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初探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awxsecd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历史教师确定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后,历史这门学科应该根据学生核心素养要求,进而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所以本文主要高中历史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进而提出以下内容,希望能促进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素养,促进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开展和实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教学;初探
  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和建立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是现阶段促进课程改革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尤其是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是目前教学重点。
  1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素养要求教师要转变关注点
  要想科学合理的开展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就进一步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转变关注点,也就是所谓的从以前关注历史知识点逐渐转变为核心素养养成,从课堂关注教什么转变为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等。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对历史教育进行渗透,这样能促进教书和育人两不耽误,不仅能促进学生打下坚实的历史知识基础,同时还能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另外在历史教学时,教师应该转变课程观,应该不断思考怎样让知识变成素养、智慧。在这种状况下分析历史核心素养,在历史课程中如何渗透核心素养,教师怎样积极实施核心素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价值。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只有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才能更加清晰的认识核心素养,对其有效的实施,对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促进教师在课堂上开展个性化教学,不断培养和加强学生核心素养。
  2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合理渗透
  一是在提倡核心素养背景下,对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目标设计对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密切联系,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在对教学目标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历史相关课程标准仔细、认真研读,同时还要深刻理解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之后将这两点有效融合。比如:结合历史价值观该项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分析,在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这节课教学目标在设计时,可以将其设计为:首先通过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将其与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体制改革进行相应的对比分析,对学生的国家情怀起到培养的作用;其次学生通过对福利制度的进一步认识,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教学目标的设计,能把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有效结合。例如对《祖国统一大业》学习的过程中,教室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归纳与整理,将知识内容分为四个层面:①统一之源,也就是香港、澳门以及台湾等相关问题;②统一实施的策略,是“一国两制”提出的来源和概念等;③统一之路,“一国两制”的实现和回归;④统一中国,对台湾问题积极探索和分析,分析两岸发展的史实。学生通过阅读和归纳,在空间概念上已经具备祖国统一的认识,其次结合导学,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布置相关问题,比如:什么是“一国两制”,为什么要实施一国两制制度,对一国两制如何评价等,教师通过利用不同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对学生思维不断拓展和发展,另外通过知识再现形式,让学生能够较为清晰的认识历史背后的因素关系,明确历史带来的影响,掌握其具有的现实意义,不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和期盼祖国统一的情感。
  二是结合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实施合作探究;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合作探究”模式充分利用,充分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探究情境,让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和彼此间的相互交流等方式,进一步获得历史知识以及技能和价值观等,对学生核心素养积极培养。比如:教师对“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教学过程中,应该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实施合作研究。主要步骤为:首先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分组制定相应计划,保证分工明确;其次各个小组通过搜集和经济全球化有关的材料,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有效的整理和辨析,各个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和分析,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本组所探究的报告进行撰写,组织班级交流会,说出本组研究的成果,积极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帮助解决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之后还要做好相应的修改和完善。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能培养学生搜集历史实证意识;同时结合小组之间的分工以及合作,特别是不断探究和分析研究成果,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程度,同时还能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例如: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抛给学生一个悬念:“袁世凯终于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但是为什么在几年后他想当皇帝的美梦没有实现呢”?但当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总统,也就是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怎么就能如愿的当上皇帝呢?在此悬念的激发下,学生能对该问题产生浓厚兴趣,为了寻找答案就会忍不住的翻开书查看资料,这样就能激发学生思维,获得新知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3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结合核心素养教育体现分析,它在现阶段依然处于理论探索以及构建阶段,但是到实践层面的落实依然存在较长的路程,但是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形成的,所以需要教师对教学观念不但更新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和新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优秀品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魏恤民,周朝阳.关于构建广东特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教材体系的思考[J].课程教学研究,2014,12(08):125-128.
  [2]宋波.高中歷史“学历案”设计的四个核心要素[J].教学与管理,2016,15(13):123-129.
  [3]张华中.基于中学历史教学需求的核心素养培养旨要——以时间观念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35):135-139.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为了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发展,加强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便利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政策措施的实施,以拓宽资本流出渠道为重点,积极进行政策调整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十三五”谋篇布局,强调要“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
本文对建筑工程监理作了简要概述,列举了当前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监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采取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本文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摘 要: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如今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了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只有将这一任务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逐渐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对他们的长远发展产生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本文就立足于初中语文教学,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了几点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题中的“(山弄)”,壮族称石山间的小片平地.广西有不少地名用“(山弄)”字,如“七百(山弄)”、“三(山弄)”、“(山弄)雷”等.(当地人现今一般写作“弄”)
语文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些年来,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对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发挥老师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