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朝时,王安石撰写了一副经典对联:
冰冻兵船兵打冰,冰开兵走;
泥污尼姑尼洗泥,泥净尼回。
该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运用了谐音艺术,读来妙趣横生。
相传这个对联是有典故的,并非随便凭想象得来。说的是王安石当总督时,一天在训练水兵,可是时值隆冬,船只被冻结在岸边。军情紧急,没办法,士兵们只好用铁锤一点一点地敲开冰块,费了老大工夫才把船分离出来,随即下海去了。王安石目睹了整个过程,忽然心念一动,得了佳句:“冰冻兵船兵打冰,冰开兵走。”
此后,王安石一直苦苦思索下联,但他绞尽脑汁,始终想不出来。时隔多年,一天下雨路滑,王安石前往庙里进香,看见一个尼姑突然摔了一跤,裤子上沾满了泥巴,便到溪边去洗,良久方回。看到这个情景,王安石猛然产生灵感,这才终于找到了那副千古绝对的另一半:“泥污尼姑尼洗泥,泥净尼回。”
看来,经典都是来自生活的偶然。有时候,存心去想,往往想破脑壳也想不出来;但有时候,无意中恰恰又得到了,此即“梦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古代的对联故事,而今,要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
去年过年,我吃了年夜饭,正在津津有味地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突然“噼里啪啦”,密集的鞭炮声从四面八方传来,不一会全城就响成一片,像在打仗,经久不绝。我丢下电视节目,情不自禁地走到窗边,意欲欣赏一年一度的烟花爆竹盛况。本来白天就开始下雪,可没曾想,到了半夜越下越大,推开窗户一看,雪花、烟花竞相飞舞,煞是好看。面对如此美景,我忽然得句:“雪花烟花竞放。”
但我一直想不出下联。过了好几个月,有一天,到乡下老家参加婚礼,迎亲的时候,天空骤然乌云滚滚、电闪雷鸣,这样一来,雷声、炮声同时响起,震耳欲聾。我兀自在想:“好热闹,连老天都在祝福这对新人……”心念至此,蓦地有一句话闪进脑海。我一直在念叨那下联到哪里去找,眼下不正是现成的吗?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当下欣喜若狂,提笔写下:
雪花烟花竞放,
雷声炮声争鸣。
作者简介:龙登玖,男,侗族,贵州天柱人,系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中国文艺家》《青年文学家》《作家天地》《名家名作》《散文百家》《鸭绿江》《参花》《牡丹》等期刊。
(责任编辑 王瑞锋)
冰冻兵船兵打冰,冰开兵走;
泥污尼姑尼洗泥,泥净尼回。
该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运用了谐音艺术,读来妙趣横生。
相传这个对联是有典故的,并非随便凭想象得来。说的是王安石当总督时,一天在训练水兵,可是时值隆冬,船只被冻结在岸边。军情紧急,没办法,士兵们只好用铁锤一点一点地敲开冰块,费了老大工夫才把船分离出来,随即下海去了。王安石目睹了整个过程,忽然心念一动,得了佳句:“冰冻兵船兵打冰,冰开兵走。”
此后,王安石一直苦苦思索下联,但他绞尽脑汁,始终想不出来。时隔多年,一天下雨路滑,王安石前往庙里进香,看见一个尼姑突然摔了一跤,裤子上沾满了泥巴,便到溪边去洗,良久方回。看到这个情景,王安石猛然产生灵感,这才终于找到了那副千古绝对的另一半:“泥污尼姑尼洗泥,泥净尼回。”
看来,经典都是来自生活的偶然。有时候,存心去想,往往想破脑壳也想不出来;但有时候,无意中恰恰又得到了,此即“梦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古代的对联故事,而今,要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
去年过年,我吃了年夜饭,正在津津有味地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突然“噼里啪啦”,密集的鞭炮声从四面八方传来,不一会全城就响成一片,像在打仗,经久不绝。我丢下电视节目,情不自禁地走到窗边,意欲欣赏一年一度的烟花爆竹盛况。本来白天就开始下雪,可没曾想,到了半夜越下越大,推开窗户一看,雪花、烟花竞相飞舞,煞是好看。面对如此美景,我忽然得句:“雪花烟花竞放。”
但我一直想不出下联。过了好几个月,有一天,到乡下老家参加婚礼,迎亲的时候,天空骤然乌云滚滚、电闪雷鸣,这样一来,雷声、炮声同时响起,震耳欲聾。我兀自在想:“好热闹,连老天都在祝福这对新人……”心念至此,蓦地有一句话闪进脑海。我一直在念叨那下联到哪里去找,眼下不正是现成的吗?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当下欣喜若狂,提笔写下:
雪花烟花竞放,
雷声炮声争鸣。
作者简介:龙登玖,男,侗族,贵州天柱人,系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中国文艺家》《青年文学家》《作家天地》《名家名作》《散文百家》《鸭绿江》《参花》《牡丹》等期刊。
(责任编辑 王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