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x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248-01
  摘要:就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开展创新教育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设计和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并以相应的创造性思维熏陶,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高中物理 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培养要从基础教育做起,而中学阶段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时期,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达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物理是一门综合性强的自然科学,它的特点决定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精神。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广大物理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谈一些认识和看法。
  一、创设质疑情景,培养创新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应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入手。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很会提问题,而有的学生什么问题也提不出。如何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1.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便会思考进而提出问题,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教学中可从多方面激发兴趣,利用物理学家的事迹,利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如,“神八”宇航员手中杂志为什么会“飘移”,冬天的晚上电灯为什么较暗,汽车的轮胎为什么有花纹。告诉阿基米德发现浮力的故事;讲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等。另外,利用现代物理成果激发学习兴趣,如,中国载人飞船技术、探月技术、纳米技术等。
  让学生了解物理创新的产生背景和过程,补充和传授相关的物理学史知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熟悉科学家发现规律的思维过程和科研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整个物理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探索的历史,我们可以从丰富的物理学发展史中,截取创新教学的素材,经科学选择与整合,作为师生互动的典型案例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再现科学家当年的研究历程,构建一种近乎真实的创新教学氛围,能够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爱因斯坦还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考虑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对于学生大胆地猜测和疑问要积极充分地给予肯定,即使有些问题是错误的,或者提出的问题是很粗浅的、很“愚蠢”的,我们也应给予解答。所以,我们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决不可讽刺打击、伤害学生的自尊。
  3.及时设置质疑情景
  教师在讲完一个问题或者完成一个实验后,可以马上设置问题让学生在已有的情景中思考。如,演示完奥斯特实验后提问:小磁针转动的方向及角度跟什么有关?讲完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之后提问:带电粒子斜进入匀强磁场做什么运动?
  4.引导学生反向思维
  法拉第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即电生磁)中得到启发,他反向思考并提出问题:磁能不能产生电?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后提出问题: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反向观察是怎样的运动?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培养学生这种“反过来想一想”的能力。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环节。
  二、优化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物理教学以实验为载体,以问题为线索,实验与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机结合,这样既可以优化实验教学,又符合素质教育对物理教学的要求,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1.分析生活现象,培养创新能力
  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一个很平常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许多物理规律。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范例,牛顿观察了苹果落地现象后,思考分析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伦琴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X射线。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突然刹车乘客为什么向前倾斜,汽车在弯道上高速行驶为什么容易侧滑,隔墙为什么能听见别人的声音等。通过对生活中现象的质疑与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充分利用教材实验,强化创新能力
  教材中的实验不仅可以验证定理定律,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能力。创造条件力争多做实验,实验中要求学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在实验前提出一些问题,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也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分析探究原因。如“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实验前应提出以下问题:测量原理?导线横截面积如何测,导线长度如何测?电阻应选用什么方法测量(外接法还是内接法)?又如“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时,学生测量结果五花八门,应及时引导学生分析,空气阻力考虑了吗?计时准确吗?摆角大小如何?摆线长度摆球质量对结果有影响吗?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提升了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激发创新意识
  设计实验是根据实验要求编写实验步骤,正确选择仪器的一种实验形式。要求学生平时阅读、查找一些实验小窍门、实验仪器的代用品、实验装置的改进等,以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用“插针法”测玻璃折射率实验,学生采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完成实验后,提出若换成厚度均匀的圆形玻璃,又如何进行实验。测“平均速度”的课题,给出斜面、小车、刻度尺、秒表、金属片等让学生自主完成实验。通过学生思考并设计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设计能力。
  4.教师创新实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教材中实验其原理、步骤、器材等均是固定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和高考接轨,教师还可以给出另外的方法。如“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无论是“内接法”还是“外接法”均存在系统误差,教师启发学生如何消除或减少系统误差,在师生共同探讨的基础上给出新的方法。高考中的许多试题要求学生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教师创造性实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坚强的毅力和积极的心态,否则,只能是半途而废,无功而返。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自己身边的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并自己设计实验探究为什么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现象,从中得出结论,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逐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创造性的发现、思考和解决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把学习与创造、模仿与创新、理性与幻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在对飞机进行改装的时候,电磁兼容问题是相当重要的。本文简单介绍了飞机的机载设备对于飞机的改装工作产生的影响,分析了飞机改装的工作中面对的电磁兼容问题,并探究相关的解决
[摘要]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结果被老师如何看待将牵涉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问题。本文多元评价机制探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的内化和学习欲望的强化,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关键词]多元评价;兴趣;主体意识;自信心  [作者简介]白爱娃(1982-),女,汉族,陕西榆林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陕西教育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教师,助教。    尽管教学评价只是一种
近年来,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通过广播电视西新工程和村村通工程建设,农村牧区广播电视覆盖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是随着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的加快,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牧区广播电视与快速发展的城市广播电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农村牧区广播电视无论从节目数量、节目质量、服务水平远不能满足农牧民群众在精神文化、科技知识和资讯信息等的需求。如何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综合利用广播电视无线资源,采取适合当
期刊
金属矿产资源,作为全球人类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同时也是人们生存与进步的关键基础.根据相关权威统计显示,就目前而言,我国能源有95%来自于矿产资源,工业原料有80%从矿产资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扎实灵动的课堂氛围,通过各种感官的体验,选好题材,发挥想象,教师随时关注课堂生成,挖掘学生真实体验,并在写作中反复修改,形成别样的习
在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下研制大飞机,供应商的地位举足轻重。如何评估供应商,监控供应商的绩效表现,与供应商交流绩效表现是供应商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供应商评估理论,
2014年以来,国务院、财政部多次发文并部署盘活存量财政资金的相关工作,各地也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但是从现实情况看,存量资金规模仍然居高不下,本文拟
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乡镇卫生院在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政府对乡镇卫生院的资金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247-01  摘要:教师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创造更具活力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让语文课堂更有活力、更有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将繁杂的语文学习变为乐趣无穷的知识奥秘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快感和乐趣,语文教学才可以更好地开展下去,才能打破当前语文教学面临的窘境。  关键词:课堂教学 新课改  汉语是一门博
【摘要】新闻理论教育奠定着整个新闻教育的基础,独立院校的新闻理论教育普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本文试图分析当前独立院校新闻理论教学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措施。  【关键词】独立院校;新闻教育;问题;突破  【中图号】G642【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3-0143-01    随着高等院校纷纷创办新闻教育点,我国的新闻教育出现了众多的问题,不少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