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邓小平同志在84 年初曾经指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为响应这一号召,1984年我国举办了首届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竞赛,至今已连续举办了21届。目前,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各省市组织的分区联赛,简称NOIP;然后是由各省市选派前四名的选手参加的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简称NOI;最后再选拔出前二十名选手组成国家集训队,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即为IOI。
怎样才能在学生中普及信息学竞赛,培养他们在競赛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我把我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一、 鼓励学生参加信息学竞赛,发现好的竞赛苗子
近年来,随着信息学奥赛的普及,学校已经越来越重视信息学奥赛的师资投入力度,但在部分教师和学生的观念里,仍然觉得搞信息学竞赛没有什么意义。实际上,各大高校对信息学奥赛获奖选手非常感兴趣,分区联赛获奖者可以享受高考加分,在今年的NOI赛场上,清华、北大、复旦等众多名校都来现场招生,足以证明目前他们对信息学这门蓬勃发展的学科的重视。
信息学竞赛需要学生敏锐的思考力和数学能力,教师在选拔苗子的时候应该尤其注意这一点,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自主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这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的确,一个知识渊博而面目呆板的教师,会使学生敬而远之;一个富有幽默感而知识面宽广的教师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学生喜爱的教师,学生会把他当作朋友来看待,会忘了师生之间的区别,学生在学习中就不会有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
1.传统的讲授模式固然不能缺少,但是信息学是一门非常灵活的学科,应该更着力于培养学生自己思考的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安排一些内容让学生自己学习,与学生一起制定一个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让学生逐步能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比如,程序的基本结构有三种: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我在讲解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先给出了这三种结构的结构图:
2.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课堂成为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的限度。”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和老师、同学展开讨论;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让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如何去学。在学生发言时,可以采用鼓励的态度,多诱惑、多表扬,使学生得到动力,勇于表述自己的见解,不断地展示自己,在自我展示中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互动学习,以高带低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倡导学生互相讨论,鼓励学生上台,把自己的算法讲出来与大家讨论,首先让一些水品较高的学生带动起大家讨论的积极性,让课堂更加活跃。这样能刺激学生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对程序优化问题进行积极探索。
4.利用网络资源,获得最近资料,与“高手们”讨论问题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获得大量的算法知识和试题,并且可以鼓励学生在一些知名论坛上与全国各地的“大虾”们探讨问题,这种轻松的学习模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且产生对高手们的“崇拜”,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结束语
以上是我在信息学奥赛中的一些简单体会。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要教好信息学奥赛很不容易,必须充分运用学生们易于接受的语言,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俗话说,教无定法,教师需要多动脑筋,需要不断地探索,选择最合适的方法,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以学生的实践为主,使每堂课都取得良好的效果。总之,掌握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能够在奥赛培养中得到满意的结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争取能在教学上更进一步。
邓小平同志在84 年初曾经指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为响应这一号召,1984年我国举办了首届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竞赛,至今已连续举办了21届。目前,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各省市组织的分区联赛,简称NOIP;然后是由各省市选派前四名的选手参加的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简称NOI;最后再选拔出前二十名选手组成国家集训队,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即为IOI。
怎样才能在学生中普及信息学竞赛,培养他们在競赛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我把我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一、 鼓励学生参加信息学竞赛,发现好的竞赛苗子
近年来,随着信息学奥赛的普及,学校已经越来越重视信息学奥赛的师资投入力度,但在部分教师和学生的观念里,仍然觉得搞信息学竞赛没有什么意义。实际上,各大高校对信息学奥赛获奖选手非常感兴趣,分区联赛获奖者可以享受高考加分,在今年的NOI赛场上,清华、北大、复旦等众多名校都来现场招生,足以证明目前他们对信息学这门蓬勃发展的学科的重视。
信息学竞赛需要学生敏锐的思考力和数学能力,教师在选拔苗子的时候应该尤其注意这一点,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自主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这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的确,一个知识渊博而面目呆板的教师,会使学生敬而远之;一个富有幽默感而知识面宽广的教师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学生喜爱的教师,学生会把他当作朋友来看待,会忘了师生之间的区别,学生在学习中就不会有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
1.传统的讲授模式固然不能缺少,但是信息学是一门非常灵活的学科,应该更着力于培养学生自己思考的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安排一些内容让学生自己学习,与学生一起制定一个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让学生逐步能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比如,程序的基本结构有三种: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我在讲解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先给出了这三种结构的结构图:

2.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课堂成为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的限度。”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和老师、同学展开讨论;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让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如何去学。在学生发言时,可以采用鼓励的态度,多诱惑、多表扬,使学生得到动力,勇于表述自己的见解,不断地展示自己,在自我展示中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互动学习,以高带低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倡导学生互相讨论,鼓励学生上台,把自己的算法讲出来与大家讨论,首先让一些水品较高的学生带动起大家讨论的积极性,让课堂更加活跃。这样能刺激学生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对程序优化问题进行积极探索。
4.利用网络资源,获得最近资料,与“高手们”讨论问题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获得大量的算法知识和试题,并且可以鼓励学生在一些知名论坛上与全国各地的“大虾”们探讨问题,这种轻松的学习模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且产生对高手们的“崇拜”,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结束语
以上是我在信息学奥赛中的一些简单体会。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要教好信息学奥赛很不容易,必须充分运用学生们易于接受的语言,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俗话说,教无定法,教师需要多动脑筋,需要不断地探索,选择最合适的方法,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以学生的实践为主,使每堂课都取得良好的效果。总之,掌握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能够在奥赛培养中得到满意的结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争取能在教学上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