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学交往的本体性存在及其创新价值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为”的教学是要达到“为人”的目的,交往是教学的形态起源和存在形态,教学是认识过程和交往过程的统一,传统的教学观蒙蔽了交往过程也凸显了其困境:不仅没有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反而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创造性。教学交往是教学的本体性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交往价值的拓展,教学交往的创新价值——能解放创新的源泉、提供创新的环境、建构创新的根基、形成创新的人格,更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学交往;本体性存在;创新价值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51(2004)02—101—(04)
其他文献
结合我国石油产业特别是炼化产业体制变迁的历史过程以及当前体制变革的现实状况,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揭示了体制变迁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着重对WTO背景下我国石化产业体制创
人力资本与知识创新存在正向变动关系,人力资本投资影响人的知识创新能力,但人力资本并不等于知识创新,知识创新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因素,要促进经济增长,需要提高人的知识
高校纪检监察部门肩负高校内部党的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的重要任务,在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在其职能的履行上,作用还没有得到充
如何设计一个合理的、有效的官员选拔机制,是任何一个社会都要面临的问题。清代翰林官是科举考试中的佼佼者,但由于科举考试时间的固定化,导致清代翰林官日益壅滞,出路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