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的数学素养差别也在逐渐加大,这给高等数学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面对新形势,必须深化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为此,本文提出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实行分层次教学模式,既满足了基础好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又满足了应用班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使学生各取所需,真正受益,提高了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改革 高等数学 分层次教学
高等数学是工科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理论课,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本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的录取分数线降低,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差别也在加大。所以面对当前新形势,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从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开始扩招,标志着我国的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但随之而来的是,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学生整体水平不是很高,个体差异较大,中学时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并且不同的专业对数学能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电信学院、计算机学院、机械学院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与数学知识联系紧密,对数学素养要求比较高;而外国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对数学的要求相对较低,只需要掌握简单的数学定义、定理、公式。即使在同一个专业,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省份,受教育的水平不同,基础差别较大。如果仍按照原来的教学模式,把基础不一样的学生放在一起授课,就会使基础好的学生觉得意犹未尽,而基础差的学生觉得数学太枯燥难懂。因此,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其中,分层教学可以因材施教,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利于两头学生的提升。
分层教学的改革措施
学生分层原则 2013年,本校《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在电信学院试点,按“高考数学成绩、入学选拔考试成绩、学生自愿”三原则把学生进行了分层;2014年,把该模式推广至机械学院、材化学院、计算机学院;2015年,又增加了土木工程学院。
学生分层等级 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等级,各个等级的学生人数所占比例约为25%、50%、25%。A级:高考成绩或者入学选拔考试成绩在110分以上(含110分);B级:成绩在90~110分;C级:90分以下。在实际操作中,学校还实行部分流动机制。根据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由“教师推荐和学生自愿”的原则,允许低层次学生取得进步后向高层次流动(B级学生可以跳到A级,C级可以跳到B级),高层次中无法达到相应目标的学生向低层次流动(A、B级学生可以适当降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要求分层 A级:这部分学生基础较好、数学成绩突出、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在理解、掌握了基本知识、基本思想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延伸,增加教学内容,加大题目难度,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日后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或考研打下扎实的基础;B级:这部分学生所占比例最多,以课堂讲解为主,课后练习为辅。强调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使学生初步具备数学能力。适当安排习题课,多给学生总结知识点之间的联系;C级:这部分学生数学基础最差,太难的章节可以少讲或不讲,控制好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使学生能够掌握高等数学最基本的知识,具备最基本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提高及格率。
教学方法的分层 A级:主要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一些知识点的扩展内容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思考、独立完成,增加课堂的信息量;B级:在课堂教学中,要精讲多练,适当安排习题课,多给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点的联系以及每个类型题目的主要解题方法和技巧;C级:在教学中,以讲授为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加强课外辅导和答疑。
考核评价的分层 分层考核评价有两种方式:一是对不同级别学生的考核可以采用不同的试卷分开来测试。A级试卷难度稍大,除了考察基础知识外,重在考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B级试卷难度一般,除了考察基础知识外,重在考察计算能力;C级试卷容易,考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对不同级别学生的考核可以采用同一张试卷来测试。要求A级的学生全部把试题做完,而对于B、C级学生,难度稍大的题目可以不做,选做容易的题目。
分层教学不但考虑了不同专业的要求,还考虑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在本校已经实施三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分级教学的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不仅仅使学生受益,还使教师和学校同样享受分层教学的成果。但分层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将继续把分层教学改革加以完善,使之科学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黄兆信.分级教学: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举措[J].教育发展研究, 2004,(7):140-141.
[2]张宝善.大学数学教学现状和分级教学平台构思方法与人才培养[J].大学数学,2007,23(5):5-7.
[3]张颖.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的几种分层次教学方案探讨[J].大学数学,2010,26(6):13-15.
(作者单位:湖南工学院数理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
关键词:教学改革 高等数学 分层次教学
高等数学是工科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理论课,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本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的录取分数线降低,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差别也在加大。所以面对当前新形势,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从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开始扩招,标志着我国的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但随之而来的是,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学生整体水平不是很高,个体差异较大,中学时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并且不同的专业对数学能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电信学院、计算机学院、机械学院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与数学知识联系紧密,对数学素养要求比较高;而外国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对数学的要求相对较低,只需要掌握简单的数学定义、定理、公式。即使在同一个专业,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省份,受教育的水平不同,基础差别较大。如果仍按照原来的教学模式,把基础不一样的学生放在一起授课,就会使基础好的学生觉得意犹未尽,而基础差的学生觉得数学太枯燥难懂。因此,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其中,分层教学可以因材施教,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利于两头学生的提升。
分层教学的改革措施
学生分层原则 2013年,本校《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在电信学院试点,按“高考数学成绩、入学选拔考试成绩、学生自愿”三原则把学生进行了分层;2014年,把该模式推广至机械学院、材化学院、计算机学院;2015年,又增加了土木工程学院。
学生分层等级 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等级,各个等级的学生人数所占比例约为25%、50%、25%。A级:高考成绩或者入学选拔考试成绩在110分以上(含110分);B级:成绩在90~110分;C级:90分以下。在实际操作中,学校还实行部分流动机制。根据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由“教师推荐和学生自愿”的原则,允许低层次学生取得进步后向高层次流动(B级学生可以跳到A级,C级可以跳到B级),高层次中无法达到相应目标的学生向低层次流动(A、B级学生可以适当降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要求分层 A级:这部分学生基础较好、数学成绩突出、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在理解、掌握了基本知识、基本思想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延伸,增加教学内容,加大题目难度,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日后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或考研打下扎实的基础;B级:这部分学生所占比例最多,以课堂讲解为主,课后练习为辅。强调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使学生初步具备数学能力。适当安排习题课,多给学生总结知识点之间的联系;C级:这部分学生数学基础最差,太难的章节可以少讲或不讲,控制好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使学生能够掌握高等数学最基本的知识,具备最基本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提高及格率。
教学方法的分层 A级:主要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一些知识点的扩展内容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思考、独立完成,增加课堂的信息量;B级:在课堂教学中,要精讲多练,适当安排习题课,多给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点的联系以及每个类型题目的主要解题方法和技巧;C级:在教学中,以讲授为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加强课外辅导和答疑。
考核评价的分层 分层考核评价有两种方式:一是对不同级别学生的考核可以采用不同的试卷分开来测试。A级试卷难度稍大,除了考察基础知识外,重在考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B级试卷难度一般,除了考察基础知识外,重在考察计算能力;C级试卷容易,考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对不同级别学生的考核可以采用同一张试卷来测试。要求A级的学生全部把试题做完,而对于B、C级学生,难度稍大的题目可以不做,选做容易的题目。
分层教学不但考虑了不同专业的要求,还考虑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在本校已经实施三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分级教学的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不仅仅使学生受益,还使教师和学校同样享受分层教学的成果。但分层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将继续把分层教学改革加以完善,使之科学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黄兆信.分级教学: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举措[J].教育发展研究, 2004,(7):140-141.
[2]张宝善.大学数学教学现状和分级教学平台构思方法与人才培养[J].大学数学,2007,23(5):5-7.
[3]张颖.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的几种分层次教学方案探讨[J].大学数学,2010,26(6):13-15.
(作者单位:湖南工学院数理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