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良好网络视听舆论生态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moko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故事,精彩中国需要精彩讲述。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动荡的时代,一个危与机并存的时代。这是一个互联的时代,一个碎片的时代,一个合与分抗衡的时代。更重要的,这是一个需要思想变革、价值重塑的时代,一个需要“以文化之,乃成于大”的时代,一个需要网络视听“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时代。
  世界正处于动荡变革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民粹主义、排外主义抬头,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
  中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正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行大道、迎大考、过大关,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抗击疫情中,民族精神更加昂扬;在脱贫攻坚中,党心民心更加凝聚;在星辰大海征途中,豪情壮志更加焕发;在展现大国担当中,自信自强更加彰显。历经百年接续奋斗,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不断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网络视听行业正处于风生水起的黄金年代。新技术带动互联网应用边界不断扩张,新时代给予网络视听创作丰富的素材故事。网络视听平台迅速做大做强,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网络视听精品内容刷屏霸屏。网络视听用户迅猛增长,电商直播受到市场热捧。互联网企业出海取得阶段性成果,网络视听产品走出去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手段。
  网络视听舆论宣传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各类网络视听平台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引导广大网民共建共享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一是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展现总书记的领袖风范、人民情怀和思想魅力。二是聚焦“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主题宣传,使民族的精神、国家的韧性、时代的风骨得到充分彰显。三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创作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网络文艺作品,促进优秀文艺作品的网络传播,推动中国价值的传播。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外部环境,网络视听舆论生态正在加速重构,不可控、不可知的变量增多,要理性认清变量叠加给网上宣传引导带来的挑战。
  一是社交化趋势带来观点极化。发端于社交平台的情绪化表达、夸张式陈述,极易在某些特定群体中引发情绪传染和共情蔓延,形成意见极化。一次社交媒体上的“群情激奋”,就有可能被别有用心者用来攻击政府和体制,消解主流价值观。
  二是“去中心化”侵蚀主流舆论。各类自媒体账号生产的信息爆炸式增长、裂变式传播。网络舆情酝酿周期大大缩短、热点生成发酵大大提速,“网红”“推手”频频搅动舆论场。部分非公有制资本涌入网络视听领域跑马圈地,已呈现出跨行业、跨平台、跨业态垄断趋势。


  三是新技术增加监管难度。人工智能、深度伪造等新技术应用,可以达到移花接木、难辨真伪的效果,主流视听作品常因算法推荐被大量低俗的信息淹没。算法推荐等新技术还加剧了“信息茧房”的趋势,出现信息窄化、思维受控等问题。
  网络视听舆论引导的要点
  网络视听舆论生态的新形势新变化,对网上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做好网络视听和网上宣传引导工作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为党立心,为国立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网络视听工作是对心灵的塑造。做好新时代网络视听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新时代之先声,当新时代之先锋。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成功闯过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从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的华章,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网络视听平台要聚焦思想引领,发挥内容、渠道优势,创新传播方式方法,从党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中感悟理想真谛,从党矢志不移的追寻探索中汲取精神力量,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描绘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引领广大网民与党同心、与党同行。
  二是人民至上,造福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包括网络视听在内的一切文化艺术,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胸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情怀。网络视听创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表现好阐释好。截至2020年 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网民大多数是普通群众特别是青年群体。网络视频平台要善于用鲜活生动的“网言网语”服务网民,潜移默化地开展舆论引导,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与广大网民同频共振,不断滋养人心、滋润社会。
  三是创新为要,内容为王。“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要善于创新传播语态,不断提升网络正能量传播的质量和水平。今年清明节期间,创新语态的宣传片《你记得我,我就活着》引发网上强烈共情,全网播放量达3.9亿次。要善于运用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持续创新传播策略、传播方法,提升传播精准度;积极使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成果,提高网络监测能力、分析能力和预警能力,在舆情态势感知上先行一步。要充分发挥“互动、体验、分享”的网络传播优势,增强网络视频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传播力,广泛凝聚网民共识,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
  四是中国叙事,国际表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要用优质网络视听产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产品,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把握网络传播的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在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上下功夫,让更多海外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不断提升对外传播效果。
  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传统。在网络时代,网络视听融合了技术创新、人文精神和各类艺术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满足人们对美好精神生活需求的同时,也作为一种媒介形态嵌入各个领域,赋能社会创新、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广大网络视听工作者要心怀“国之大者”,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脈搏,以“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信念牢记初心、保持恒心,以“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打磨精品、打造爆款,用有中国气派、中国精神的视听内容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作者系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
  【编辑:陈琦】
其他文献
摘要:在人民播音事业80年的发展历程中,播音创作始终与时俱进、探索创新,人民播音创作风格的演变和形成是不断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结果。不论播音的语言形态如何变化,人民播音创作艺术风格始终贯穿着爱憎分明的情感底色、真挚朴素的审美基点、典雅庄重的文化格调,将时代精神、民族气质、中国气派融于其中,留下了一个个饱含浓郁时代气息、具有深厚思想意义、充盈无穷艺术意蕴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人民播音 创作风格 情
据CNNIC和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数据,2020年,我国网民网络视频使用率达到95.4%,用户规模达9.44亿。由此可见,网络视频已经由视听享受升级的“奢侈品”转变为广大群众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刚需品”。其中,观照现实、贴近生活的精品佳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全年涌现的重大题材史诗之作则与时代同频共振,极大地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精品”是时代的镜像。影视精品是精致的观念、文化、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求我们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加快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各个领域实现高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5G时代已经
摘要:快乐老人报旗下微信视频号“赵老师举栗子”的一条短视频《最好的夫妻关系就一句话,看哭百万人》,播出三周,播放量超过1亿次。这一短视频预示着短视频的发展方向:从娱乐喧嚣走向“内容为王”。“内容为王”的理念使短视频的媒介本质得到回归。伴随着受众由大众化向分众化的趋势进一步演进,用户对垂直细分领域的优质内容产生了更大的需求,而垂直领域用户群体将更加精准,在精准营销方面也更具价值。  关键词:快乐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