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闭合复位支架外固定以及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单侧新鲜闭合性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共90例,其中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A组)32例,闭合复位支架外固定(B组)28例,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C组)30例。男34例,女56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2.3岁。3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分型、致伤原因、合并伤、受伤至就诊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随访时比较腕关节活动度、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及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同时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其保守或手术治疗并发症。结果:3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4个月。1年随访时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比较,A组较B组、C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腕关节活动度、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A组较B组差,B组又较C组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影像学评估方面,闭合复位支架外固定及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优于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在功能评价方面,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优于闭合复位支架外固定及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因此,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的前提下,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能够更好地达到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