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教学的几点经验和体会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2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教育有其独特的独点,由于生理、心理特点,幼儿尤其喜欢游戏和运动。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运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我有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克服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
  从心理学角度讲,幼儿学习的过程,是幼儿心理活动的过程。如果是幼儿的心理活动流畅,则认识就深刻全面,思维就灵活敏捷,记忆就牢固准确,收效显著丰实。反之,如果幼儿的心理活动失调、失衡不畅甚至受阻,则认识就模糊,思维就迟钝,学习效果就会大大降低。由此可见,认真分析幼儿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心理障碍,研究和探讨排除各种心理障碍的相应对策,无疑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克服畏惧心理,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开始学习数学时,有的幼儿害怕数学,产生一种畏惧心理。这种畏惧心理的存在直接削弱了幼儿学习数学的信心,失去信心则心理活动阻塞,从而导致学习效率降低。因此,在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老师要注意培养幼儿学好数学的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每次上课前要复习对数的概念的认识,并请幼儿举出相应的例子,多说鼓励的话语,使幼儿感到参与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增强幼儿参与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二)克服孤僻心理,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任何一个班里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性格孤僻沉闷,内向,不善于发言,有不懂的问题也不愿意问老师的孩子。他们学习被动,心理活动不畅,思维迟钝或受阻,进而导致学习效果不好。在教学中,我注重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适时给予鼓励,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抓住机遇,也很重要。
  (三)克服逆反心理,实施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老师要求不清,方法不适,批评不当等,都容易使幼儿对老师产生心理隔阂或抵触情绪,产生逆反心理,学不好或放弃这门功课。为了克服这种逆反心理,老师在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情感教育:
  1.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2.用美的艺术情感感染学生。
  3.循循善诱,爱在其中。
  4.优化环境,熏陶感染。
  二、在游戏中学数学
  游戏是个体主动的、自发的、愉快的自由活动。教育学家说:“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年幼儿童必然会参与游戏,除非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某种不正常状况因而遭受痛苦,或者是被置于受到限制的环境,否则,他们是不可能不游戏的。游戏与儿童的关系更为密切,它是“儿童的工作”,但又不同于“成人工作”。将游戏融入数学知识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否则枯燥乏味的数学只能使幼儿敬而远之。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老师教得轻松,幼儿学得愉快,数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一)结合结构游戏学数学。
  在结构游戏中,幼儿在利用不同的结构材料时,要接触到大小、长短、粗细、宽窄、厚薄与空间方位等数学概念。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掌握、熟练这些概念,在游戏中,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如:让幼儿明确用了哪类积木或插塑,应该放在哪个方位,哪块应该放在上面,哪块应该放在下面,哪块放在中间,积木的形状是梯形、三角形、圆形还是正方形、菱形,让幼儿搭座“小木屋”,等等。借助这些直观形象的玩具,能帮助幼儿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
  (二)结合音乐游戏学数学。
  音乐游戏多种多样,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渗透数学知识,让幼儿在音乐中接受数学教育。如:在复习“8的分成”时,我们可以做“拍拍奏奏”的音乐游戏。儿歌内容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七个阿姨来摘果,七个花篮手中提,七个果子摆七样,每个摘了八个果,又有苹果又有梨。七个阿姨七个样,请你猜猜每个阿姨摘了几个苹果几个梨?请七个小朋友代表七位阿姨,分别用红、黄圆点卡片,摆出所摘苹果和梨的数目,并说出相应的组成形式,如:第三个阿姨摘了3个苹果5个梨(●●●○○○○○),依此类推。
  (三)结合智力游戏学数学。
  智力游戏可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快速敏捷的反应能力。如:复习大于号、小于号时,把1—10的数字卡片,按单数在上,双数在下摆成两排,老师说“5和2比”,全体幼儿边举“>”的卡片,边说5大于2。老师再说“4和7比”,幼儿边举起“<”,边说“4小于7”。在复习对单、双数的认识时,可做游戏《神奇的花》。请一名幼儿做种花人,其余幼儿集体朗诵儿歌:“神奇花,神奇花,风吹雨打都不怕,你猜猜,开的是什么花?”种花人可以回答“单瓣花”或“双瓣花”,其余幼儿分组手拉手相应的各种单数(1、3、5、7、9)或双数(2、4、6、8、10)。
  三、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随机地引导幼儿学习数学,能使幼儿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轻松、愉快地获得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从而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每件物品都是以一定的形状、大小、数量和方位存在着的,如皮球是圆的,手帕是方的,手指的长短粗细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知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比如,当幼儿带来各种玩具时,我告诉幼儿这些都是玩具;当种类不同的书集中在一起时,我告诉幼儿这些都是书,从而初步渗透集合的概念。游览校园时,我让幼儿数数校园里有多少花,当幼儿无法数清时,教他们用“许多”这个词来表示,并请他们寻找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可以用“许多”,如有许多的房子、书、玩具、车、小朋友等。
  幼儿生活在充满数学内容的环境中,数学启蒙教育的契机俯拾即是:我们放学排队时由矮到高,妈妈洗碗、盘子时,碗、盘子是从大到小往上叠等现象,这些都为幼儿提供了有关数学分类的感性认识。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1只小鸡有2条腿,但真正学知识时,问到“3只小鸡有几条腿”,幼儿却往往不知所措,这就需要幼儿在平时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在生活中去发现知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
  四、抓住语言的感染力,促使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语言是心灵沟通的主要源泉。老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生动、简洁、正确的语言表达,同时也应给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机会。老师还应通过和谐欢快的语言将学习的内容展现出来,让幼儿感知共同学习。例如:教学1—9这些数,可把这些数字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如“1”像铅笔把字写,“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把菜称,“6”像哨子排好队,“7”像镰刀割青草,“8”像葫芦藤上挂,“9”像气球上青天。这样,既让幼儿认识了数字,又为书写作了铺垫。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多媒体技术在辅助生物课堂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  一、声像并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中,兴趣是积极性中最活跃的成分,它是渴望获得生物学知识并积极参与生物学探究活动的意向基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依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进行说教式的教学。媒体运用单一,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乏味感。而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组组动听的声音,一段段动态的场景,一串串跳动的文字,
摘 要: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 所以中等职业学校在新生入校时,要及时抓住学生这种心理做好转化工作。只要端正教学态度,让学生自己充分地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和幸福感,就会尝到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学困生 转变 尊重 赞美    因为我们所处地理位置的限制,我县属于农业大县,经济相对落后,工业不发达,个体企业成规模的较少,广大群众对
摘 要: 本文主要借鉴新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论述了少先队特色活动少科院在育人功能、改变课程结构、研究内容、学习方式、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开发这六个要努力发展的方向和改革的措施,提出了要与新课程统一功能、要走在改革课程结构的前列、要突出内容的现代化、要彻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要重视开发校本课程这六个观点。最后指出只有不断创新才是少科院发展的核心。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少年科
摘 要: 英语作业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目前大多数英语老师布置与批改作业的方式方法既加重了学生负担,又使得老师的作业批改量太大,二者均感疲惫不堪,作业的有效性太低,因此英语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方式方法必须改进。本文作者就目前英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的方式方法的弊端及如何提高英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的有效性的方式方法提出了看法。  关健词: 作业布置 作业批改 方式方法    一  英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课堂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与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这意味着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时,不仅要使他们对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情绪能有所感受,而且要对音乐中不同高低、长短、强弱的的声音、不同的音色等有敏锐的辨别能力,更要初步懂得这些不同的声音与所表达的内容、情绪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艺术潜移默化地塑造幼儿的心灵,开阔视野,拓展听域,发展智力,使他们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