己能够从中看到什么。我们结合不同的美术作品,给孩子介绍创作的过程,让孩子了解名画的故事。同时,结合不同名家作品,我们也可以让孩子了解绘画中色彩的搭配与使用,增强幼儿对美术色彩的理解力。在组织孩子画“阳桃”时,我们展示阳桃的真实样子,让孩子去观察阳桃的形状。有孩子发现,阳桃像一个五角星。我们引导幼儿从不同视角去观察,来增强对阳桃的视觉分辨力,促进幼儿去大胆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阳桃”。在美术创作实践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去描绘五彩斑斓的事物。创作时,有的孩子,在线条上可粗可细;有的孩子,在线条上可直可弯;有的孩子,在色彩使用上,赋予阳桃五彩的外衣。在美术教育中,我们通过多媒体搭建了跨越时空的欣赏平台,让孩子自己去观察美,去发现美,去表现美,在动手创作中激发美术创造力。
  美术教育是一种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引领,引领幼儿从美术体验中开发想象力。教师要主动学习多媒体技术,借助信息化手段,为孩子搭建多彩的美术课堂,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丰富幼儿的视觉审美,让幼儿从美术实践中感受艺术魅力,激发孩子创造的思维火花。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作为数学学习的启蒙基础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面临改革的新要求。教师应不断探索教学方法与手段,合理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以突出学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主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結合学生的具体实情,创设更为高效的教学模式。同时,要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作为小学数学十大核心素养之一的数感培养,也就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不能单一地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为教学目标,而忽略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目的探讨胰腺癌根治术联合门静脉切除治疗门静脉受累的胰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55例门静脉受累的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行胰腺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教育的一种依托,教育的过程本质上讲就是一种生活,生活是教育的素材库,二者紧密联系。"生活是一个良好的教育素材库,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里最喜欢
本文主要探究武夷山地区的童谣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可以起到怎样的作用。童谣是以押韵的诗歌形式来表达儿童故事。可以在儿童中间流行传唱的歌谣,一般都比较简短,内容也比较简单,便于理解。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童谣,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了解武夷山当地的人文环境、地理位置和当地的风俗习惯,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易于理解的形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童谣对老师的授课有怎么样的帮助?幼儿园的孩子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掌
友佳叉车进入大陆市场十多年了,十多年来,友佳叉车一直以质量保证赢得客户良好的口碑。在市场上保持一贯作风,不跟风打价格战,真材实料做好每一台叉车。但是随着市场价格的激
借形想象是在观察已有画面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想象、添画,创作出形态各异的作品。它不同于以往的美术创作形式,通过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带动幼儿运用绘画来表达思想与情感,在绘画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提升自信心。借形想象的美术教学,强调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工具材料和多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开展即兴联想与创作,从而养成乐于创新、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一、深入生活,开启想象空间  幼儿生活经验有限,借形想象要从
在幼儿教学中,兴趣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动力,而利用废旧材料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在利用废旧材料自制教材时,可以根据各种材料的特性,制作幼儿感兴趣的教材,同时要考虑废旧材料是否适宜、可行,从而充分发挥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主体作用。本文着重探析在幼儿教学中,巧用废旧材料激发幼儿活动兴趣的有效策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丰富的废旧物品,比如,鞋带、雪糕棍、旧衣物、包装盒等,通过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