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场景——意大利有关中小企业的争论及对中国的启示

来源 :国际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h3460481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不被看作主流经济力量.有的国家对其既不抑制,也不鼓励,任其自行发展;有的国家则明确采取'爱大嫌小'的态度,似乎未来必将由大企业一统天下.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所有大国的小企业在就业总人口中的比重都出现持续下滑.70年代,由于石油冲击和'滞胀',经济结构实行大调整,越来越多的大企业推行'生产分散化',把一部分内部工序外包出去,从而造就了一大批中小企业.这一变化的更大意义在于,中小企业出现蓬勃发展,使其地位下滑的趋势发生逆转.到70年代末,中
其他文献
出口增长带动经济复苏2003年欧盟经济增长率连续第三年下降,欧盟15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2002年的1.0%降至0.8%,欧元区12国的增长率从0.8%降至0.4%,不仅低于世界经济总体
2003年发展状况2003年,中国对外贸易延续了2002年下半年以来快速增长的势头,全年增长速度大大高于预期.据中国海关统计,全国进出口总值达到8512.1亿美元,增长37.1%.其中出口4
关于"后WTO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现已提上议事日程.所谓后WTO时期从时间概念上有两层涵义:一是指中国加入WTO过渡期最后几年;二是指全部过渡期结束后的一段时间.从后WTO时
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制度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作为世贸组织成员,我国农产品进口管理根据WTO农业协定的市场准入规则和加入WTO承诺来进行.随着农产品关税水
SA8000标准(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是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公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及世界人权宣言制定的,其宗旨是为了保护劳工基本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