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寨归来,本该放笔描摹,但书写很难, 水之纯净与灵动之美,难道竟是这般虚无缥缈?
九寨沟的水一旦得见,比你想像得更清湛、更鲜亮,在大自然这位画师的力作中,可谓传神一笔。九寨归来,本该放笔描摹,但书写很难,她像丹枫在游岚里忆梦,其轮廓和内涵既清晰又虚幻;既完整又缺失,欲表述不知从何说起;想忘却时又浮上心头……水之纯净与灵动之美,咀嚼起来,难道竟是这般虚无缥缈?
“九寨归来不看水”尽管语句带有几分霸气却很撩人。故而,在春夏之间的旅游旺季时,“Y”形的九寨沟景区内便人潮迭起。被春风轻抚过的胭脂溪奇艳且温馨;被炎夏热吻过的树正群瀑丰沛且多情,仙女池波面如镜,浮动着飞鸟与白云的倒影;盆景滩中杂花生树,在略高于水面的钙华堤内绿韵轻摇。此刻,无论是谁,随意剪裁一段画面拷在记忆中,便会与梦常相厮守。试想,你与情人在柔风细雨中攀缘而入妙不可言的岩洞,携手静待雨过天晴,而后从容走下,或轻抚镜海之畔那条与古树相拥的巨藤,或在箭竹海边观熊猫饮水的憨态,任凭“逝者如斯”的慨叹随“扎如激流”匆匆远去,任升扬的思绪随“五花海”的牙鱼似有似无……你怎不慨叹:九寨的春夏之水啊,如歌如诉,如画如烟,令人欲飘、欲醉欲狂欲舞……
其实,换一种玩儿法,九寨沟之水则更能引动脉脉情思,比如赶在秋冬人稀之时,细细品味九寨之水。
初识九寨沟,赶在深秋。当北京游人还沉醉于枫红菊黄时,尕尔纳峰北麓之巅已是玉龙飞舞。从九黄机场到我的下榻地——甘海子九寨天堂大酒店的山路上,车身上下盘旋,窗外雪舞曼妙。当夜,我在酒店里入梦,恍然徜徉在松赞干布与大唐激战前进军的山径。但见塔松在风雪中颤抖,枝叶在雪后的晨阳下透出淡黄、苍翠或银白色,羌碉下,传出沉闷的号角与高昂的马嘶,藏寨前晃动的剑影与列队的身影在冬夜里透出杀气……忽然,一架雪爬犁把我带入了九寨沟景区,我恍然进入了日前听到的那片童话世界里:诺日朗冰瀑用坚毅和缄默替代了昔日的奔泻,用凝固的月色表征着内心的孤独,流波面对严冬倍感孤独时,索性孤傲一把,既然孤傲,便向世人展示舒卷得近乎夸张的傲骨,冰既然为水之骨,造型奇特的“瀑雕”莫非是水之魂?
洋溢快感的寒意把我催醒。我缓缓拉开窗帘后,像是从时空隧道返回了起点,窗外飘零着叶片,晨光里山楂正红,尽管远山的峰巅早就银装素裹,眼下的时空仍在金色秋日里徘徊。
拨开晨露陪伴我“入沟”的藏族青年噶尔通与我说的第一句话,便是祝我好运,说今天是九寨沟雨雪缠绵10余天来的第一个晴天,说的第二句话便是向我道贺,说深秋的九寨沟虽非旅游旺季,却是一年四季最理想的观景时段,我最初觉得,后句话或许有几分促销的意味,不想一入景区,果真进入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
九寨沟的水景呈不同形态,有倒映白云苍狗、星月晨霞,招引宁静致远者感悟的海子;有声势雄奇、不惜粉骨碎身,被壮怀激烈者唱咏的奇瀑;有奔泻千里、慑人心魄,怂恿奋不顾身者冲刺的激流;也有流韵不急不缓、日夜独歌,供遁世隐逸者清喉洗耳的甘泉……这些水景在发育期一一目睹了花开花谢、在热恋时承受过暴风骤雨,因而在成熟期时,目光便愈显深沉、清湛,举止便愈发美观、得体,她的身姿在金色映衬下丰腴得令人心醉;秀发历经岁月的磨蚀闪耀着健美的光泽。秋日九寨的水啊,你委实迷人!
当九寨的秋水与山坡下的彩林融为巨幅油画时,不管是彩波深处的梦还是梦里的彩波似乎都不重要了,深橙色的黄栌、鹅黄色的椴叶、淡绿色的野果或是充血的丹枫都向一泓秋水倾诉着满腔心事。珍珠滩的飞瀑与绚丽的山景、林景大声唱和的同时,平素迸溅亿万乳白色珍珠的奇瀑,时而闪现几串紫色的玛瑙;时而夹杂数枚翠色的玉饰;时而浮现出鲜红的鸡血石;时而涌现出粒粒赤金……或许只有在深秋的彩照中,“珍珠姑娘”才有这样富华的头饰。
与秋日的九寨水邂逅,实在懒得背诵庄子的《秋水篇》,懒得吟诵李白的《秋浦歌》,更无心回味波特莱尔笔下描述的秋雾散尽的湖景,那都是借景生情的慨叹。九寨沟的秋水渐渐穿透了我的心境,把贪欲、忧思、悲怆、恐惧、喜悦、郁闷、失落与憧憬都冲入了白龙江或嘉陵江,被抹去诸多内存的心境,应是美不可言的。由此,谁还顾得上推敲句式,哪还顾得上追索哲理?所以,即便九寨沟的地貌和族群之渊薮曾被载入《史记·西南夷列传》,曾被写进《后汉书》和《尚书·禹贡》,也从未见哪位古人在此留下千古名句。
在随处可见的清流中,我留意到,终年任随水流涤荡的树木在稳健地生长,即便有些树木看来已终老天年,仰卧于斯,翻浮不定,却依然不朽不腐,色形不变。于是便向藏族导游问询,方知根基不被冲毁,是因为九寨水的底部有一片钙华层,像硬甲护住了百树之根,断木因日夜漂浮在流动的清水间,故而能“驻颜不变”。我坐在激流前默默地想,九寨沟周边的巅峰在积雪深厚时,借助沟、渠、湖、海、瀑、滩、泉向沟内的景观倾诉爱意,那爱意有时直白、有时婉转、有时无声传递;有时热烈宣泄。由此,不仅滋润了花果草木,为人类提供了梦幻般的休闲地,还减少了千百次灾难性雪崩。人类与花木受此恩泽,也有相应的回报,比如人类更加关注山体的岩质,更加珍爱山势的形态。花草树木也因此葱郁密布,用理想的植被进一步保护群峦危崖……如此和谐的互动,无疑把九寨之水的意义提升到“润物细无声”的高深层次。
正自呆想,荷叶寨前的激流再次激荡起水花,星星点点迸溅在脸上,使我顿感满目清凉。透过水雾的朦胧看九寨秋水,愈发感到蕴含缕缕天真之色,恰是游弋于浮躁尘世外的点点天真,才使人体味到人迹罕至处的别样游感。
九寨沟的水一旦得见,比你想像得更清湛、更鲜亮,在大自然这位画师的力作中,可谓传神一笔。九寨归来,本该放笔描摹,但书写很难,她像丹枫在游岚里忆梦,其轮廓和内涵既清晰又虚幻;既完整又缺失,欲表述不知从何说起;想忘却时又浮上心头……水之纯净与灵动之美,咀嚼起来,难道竟是这般虚无缥缈?
“九寨归来不看水”尽管语句带有几分霸气却很撩人。故而,在春夏之间的旅游旺季时,“Y”形的九寨沟景区内便人潮迭起。被春风轻抚过的胭脂溪奇艳且温馨;被炎夏热吻过的树正群瀑丰沛且多情,仙女池波面如镜,浮动着飞鸟与白云的倒影;盆景滩中杂花生树,在略高于水面的钙华堤内绿韵轻摇。此刻,无论是谁,随意剪裁一段画面拷在记忆中,便会与梦常相厮守。试想,你与情人在柔风细雨中攀缘而入妙不可言的岩洞,携手静待雨过天晴,而后从容走下,或轻抚镜海之畔那条与古树相拥的巨藤,或在箭竹海边观熊猫饮水的憨态,任凭“逝者如斯”的慨叹随“扎如激流”匆匆远去,任升扬的思绪随“五花海”的牙鱼似有似无……你怎不慨叹:九寨的春夏之水啊,如歌如诉,如画如烟,令人欲飘、欲醉欲狂欲舞……
其实,换一种玩儿法,九寨沟之水则更能引动脉脉情思,比如赶在秋冬人稀之时,细细品味九寨之水。
初识九寨沟,赶在深秋。当北京游人还沉醉于枫红菊黄时,尕尔纳峰北麓之巅已是玉龙飞舞。从九黄机场到我的下榻地——甘海子九寨天堂大酒店的山路上,车身上下盘旋,窗外雪舞曼妙。当夜,我在酒店里入梦,恍然徜徉在松赞干布与大唐激战前进军的山径。但见塔松在风雪中颤抖,枝叶在雪后的晨阳下透出淡黄、苍翠或银白色,羌碉下,传出沉闷的号角与高昂的马嘶,藏寨前晃动的剑影与列队的身影在冬夜里透出杀气……忽然,一架雪爬犁把我带入了九寨沟景区,我恍然进入了日前听到的那片童话世界里:诺日朗冰瀑用坚毅和缄默替代了昔日的奔泻,用凝固的月色表征着内心的孤独,流波面对严冬倍感孤独时,索性孤傲一把,既然孤傲,便向世人展示舒卷得近乎夸张的傲骨,冰既然为水之骨,造型奇特的“瀑雕”莫非是水之魂?
洋溢快感的寒意把我催醒。我缓缓拉开窗帘后,像是从时空隧道返回了起点,窗外飘零着叶片,晨光里山楂正红,尽管远山的峰巅早就银装素裹,眼下的时空仍在金色秋日里徘徊。
拨开晨露陪伴我“入沟”的藏族青年噶尔通与我说的第一句话,便是祝我好运,说今天是九寨沟雨雪缠绵10余天来的第一个晴天,说的第二句话便是向我道贺,说深秋的九寨沟虽非旅游旺季,却是一年四季最理想的观景时段,我最初觉得,后句话或许有几分促销的意味,不想一入景区,果真进入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
九寨沟的水景呈不同形态,有倒映白云苍狗、星月晨霞,招引宁静致远者感悟的海子;有声势雄奇、不惜粉骨碎身,被壮怀激烈者唱咏的奇瀑;有奔泻千里、慑人心魄,怂恿奋不顾身者冲刺的激流;也有流韵不急不缓、日夜独歌,供遁世隐逸者清喉洗耳的甘泉……这些水景在发育期一一目睹了花开花谢、在热恋时承受过暴风骤雨,因而在成熟期时,目光便愈显深沉、清湛,举止便愈发美观、得体,她的身姿在金色映衬下丰腴得令人心醉;秀发历经岁月的磨蚀闪耀着健美的光泽。秋日九寨的水啊,你委实迷人!
当九寨的秋水与山坡下的彩林融为巨幅油画时,不管是彩波深处的梦还是梦里的彩波似乎都不重要了,深橙色的黄栌、鹅黄色的椴叶、淡绿色的野果或是充血的丹枫都向一泓秋水倾诉着满腔心事。珍珠滩的飞瀑与绚丽的山景、林景大声唱和的同时,平素迸溅亿万乳白色珍珠的奇瀑,时而闪现几串紫色的玛瑙;时而夹杂数枚翠色的玉饰;时而浮现出鲜红的鸡血石;时而涌现出粒粒赤金……或许只有在深秋的彩照中,“珍珠姑娘”才有这样富华的头饰。
与秋日的九寨水邂逅,实在懒得背诵庄子的《秋水篇》,懒得吟诵李白的《秋浦歌》,更无心回味波特莱尔笔下描述的秋雾散尽的湖景,那都是借景生情的慨叹。九寨沟的秋水渐渐穿透了我的心境,把贪欲、忧思、悲怆、恐惧、喜悦、郁闷、失落与憧憬都冲入了白龙江或嘉陵江,被抹去诸多内存的心境,应是美不可言的。由此,谁还顾得上推敲句式,哪还顾得上追索哲理?所以,即便九寨沟的地貌和族群之渊薮曾被载入《史记·西南夷列传》,曾被写进《后汉书》和《尚书·禹贡》,也从未见哪位古人在此留下千古名句。
在随处可见的清流中,我留意到,终年任随水流涤荡的树木在稳健地生长,即便有些树木看来已终老天年,仰卧于斯,翻浮不定,却依然不朽不腐,色形不变。于是便向藏族导游问询,方知根基不被冲毁,是因为九寨水的底部有一片钙华层,像硬甲护住了百树之根,断木因日夜漂浮在流动的清水间,故而能“驻颜不变”。我坐在激流前默默地想,九寨沟周边的巅峰在积雪深厚时,借助沟、渠、湖、海、瀑、滩、泉向沟内的景观倾诉爱意,那爱意有时直白、有时婉转、有时无声传递;有时热烈宣泄。由此,不仅滋润了花果草木,为人类提供了梦幻般的休闲地,还减少了千百次灾难性雪崩。人类与花木受此恩泽,也有相应的回报,比如人类更加关注山体的岩质,更加珍爱山势的形态。花草树木也因此葱郁密布,用理想的植被进一步保护群峦危崖……如此和谐的互动,无疑把九寨之水的意义提升到“润物细无声”的高深层次。
正自呆想,荷叶寨前的激流再次激荡起水花,星星点点迸溅在脸上,使我顿感满目清凉。透过水雾的朦胧看九寨秋水,愈发感到蕴含缕缕天真之色,恰是游弋于浮躁尘世外的点点天真,才使人体味到人迹罕至处的别样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