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3月21日那个傍晚,尽管天色黯淡,尽管先前我和他从未见过面,可我还是断定那大步走来的人就是他。远远地,我就看到、感觉到从他魁梧、气度不凡的体魄中迸发的火一样的激情、海一样的豁达、山一样的执著。
我的感觉没有错,他就是我一直想见到的湖南郴州市慈善总会秘书长、郴州市作家协会主席陈岳。他显然也想到了正向他走去的是我。
心有灵犀。
我们热烈交谈,他诗人的气质、生动的像有画面同时出现的语言让我入神。钟摆那一刻仿佛停顿了。他依旧亢奋,依旧激情满怀,尽管从2008年1月13日郴州大雪到这一刻,他还没有过一个休息日。
……
深夜,大雪依旧纷纷扬扬,路上的积雪还在叠加。积雪的道路被汽车的大灯照亮,路上交错着汽车的辙印。一辆正驶来的汽车,两个大灯之间分明挂着“郴州市慈善总会送温暖献爱心粮油专车”的红色标志。
我长久注视陈岳提供给我的这幅由郴州市民政局局长拍摄的照片,一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敬仰、兴奋在心底升腾。
我想: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不会忘记大自然在2008年初给我国本该温暖的南方造成的前所未有的冰冻灾害,不会忘记在这场灾害面前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动人故事。
历史和人民同样不会忘记,郴州地方党和政府领导郴州人民在抗冰救灾中的所做的卓越贡献,不会忘记在郴州这块土地上的慈善组织怎样积极协助地方政府,在冰雪中发扬顽强的自救互救精神,弘扬慈与善的美德,引领大家成为突围冰雪最坚强的力量!
湘南重镇郴州是全国冰冻灾害损失最惨重的地方,人们切身感受了风刀霜剑,冰枪水炮的破坏力。郴州的城市和乡村长时间在千里冰封的重围中。
我看到了郴州在大雪中垮塌的民居;看到了遭冰雪摧毁的柑桔园、葡萄园、林木、竹林;看到了被冻死的家畜。那老汉在被冻僵后死去的黄牛面前欲哭无泪的表情总是在我眼前出现。那两个站在冰天雪地里的小女孩,眼睛都直钩钩地望着远处的冰雪世界。她们家里饲养了10头牛,大雪夺取了其中7头牛的性命。为了使仅存的3头牛不被饿死,女孩儿的父母外出为牛找可以吃的东西,姐妹俩觉得父母亲离开的时间太长了。她们巴望着爸爸妈妈能早点回家……
跟随着陈岳的思绪和他及郴州慈善会其他同志留在郴州冰雪大地上的脚印,我看到了许多触目惊心的事实。
陈岳对我说:“郴州遭遇了如此严重的冰冻灾害,可在灾害发生最初的11天里,郴州人民没有顾自己,而是全力救助滞留在郴州境内公路的过往旅客。”
由于冰雪灾害,郴州自1月28日长达8天的时间里全城停电陷入黑暗;供应城区的7座水厂有6座停止运转、11个县(市、区)90%的乡镇供电中断;通信设施损失惨重,九成以上的移动站点切断。就是在这样异常艰苦的条件下,郴州市慈善总会的同志紧密配合党和政府抗冰救灾工作,和市民政局的同志一起,一边精心接收当地干部、群众自发的支援滞留旅客的捐款捐物,一边及时把政府调拨和用群众捐助款购买的馒头、方便面、矿泉水等食品和御寒衣被等救援物资送上雪线,送到滞留旅客手中。从郴州遭受冰冻灾害的第一天起,市民政局和市慈善会组织的救援队就24小时不间断地在高速公路、107国道派送救援物资,平均每天发放价值20多万元的物资。每天的运送量都重达十几吨几十吨。他们还在全长135公里的耒宜高速沿线,每两公里设立一个救助站。这48个临时救助站,4个流动救助站,成为高速路上被困人员温暖的家。那令人难以忘怀的日日夜夜,在这条冰封的道路上,每天都奔腾着爱的火热的激流!每天都在传递着的郴州人能熔化冰雪的体温。
郴州慈善会的同志们就是这样遵照党和政府的统一指挥,积极配合郴州全局的抗冰救灾,日夜奔忙。直到滞留在公路的旅客全部安全离开。那之后,他们几乎没有喘一口舒心的大气,神经一直紧绷着,又投入了紧张的旨在帮助郴州灾民的募捐、接收、分发的紧急救助工作中。
那些日子,陈岳和慈善会的同志几乎每天晚上都要11点以后才能回家。由于没有电,陈岳原本很明亮很暖和家也变得漆黑、冰冷。在家里他常常睡不了几个小时觉,有时甚至连被窝还没有捂热,就又要起床工作了。大年三十的那个晚上,他只在家里吃了15分钟的年夜饭,就上救灾一线了。大年初一,他又赶到火车站,那里有一列车的救灾物资亟待卸下,以便慈善会及时分发到郴州受灾最重的山区,可装卸工却不肯干活了,他们的上级领导劈头盖脸的一顿指责也不顶事,陈岳深入到这些装卸工中和他们交心,深入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陈岳觉得这些装卸工要加班费的要求一点都不过分,他们都有家庭,家里的生活都不怎么富裕。过年了,可他们却还在这里加班干活。陈岳觉得应该好好感谢他们,他让他们提出自己的要求,尽管提。这些装卸工的要求一点都不过分,每人只要20元的加班费。陈岳很感动,执意要给他们再增加一些。那时,郴州的银行因为停电,已经取不出钱来了,陈岳幸好准备了钱,就分装在身上的几个衣兜里。陈岳即刻把加班费分发给了这些装卸工。这些工人从陈岳身上感受了一个慈善人的温暖,感受了理解带给他们的尊重、尊严和信心。他们即刻以更大的干劲更快的速度投入装卸救灾物资的劳动。
那时,被冰雪围困的“孤城”郴州被全国各地关切的目光关注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物资源源不断。陈岳他们总是克服重重困难,及时接收好这些物资,及时分发好这些物资。一次,他们去接救援物资,下午3点出发,直到次日凌晨3点才返回。陈岳说,在郴州抗冰雪的紧急关头,他深切感受到了全国各地的慈善组织的亲情和温暖。那时,许多慈善组织都向他们伸出了有力的援手,他特别讲到了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援助,两年前郴州遭受大洪灾时,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帮助了他们,这次雪灾冰冻灾害,上海市慈善会又最先支援了他们,有资金的支持,也有物资的支持。上海慈善会运来的物资都是最好的最及时的,有灾民急需的优质大米,有崭新的足以使灾民抵御风雪严寒的棉衣棉被。
……
说起全国各地对郴州人民的援助,陈岳那刚毅的眼神里满是柔情、细腻。
我特别注意到,尽管郴州慈善会的工作十分繁忙,可他们的工作一直十分严谨,对来自民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每一笔捐赠他们都严格登记、管理,确保一点不少地送到灾民手中,一点不少用于抗冰救灾。他们又在忙碌了,忙着在灾后重建中发挥慈善组织的作用。我看到了他们面前还有许多许多的困难。
陈岳是个慈善工作者,也同时是个作家,郴州作家协会的主席。这段时间里,他很少有时间考虑写作的事情。地区歌舞剧院约请他写一部反映郴州抗冰救灾的剧本,他一直没有时间。不过,刚刚在3个小时的旅途中,他已经构思好了这部歌舞剧。我真为他高兴,他相信,他这样真诚、这样充满激情的人一定能写出非常好的作品。
我看到他八年前写的一部书《母城》。那一夜,我看了很久,很久地感受着陈岳对郴州真挚的情感,很久地感受着陈岳对郴州人民的感情。
这种情感、这种感情,我正从他的身上真切地感觉着……
我的感觉没有错,他就是我一直想见到的湖南郴州市慈善总会秘书长、郴州市作家协会主席陈岳。他显然也想到了正向他走去的是我。
心有灵犀。
我们热烈交谈,他诗人的气质、生动的像有画面同时出现的语言让我入神。钟摆那一刻仿佛停顿了。他依旧亢奋,依旧激情满怀,尽管从2008年1月13日郴州大雪到这一刻,他还没有过一个休息日。
……
深夜,大雪依旧纷纷扬扬,路上的积雪还在叠加。积雪的道路被汽车的大灯照亮,路上交错着汽车的辙印。一辆正驶来的汽车,两个大灯之间分明挂着“郴州市慈善总会送温暖献爱心粮油专车”的红色标志。
我长久注视陈岳提供给我的这幅由郴州市民政局局长拍摄的照片,一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敬仰、兴奋在心底升腾。
我想: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不会忘记大自然在2008年初给我国本该温暖的南方造成的前所未有的冰冻灾害,不会忘记在这场灾害面前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动人故事。
历史和人民同样不会忘记,郴州地方党和政府领导郴州人民在抗冰救灾中的所做的卓越贡献,不会忘记在郴州这块土地上的慈善组织怎样积极协助地方政府,在冰雪中发扬顽强的自救互救精神,弘扬慈与善的美德,引领大家成为突围冰雪最坚强的力量!
湘南重镇郴州是全国冰冻灾害损失最惨重的地方,人们切身感受了风刀霜剑,冰枪水炮的破坏力。郴州的城市和乡村长时间在千里冰封的重围中。
我看到了郴州在大雪中垮塌的民居;看到了遭冰雪摧毁的柑桔园、葡萄园、林木、竹林;看到了被冻死的家畜。那老汉在被冻僵后死去的黄牛面前欲哭无泪的表情总是在我眼前出现。那两个站在冰天雪地里的小女孩,眼睛都直钩钩地望着远处的冰雪世界。她们家里饲养了10头牛,大雪夺取了其中7头牛的性命。为了使仅存的3头牛不被饿死,女孩儿的父母外出为牛找可以吃的东西,姐妹俩觉得父母亲离开的时间太长了。她们巴望着爸爸妈妈能早点回家……
跟随着陈岳的思绪和他及郴州慈善会其他同志留在郴州冰雪大地上的脚印,我看到了许多触目惊心的事实。
陈岳对我说:“郴州遭遇了如此严重的冰冻灾害,可在灾害发生最初的11天里,郴州人民没有顾自己,而是全力救助滞留在郴州境内公路的过往旅客。”
由于冰雪灾害,郴州自1月28日长达8天的时间里全城停电陷入黑暗;供应城区的7座水厂有6座停止运转、11个县(市、区)90%的乡镇供电中断;通信设施损失惨重,九成以上的移动站点切断。就是在这样异常艰苦的条件下,郴州市慈善总会的同志紧密配合党和政府抗冰救灾工作,和市民政局的同志一起,一边精心接收当地干部、群众自发的支援滞留旅客的捐款捐物,一边及时把政府调拨和用群众捐助款购买的馒头、方便面、矿泉水等食品和御寒衣被等救援物资送上雪线,送到滞留旅客手中。从郴州遭受冰冻灾害的第一天起,市民政局和市慈善会组织的救援队就24小时不间断地在高速公路、107国道派送救援物资,平均每天发放价值20多万元的物资。每天的运送量都重达十几吨几十吨。他们还在全长135公里的耒宜高速沿线,每两公里设立一个救助站。这48个临时救助站,4个流动救助站,成为高速路上被困人员温暖的家。那令人难以忘怀的日日夜夜,在这条冰封的道路上,每天都奔腾着爱的火热的激流!每天都在传递着的郴州人能熔化冰雪的体温。
郴州慈善会的同志们就是这样遵照党和政府的统一指挥,积极配合郴州全局的抗冰救灾,日夜奔忙。直到滞留在公路的旅客全部安全离开。那之后,他们几乎没有喘一口舒心的大气,神经一直紧绷着,又投入了紧张的旨在帮助郴州灾民的募捐、接收、分发的紧急救助工作中。
那些日子,陈岳和慈善会的同志几乎每天晚上都要11点以后才能回家。由于没有电,陈岳原本很明亮很暖和家也变得漆黑、冰冷。在家里他常常睡不了几个小时觉,有时甚至连被窝还没有捂热,就又要起床工作了。大年三十的那个晚上,他只在家里吃了15分钟的年夜饭,就上救灾一线了。大年初一,他又赶到火车站,那里有一列车的救灾物资亟待卸下,以便慈善会及时分发到郴州受灾最重的山区,可装卸工却不肯干活了,他们的上级领导劈头盖脸的一顿指责也不顶事,陈岳深入到这些装卸工中和他们交心,深入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陈岳觉得这些装卸工要加班费的要求一点都不过分,他们都有家庭,家里的生活都不怎么富裕。过年了,可他们却还在这里加班干活。陈岳觉得应该好好感谢他们,他让他们提出自己的要求,尽管提。这些装卸工的要求一点都不过分,每人只要20元的加班费。陈岳很感动,执意要给他们再增加一些。那时,郴州的银行因为停电,已经取不出钱来了,陈岳幸好准备了钱,就分装在身上的几个衣兜里。陈岳即刻把加班费分发给了这些装卸工。这些工人从陈岳身上感受了一个慈善人的温暖,感受了理解带给他们的尊重、尊严和信心。他们即刻以更大的干劲更快的速度投入装卸救灾物资的劳动。
那时,被冰雪围困的“孤城”郴州被全国各地关切的目光关注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物资源源不断。陈岳他们总是克服重重困难,及时接收好这些物资,及时分发好这些物资。一次,他们去接救援物资,下午3点出发,直到次日凌晨3点才返回。陈岳说,在郴州抗冰雪的紧急关头,他深切感受到了全国各地的慈善组织的亲情和温暖。那时,许多慈善组织都向他们伸出了有力的援手,他特别讲到了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援助,两年前郴州遭受大洪灾时,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帮助了他们,这次雪灾冰冻灾害,上海市慈善会又最先支援了他们,有资金的支持,也有物资的支持。上海慈善会运来的物资都是最好的最及时的,有灾民急需的优质大米,有崭新的足以使灾民抵御风雪严寒的棉衣棉被。
……
说起全国各地对郴州人民的援助,陈岳那刚毅的眼神里满是柔情、细腻。
我特别注意到,尽管郴州慈善会的工作十分繁忙,可他们的工作一直十分严谨,对来自民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每一笔捐赠他们都严格登记、管理,确保一点不少地送到灾民手中,一点不少用于抗冰救灾。他们又在忙碌了,忙着在灾后重建中发挥慈善组织的作用。我看到了他们面前还有许多许多的困难。
陈岳是个慈善工作者,也同时是个作家,郴州作家协会的主席。这段时间里,他很少有时间考虑写作的事情。地区歌舞剧院约请他写一部反映郴州抗冰救灾的剧本,他一直没有时间。不过,刚刚在3个小时的旅途中,他已经构思好了这部歌舞剧。我真为他高兴,他相信,他这样真诚、这样充满激情的人一定能写出非常好的作品。
我看到他八年前写的一部书《母城》。那一夜,我看了很久,很久地感受着陈岳对郴州真挚的情感,很久地感受着陈岳对郴州人民的感情。
这种情感、这种感情,我正从他的身上真切地感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