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四步分析法”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in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学生只重视实验结果,不重视分析结果;只满足于实验的成功,而不愿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学生对实验的根本目的缺乏深刻的认识以外,不懂得如何分析实验、没有掌握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在实验教学中,除了使学生达到提高动手能力、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验证所学知识这些目的以外,教育学生辩证地看待实验的成功与失败、教给学生生物实验“四步分析法”、初步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还是必要的!
  关键词:高中生物 实验教学 四步分析法
  笔者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实验分析的能力,并就实验分析的方法进行初步探索,总结归纳成了“四步分析法”。
  一、取材分析
  正确取材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有的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取材不正确而引起的,因而在实验分析时,要首先考虑取材是否正确。例如,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以下简称“实验一”)中,准确切取洋葱根尖生长点部位,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一些学生制成的装片中往往看不到或看到很少的分裂相细胞,就是因为切取部位不正确导致的,即没有选准根尖的生长点部位。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以下简称“实验二”)中,取材部位应该是在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紫色较深处。而在内表皮或紫色很浅的部位取材,往往观察不到或仅有很少紫色液泡。实验三“叶绿体色素的提取的提取和分离”(以下简称“实验三”)中,选取的叶片要肥厚、色浓,而老叶、发黄的叶子则不能选择。
  二、药品与试剂分析
  药品与试剂的量、浓度、纯度等都是影响实验正确结果的重要因素,要逐一检查,不能忽视。
  1、关于量的问题。
  有些实验对药品与试剂的量有一定的要求,如实验三中,丙酮、层析液的量就要按規定使用:提取5g叶片中的色素,用2ml丙酮是适中的,若丙酮过多,会使色素浓度降低,减少滤纸条上色素的量,使分离效果不明显;若丙酮少了,色素提取又不充分。色素分离时,向烧杯中例入层析液时,其量的标准是液面不能超过1cm(距烧杯底),否则将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色素就迅速溶解到层析液中去了,结果在滤纸条上得不到相应的色素分离图谱。
  2、关天浓度问题。
  实验中,规定的浓度,都是人们经过多次试验后,认为最适合的。实验员在实验前配制药品与试剂时,浓度要配准,否则将会影响学生实验。如蔗糖溶液浓度较高时(高于30%),会使细胞因发生强烈质壁分离而失水过多,细胞死亡,不能复原。亚甲基蓝溶液在配制时,要求更高,浓度高一点点,就会影响根的活性。
  3、关于纯度问题。
  有的实验如“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这一实验对蔗糖的纯度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所用蔗糖放置时间过长会被微生物分解成还原性糖,那么用斐林试剂检验时也会出现砖红色的沉淀。
  三、步骤及操作分析
  步骤及操作是否正确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故应重点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漏做某个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不能少,如实验一中,根尖用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按体积比为1:1的比例混合解离后,若不经漂洗直接染色,则染色效果极差,因为根尖上附着的盐酸将和碱性染料起中和反应,从而影响着色;制片时,用镊子尖把根尖开碎,这一步也易漏掉;压片一步也容易漏掉。
  2、操作方法错误。
  在具体操作某个步骤时,没有按规定的操作方法做,肯定会影响实验结果。如临时装片制作时,有的学生将盖玻片直接放在清水滴上,这样制成的装片中,气泡较多,严重影响观察。实验二中,应用镊子撕取洋葱表皮,而不少学生是用刀片削或挖,以至取出的表皮较厚,这样在显微镜下也就看不到单层细胞。
  3、操作不严格。
  如解离、染色时间不够,漂洗的时间或次数不足。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未将清水滴中卷起的表皮平展开来;做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滴入清水的次数少,滤液细线划得不细不齐,都会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四、显微镜的分析
  需要用显微镜的实验,有时会因为操作的失误,或显微镜镜头污染等问题,而影响观察,看不到已经出现的现象或结果。显微镜的操作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如对光程序、高倍镜观察程序等。有的学生不按程序操作,结果既耽误了时间,又观察不到相应的结果,而且易损坏显微镜。例如常有学生在用高倍镜观察时,把盖玻片压碎了,弄脏了镜头,就是由于这些学生在下降镜筒时,眼睛看的是目镜而不是物镜,这样,镜筒下降到什么位置就不知道了。正确的程序应该眼睛看着物镜,同时下降镜筒,让物镜接近装片,然后眼看目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观察到清晰物像。此外,目镜或物镜头被严重污染、焦距没有调好、放大倍数不够、视野较暗、标本不在通光孔的中心位置等诸多因素,都会直接影响观察。
  生物实验的“四步分析法”紧扣教材,贴近学生的知识水平,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容易被学生接受并掌握;同时也便于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而且经过尝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该方法可以作为高中生物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希望我的一些浅薄的观点对大家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学不能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其自己去探索、去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其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尝试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如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创造性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延伸性学习法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体育 体育设施 体育教学  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是初中教学的延续,也是学校教育的关键阶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重视发展学生的科学究能力。自课程改革以来,我国中学生物教学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和调整的问题。本文从生物教学的现状出发,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讨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字:改革 创新  一、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在当前生物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把知识的
期刊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房颤并发卒中病人应用抗凝治疗的情况研究急性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对房颤并发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了解房颤并发卒中患者抗栓治疗的规范率。  方法:选取
摘要:新的一轮教育改革,改的不紧紧是教材,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师的教学思维,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改变以往那种学生总是被动接受,呆板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具有合作,探究,创作精神,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英语课堂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
摘要: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话虽这样说,但是“师父”何将学生领进“门”却是很有学问的。在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面对的是初一新生,那么就应首先想方设法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唤醒大家的求知欲望,然后才能浅入深出,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笔者从事教学工作多年,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做法和大家进行交流探讨。  关键词:英语教学 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  英语有一句谚语叫做“Well begin
摘要: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巩固重点,并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为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就要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注重促进学生思维、注重恰当点拨。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学有效性 情境化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能获得最有效的发展为目标,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实施,帮助学生在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取得最充分
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不仅是培养时代人才的需要,而且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既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课堂教学 美育教育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贯穿美育的必要性  (一)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摘要:新一轮教育改革理论的核心是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就要付出真爱,什么是真爱呢?这就是本篇所要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真爱 素质教育 永恒 话题 才华 智慧 追求 施爱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不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塑造他们的灵魂。”这段话把真爱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形势下应从六个方面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要不断完善充实自身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职业道德修养,立足工作岗位,为祖国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关键词:教师 职业道德 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坚定的职业信
摘要:新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必须有革命性的变化,必须体现新思路。传授新知识和新技能,才能培养具有现代意识,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育界推广新课标、新理念的浪潮中,它的教学模式也面临着一场大考验。  关键词:方式转变 体现教材 培养方法  一、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状况与新课程理念  目前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反映在课程上:教学内容相对偏窄,偏深,偏旧;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