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寿桃修剪及管理技术要点

来源 :果农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6527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寿桃成熟期在10月上中旬,该品种具有个大、质优、易丰产、耐贮运等优点,投放市场以来,颇受商家及消费者的喜爱。本文整理了一些中华寿桃的整形修剪技术,现介绍如下:
  1 良好树体结构是确保丰产稳产的前提
  针对中华寿桃的特点:幼树及初结果期树势强旺,顶端优势明显,树姿不宜开张;果实大多有顶芽,单花芽多,花粉量少,坐果率较低,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在修剪时应注意开张角度,抑制顶端优势,缓和树势,促发大量中短枝。比如,要适当进行疏枝,不宜采取重回缩方法,结果枝也要缓截相结合,花芽较少的枝可进行缓放。树势较弱时可适当加大结果枝的短截程度,适当疏剪过密的结果枝,且要注意剪口处要留有叶芽。还要注意抬高枝头的角度,确保结果部位的稳定。
  2 修剪幼树时注意主枝的位置和方向
  一是注意主枝的方向不能正冲作业道,防止成形后影响作业,影响行间的采光。二是主枝在主干上的排列位置,最好选用下部的两个主枝相邻接,上部的第3主枝居高位与下两主枝相邻近。这种结构,既牢固不宜劈裂,营养运输通畅,且主枝易达到均衡。
  3 盛果期树修剪主要是调节结果与生长的矛盾
  修剪量要逐渐加重,对骨干枝要回缩更新,使其下部枝条不易衰枯。要注意枝组的培养和更新复壮,使整树各主枝间、各枝组间保持平衡稳定、健壮。以维持有效的结果体积和延长盛果期。对树冠上部外围的枝条要注意控制,强枝和直立枝应及时疏除,改进内膛光照条件。对下部及内部的枝应清理过密挤果枝、衰弱枝、徒长枝等,回缩过远枝。及时剪除病伤枝、虫枝。
  4 做好安全越冬防护
  4.1 采取密植栽培
  中华寿桃有短枝性状,适合密植,适宜的株行距宜1.5米×(3~4)米。
  4.2 采取树干防护措施
  如:(1)树干涂白。落叶后至封冻前,对树干进行涂白,配方为:生石灰1份、石硫合剂0.2份、食盐0.2份、油脂0.2份、豆浆0.5份、水4~5份。先将生石灰加适量水泡一晚上,再加入油脂,充分搅拌,然后加入食盐、豆浆,最后,把用水化开的石硫合剂加入,搅匀,即可涂干。注意要涂均匀,尤其分叉处要涂好。(2)包扎。涂白后,再对树干1米以下部位,先包两层报纸,再用地膜包严。时间在11月底之前。进行树干包扎,是越冬防寒措施的关键环节。
  4.3 科学施肥
  (1)多施有机肥。一般每亩施优质有机肥3方以上。可以采取顺行沟施或全园翻施或多点坑施的方法。(2)重视基肥秋施。秋施基肥,断伤根系能够很快愈合,且可储备大量营养,可增加抗寒力。采收后要及早进行。每亩施16%过磷酸钙75~100千克、尿素10~20千克,与有机肥混合均匀后施入,施后浇封冻水。(3)合理追肥。萌芽前每亩追尿素15千克,幼果第1次膨大期每亩追三元复合肥25千克,幼果第2次膨大期,每亩追硫酸钾35~45千克。要注意追肥后及时浇水,中后期要控制氮肥,后期要注意控水。(4)注意喷肥。全年喷0.3%的磷酸二氢钾5~8次,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枝条成熟,有利安全越冬。
其他文献
选择海拔800 m以上地区,对夏花菇栽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选用中偏高温香菇菌种武香1号,利用高棚层架栽培模式,同时采取优化管理措施可收到较大的经济效益,为周年栽培花菇打下
甘薯小象虫是福建甘薯沿海产区一种重要害虫,在害虫抗药性日趋严重和缺乏防治新技术的情况下,应用混配杀虫剂田间防治甘薯小象虫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
应果农之邀,2014年4月12日前往其果园察看桃树枯枝、死树情况。一个8年生桃园正值盛果时期,每亩年收益都在1.5万元以上,突然出现了枝枯、树死,一个好好的果园被毁掉了。什么原因会造成如此结局?原来是施肥方法错误所致。2013年10月20日,这位果农请来了几位亲戚帮忙给他家的1.5亩桃园施肥,由于她需要在家做饭,就顺便给几位亲戚交待了一下肥料、地点等,自己没顾上到果园里去。  今年花开之际,他家的
通过分析制度经济学家的相关论述及马克思关于制度变迁理论,并应用农业产业化制度绩效加以实证,指出制度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内生变量,是内因,提出了制度变迁的四个动因,即减少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