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视角下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地理素养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ddKT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加深,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不再只重视学生对相关地理知识的记忆和学习,而需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因为新的高考对于学生地理素养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本文简单论述了在新高考视角下,在当前高中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基本素养;新高考角度
  一、地理素养的基本概念
  高中地理素养指的是学生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养成的品质。一般来说,这种品质包括地理知识、地理方法、地理态度以及相关的地理情感等。
  高中地理素养具有一些共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地理素养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这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性。同时,由于高中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性,如果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地理素养,那么会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讲授相关的地理基础知识,同时也需要教授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才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在新高考视角下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措施
  1. 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地理学习的价值
  一般来说,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对于地理学科来说,获取知识的方法一般都是进行实地的考察和野外的探索从而得到一系列的地理知识,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不断探索与研究,并且结合相关书籍,总结出一系列的地理知识,才能形成我们当前在高中课堂中所学习的地理知识。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高中地理教师不应该只以课本上的相关基础知识为重点,而应该让学生从实际出发,积极地观察身边的一些现象,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地理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考察,才可以对课本上的地理知识有深刻的理解与记忆。
  2. 提高教师的地理素养
  对于当前的地理教学来说,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审美的态度给学生解答一些地理的问题,或者是运用审美的眼光来分析当前地理课本上的有关问题,那么就可以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这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美好的情绪,可以提高地理学习效率。
  一般来说,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地理教师进行实地考察。教师通过自己的实地考察,一定会对课本上的有关知识或者是现象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才可以更加详细地为学生讲解这一部分地理知识。
  3. 开展有效的探究实践活动
  总的来说,想要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主动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与实践。高中地理探究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能力,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对教师与学生来说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在探究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对自己的活动方案进行设计与实施,教师只需对学生设计的方案进行修改,并且给予一定的指导或帮助。对于地理活动的设计,由教师给出总的思路,而设计方案是由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小组之间的实践及配合收集相关的信息,最后完成实践活动。
  4. 在实践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文观
  高中地理教學的重点一般包括资源、环境、人口、发展等问题,特别强调了人文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以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文观念,只有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才可以最大限度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所以,人文观念的培养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在当前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并没有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过去的地理教学过程,教师只对相关的地理现象进行简单的介绍以及讲解,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记忆。在当前新高考视角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董满超.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设计初探——以“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为例[J].地理教学,2017(7):24-27.
  [2]吴乐知,袁修柳.高中地理课外教学活动的开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以黄石地区为例[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11):40-42.
  [3]周慧,桂宁,杨向阳.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以人教版“必修1”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9(5):18-21.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患者行人工鼻泪管植入术的护理。方法对本科112例(135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人工鼻泪管植入术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措施进行研究,记录术后泪道冲洗及并发症情况。
摘 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提高全民族素质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作为素质教育之首的思想道德教育应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因而学校必须加强德育工作。本文从当前学校德育现状入手,浅谈德育工作面临的冲击与困难,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关键词:德育工作;现状;改进方法  一、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  1.外部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冲击,使教师失去德育教育的信心  随着经济的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加深,中国与国际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掌握一门外语成为人们开拓更广阔天地的重要途径。英语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第二语言,73个国家、地区以及联合国和欧盟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我国更是将英语提升至高考三大主科的地位,重要性一度如日中天。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随着国际化的加深,英语成为学习外语的首要选择。本文通过对朗读技能训练和英语师范生多元识读
【摘要】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改革的实施进程。文章指出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些有效途径, 即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强化责任意识;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培养应用型人才; 进行英语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教学反思, 提高教师学术研究能力; 重视同伴互助, 加强专业引领; 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教师保持教学活力的能力和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关键词
作为一个大河流域国家,河流给生活在流域的人们不仅是物质上的滋养补给,更是精神上的熏陶。在河流出现危机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方式遭到了破坏,随之精神上也出现了危机。传统文化与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对教育发展的要求逐渐提高。本文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探究了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对策,希望为我国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问题;对策  目前,互联网信息技术深入家家户户,我国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教育领域带来了重大机遇。  一、当前中小学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必要性  以抚顺市中小学为例,50%以上的小学教师希望通过
将能源互联网与ICT技术深入融合,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能源互联网+ICT的必要性、技术需求和基本架构,并指出能源互联网+ICT发展面临的问题,对日后的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