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有蔓草(一)

来源 :作文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liao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凉爽的清晨很快过去了,阳光明媚得过了头,草叶上的露水早就干了,一点儿水痕都没剩下。述洛于躲在高大的帐篷边上,偷窥着远处手握钢刀正在与他的兄长搏斗的少年。那个少年看起来只有十三四岁,比述洛于大不了几岁,可他性格顽强,即使一次次被打倒也不放弃。
  述洛于目不转睛地盯着他,漂亮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明亮的双眸倒映着那个一次次倒下又站起来的身影。她紧紧地咬着下唇,攥着衣角的手越来越用力。
  不要再坚持了,放弃吧!这样下去你的身体会吃不消的!述洛于在心里狂喊着,可她不敢出声,因为卑微的身份。
  少年名叫纥古,是可汗的幼子,虽然他不怎么受宠,但身份尊贵。训练纥古的人是他的嫡亲兄长、可汗的次子阿鲁桓,二王子阿鲁桓在部落里除了拥有王子的身份外更堪称第一勇士。而述洛于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牧羊女的女儿,她甚至没有能被母女二人依靠的父亲。然而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在越来越炽烈的阳光下,原本青翠欲滴的青草慢慢地蔫头耷脑。纥古每日的例行训练总算暂停了,筋疲力尽的纥古把大刀丢到一边,倒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累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而阿鲁桓从容不迫,轻松地把刀插在地上,微笑着伸出手一把将纥古拉了起来。他们相视而笑,两双浅棕色的眼睛熠熠生辉。
  述洛于默默地藏在帐篷后面的阴影里,心中满是失落。
  述洛于的母亲未婚生子,这在部落里司空见惯。部落里的所有人,不,草原上的所有人,只要是纯粹的草原人,都有一双浅棕色的眼睛。只有南朝人,与草原人为敌的南朝人,他们的眼睛才是黑色的。
  述洛于的眼睛就是黑色的。这双眼睛黑得纯粹、清澈,如同透过露珠看到没有星星的夜空。
  述洛于蹑手蹑脚地想要离开,却被纥古发现了。
  “述洛于!”纥古远远地朝她喊着。述洛于停下脚步,回头望了望纥古,抿了抿嘴,下定了决心。
  那就任性一回吧。
  述洛于微笑着走过来,纥古眼神发亮,恳求地望着兄长。阿鲁桓一副“受不了你小子”的表情,耸了耸肩,笑着点点头。得到兄长同意,纥古就像脱缰的马儿冲向述洛于,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完全看不出刚才已累得动不了了,看到此情此景的阿鲁桓暗自盘算着要不要增加训练量。
  “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淡淡的夕阳在述洛于的头发上镶了一道金边,她的眼睛在阴影中闪闪发亮。
  跑到述洛于面前,纥古想说些什么,张开嘴却又说不出来,只好挠了挠脑袋,羞赧地望着述洛于。述洛于“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纥古,我有个东西,送给你吧。”说着,她在口袋里摸索着,最后摸出一块拇指大小的小石头,递给了纥古。纥古好奇地端详着,小石头无色透明,就像青草上晶莹剔透的露珠,躺在他的掌心里,好像只要纥古的手动一动,露珠就会滚动起来。
  纥古呆呆地望着这块石头,生怕它像一滴真正的露珠一样破碎,他抬起头问:“这是什么石头?我从来没看到过。”
  述洛于笑了笑说:“这是琉璃做的,草原上可没有。”
  纥古眨了眨眼:“原来是这样。”
  “既然你已经收到了琉璃露,”述洛于尽力咧开嘴,露出一个灿烂的微笑,朝紇古挥了挥手,“那么我就先走了,再见!”
  “等等!”
  她放开脚步跑开了,头也不回,只剩下一脸疑惑的纥古捧着小小的琉璃露,茫然地望着述洛于远去的背影融入夕阳里。
  述洛于奔跑着,泪水滑落。
  对不起,纥古,我没有这样的勇气……
  (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2010年,由作家出版社推出的长篇小说《紫青稞》是藏族女作家尼玛潘多伏案多年的结晶。这部反映当代西藏乡村社会发展、变迁的读本,以其新鲜、独特的西藏叙事给广大读者带来了阅读的惊喜。  90年以后,中国社会步入转型期,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文学创作领域也涌现出新的创作热潮。曾一度风行国内文坛的魔幻现实主义热潮退却,西藏文学暂时淡出人们的视线。可贵的是面对西藏文学暂时的低谷,作家们从没有放弃
内容摘要:《愤怒》中,李百义不堪现实的苦难而坠入罪恶,又在得到神圣的启示后踏上十余年的救赎之路,最终顿悟了爱而得到解救。小说的构图显示了兼具作家和基督徒两种身份的北村对社会、生命与人性的独特理解与神性思考。   关键词:基督教 罪恶 救赎 爱   北村的创作生涯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其早期的创作被归于先锋派小说,与苏童、余华、格非、马原等同为先锋小说的领军人物。然而在九十年代初皈依基督教之后,北村
提起作家“唐一正”,别说文学爱好者,就是在作家圈内,也是很少有人知道的。但若提起“柯蓝”,文学爱好者肯定会十分熟悉。   其实,“唐一正”就是“柯蓝”。“柯蓝”是唐一正的初恋情人的名字。那么,唐一正因何要改用恋人的姓名呢?   唐一正,1920年生于湖南长沙县。1937年肄业于湖南第一师范时,由毛泽东的老师、奉命回长沙组建八路军驻湘办事处的徐特立介绍,17岁的唐一正和他的二姐夫一起前往延安。到
從天而降  用女汉子的豪放与热烈  一夜狂吻  大地便白发丛生  高山、峡谷,是雪塑的世界  荒原、牧场,是玲珑的童话  湖泊蜷缩着身子  静静入眠  牦牛,张扬着个性  秀出一阙风景  紫外线闭上眼睛  陶醉于一曲大自然的交响  月辉交织雪光  点亮这个银装素裹的夜  空灵罩着轻盈  扯上一道帷幕  那些五彩斑斓的经幡  领会风的旨意  把唐诗的意境玩得波光粼粼
“青春斗”,源于宋代辛弃疾的一首词。这里借用,表达的是一种情怀,一种蓬勃向上,意气风发,不畏困难,创业奋斗的精神。  创业,是国家语汇,国家行动,而大城市似乎正是创业者们的理想之地,因为大城市机会多,东城跌倒,也许西城就可以东山再起,这正是它的魅力。今天的北上广深仿佛要被人群和梦想挤爆。那么,在西藏,自然生态、创业条件等客观因素有差异的情况下,那里的年轻人是怎样创业的呢?  刚一落地拉萨,我抬头望
每当看见黑板上挺秀清瘦的文字,或是一双沾满粉笔灰的手掌,我总会想起那位清奇的先生。  “先生”这个称谓,是先生教我们的。因此想起先生,我总会心生敬意。先生讲课时,我也常觉得他就是从前学堂里的“先生”。一次,我们要学一篇古文,大约那时并不急着赶课,兼有一种情致,先生翻开课本,从纸盒中拈出一根白粉笔来,背过身去,洋洋洒洒写下几大黑板的字———大略是原文和译文。这一过程颇为有趣。因他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写,
有一天,一个陌生的头像不停地在我电脑右下角闪烁,一看是不熟悉的人,没有搭理。  闲暇之余,看着不停晃动的头像,好奇点开一看!  第一条信息:“你好!我们聊过一次天,不知道你还记得我不?因常看你空间的文,感觉你对情感分析的不错。”  第二条:“在吗?”  第三条:“在忙吗?”  真是执着,一直继续打着字。“我有一个八年的初恋情人,一直都有她的消息,可是一直也没有和她联系。今年过年的时候,鼓起勇气和她
连绵不绝的清风啊  吹拂着连绵不绝的白云  连绵不绝的白云啊  追逐着连绵不绝的羊群  连绵不绝的羊群啊  寻觅着连绵不绝的歌声……  整个草原上,只放牧着一个孤独的牧羊人过玛曲草原  草原,是世界上最洁净的一个庭院  清风每天打扫  云雨随时洗刷  草原,是世界上最广阔的一个庭院  格桑花铺展成花滩  流水随意蔓延为道路  草原,是世界上最安心的一个庭院  牛羊善良  猎犬来回跑动着看护  草原
真正的西藏,家家户户开门  从寺庙,从青稞地,從隐修的洞口  走来形形色色的人,手捧哈达和糌粑  酥油敷在脑门,穿过无人区去朝圣     次仁罗布住在晋美旺扎最小的衣褶里  这样就跑遍了巨大的疆域无数的乡村  再独自移居米拉日巴的眼睫之门  学习永远的低垂与谦卑之疼     这个姿势使你保持眺望与敬仰  在世界最低位,格萨尔王心底塑着一尊大神  在智慧的宝库,你选择了悲悯  一阵阵比他人稍
圆圆的核桃挤满了树枝  辣椒像火一样燃烧  花椒穿上了红红的嫁衣  丰收的消息  和阿妈的笑容一起在秋天里荡漾  我坐在朗顿庄园的一块石头上  与一片树木默默对视  所有的人都已经离去  曾经的欢笑和悲伤  在树的年轮里白发苍苍  我撒下爱情的种子  然后耐心地等待  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長成楚楚动人的你  与我相约在丰收的季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