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定位

来源 :中国高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rua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定位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个人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选择,也关系到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充分发挥以及自身可持续性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对教育资源公平合理的分配,但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分类、定位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统筹协调、以人为本,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南,它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提供了解决的思路.从科学发展观出发,我们可以重新思考高校的分类,并使各高校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获得可持续性的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当前,众多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危机,为了改善生存境遇,中等职业学校努力在德育工作的各个方面予以应对。本研究选取北京某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甲校)为个案研究对象,主
对研究型大学来说,从宏观上要求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之势,求高等教育发展与创新之势发展个性,就大学自身努力来说,则要求高原造峰的学科建设之势、求以人为本的人才
人才强国战略的理念是科学的人才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任务是要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
技术柜架rn稿件采用查询系统在框架选择、框架使用以及数据库数据的查询方面都体现了技术的先进性.rn
从教十几年来,一直很庆幸自己能够是一位语文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走进文学的殿堂。曾经与学生一起为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而喝彩,为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悯而感叹。可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面对形形色色的教改实验,也时常感觉到许多课堂上“语文味”的缺失:语文有时成了“包打天下”“语文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尤其是多媒体进驻语文课堂以后,因为其宽泛的资源
为更好地了解国外教育现状,加强中外教育的交流,《中国教师》杂志《域外广角》栏目特向广大作者征集稿件。
1984年美国哈特福特市将一座旧式大楼改造,此次改造对大楼的电梯、照明、防盗、空调等设备采用计算机进行监测控制,在智能化方面为用户提供语音通信、电子邮件和情报资料等信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一个人的语文功底、思想品位、人生观及价值观等都可以浸入在他的作品里。而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项艰巨而又浩大的长期工程。针对课堂时间有限、教学任务繁重这一现状,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有效利用整块的课堂时间,是否也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时零散的“小时间”,并让这些有限的时间发挥
提高办学水平、增强办学特色是当前高校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实践中,河北经贸大学通力打造办学特色,努力创建一种优良的育人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彰显个性
1999年4月,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资发起了对我国少年儿童想像和幻想发展的一个研究项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承担了这一研究项目。该项研究中的大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