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三生教育”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简称。它体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由知识点教育到知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统一。
【关键词】 班级管理 生命教育 生存教育 生活教育
“三生教育”站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的高度,立足于帮助个体成长,着眼于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着力于培养建设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公民。
1 在班级管理中渗透生命教育
生命是万物之本,有了生命才会有快乐和幸福、希望和梦想,只要我们善于教育和引导,学生们就会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和发展生命。通过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认识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作为班主任,我向学生介绍生命教育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使学生能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与此同时,自己还要利用现代远程教育下载教育资源,如:播放反映汶川地震的资料和影视作品,让学生明白“有了生命,才有一切”的道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长期的教育和熏陶,同学间的摩擦逐渐减少,大家都懂得生活上互相关心,学习上互相帮助,尊重别人,爱惜自己。
2 在班级管理中渗透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是对学生精神层面的教育,通过生存教育,帮助学生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存观,生存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的有效知识和技能,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在班级管理中首先加强学生的生存意志教育。人活着是有责任和义务的,要教育学生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人只有明白了生存的意义才能更加珍惜生命,不被困难和挫折所吓倒。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率的升高是青少年缺少生存意义教育的佐证。顽强的生存意志来源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克服学生中存在的倦怠感、空虚感和失落感。要使学生崇尚顽强的拼搏精神,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相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引导学生珍惜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美好时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积极有为地去面对人生时间的有限,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
在班会中我不断地给学生强调:“人生没有停靠点,自我本身永远是一个出发点,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创造就会有收获,只有不息的奋进,才能证明生命的存在。”针对学生知识基础薄弱、信息闭塞、视野狭窄、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问题,自己尽力了解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特征,教给他们自我调节的方法和自我放松的技巧,帮助他们学习生存知识,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强化生存意志,逐步让他们养成健康的心理,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消除心理上的障碍。
3 在班级管理中渗透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幸福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通过生活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在个人生活、社会生活中确立正确的生活目标,提高生活质量,帮助和引导学生建立高尚的幸福观,去追求一种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在班级管理中我经常这样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生命的终极意义就是追求幸福生活,我们这样辛苦地读书、学习就是为了以后能幸福地生活,如果你连幸福都无法体会,你做任何事情也就没了意义。”我总这样激励学生:“在学习中,我们必须适应环境,学会生存。在生活的路上,难免有困难、挫折、失败;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幸,但我们都应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迎接它们,把这些当成是在磨砺自己的意志,这样我们才能适应这个社会,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生活下去,才不会被淘汰,才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所在!”
班级是学校的最基本单位,只有实现班级平安,才能建设平安校园。在班级常规管理中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生命存在的价值,懂得感恩和回报社会;渗透生存教育,让学生认识和掌握生存的本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存;渗透生活教育,让学生认识生活的真谛,学会享受人生快乐,懂得用自己的劳动去回报社会和他人,追求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也要建构起精神生活的快乐。
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要体现“三生教育”。如在学校文化方面,用心营造育人文化,无论是学校宣传栏、校园广播,还是班级宣传橱窗等,都可以围绕着“三生教育”的主题,在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的同时,也给予师生关于“生命、生存、生活”的启迪。
【关键词】 班级管理 生命教育 生存教育 生活教育
“三生教育”站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的高度,立足于帮助个体成长,着眼于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着力于培养建设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公民。
1 在班级管理中渗透生命教育
生命是万物之本,有了生命才会有快乐和幸福、希望和梦想,只要我们善于教育和引导,学生们就会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和发展生命。通过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认识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作为班主任,我向学生介绍生命教育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使学生能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与此同时,自己还要利用现代远程教育下载教育资源,如:播放反映汶川地震的资料和影视作品,让学生明白“有了生命,才有一切”的道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长期的教育和熏陶,同学间的摩擦逐渐减少,大家都懂得生活上互相关心,学习上互相帮助,尊重别人,爱惜自己。
2 在班级管理中渗透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是对学生精神层面的教育,通过生存教育,帮助学生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存观,生存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的有效知识和技能,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在班级管理中首先加强学生的生存意志教育。人活着是有责任和义务的,要教育学生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人只有明白了生存的意义才能更加珍惜生命,不被困难和挫折所吓倒。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率的升高是青少年缺少生存意义教育的佐证。顽强的生存意志来源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克服学生中存在的倦怠感、空虚感和失落感。要使学生崇尚顽强的拼搏精神,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相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引导学生珍惜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美好时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积极有为地去面对人生时间的有限,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
在班会中我不断地给学生强调:“人生没有停靠点,自我本身永远是一个出发点,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创造就会有收获,只有不息的奋进,才能证明生命的存在。”针对学生知识基础薄弱、信息闭塞、视野狭窄、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问题,自己尽力了解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特征,教给他们自我调节的方法和自我放松的技巧,帮助他们学习生存知识,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强化生存意志,逐步让他们养成健康的心理,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消除心理上的障碍。
3 在班级管理中渗透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幸福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通过生活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在个人生活、社会生活中确立正确的生活目标,提高生活质量,帮助和引导学生建立高尚的幸福观,去追求一种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在班级管理中我经常这样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生命的终极意义就是追求幸福生活,我们这样辛苦地读书、学习就是为了以后能幸福地生活,如果你连幸福都无法体会,你做任何事情也就没了意义。”我总这样激励学生:“在学习中,我们必须适应环境,学会生存。在生活的路上,难免有困难、挫折、失败;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幸,但我们都应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迎接它们,把这些当成是在磨砺自己的意志,这样我们才能适应这个社会,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生活下去,才不会被淘汰,才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所在!”
班级是学校的最基本单位,只有实现班级平安,才能建设平安校园。在班级常规管理中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生命存在的价值,懂得感恩和回报社会;渗透生存教育,让学生认识和掌握生存的本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存;渗透生活教育,让学生认识生活的真谛,学会享受人生快乐,懂得用自己的劳动去回报社会和他人,追求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也要建构起精神生活的快乐。
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要体现“三生教育”。如在学校文化方面,用心营造育人文化,无论是学校宣传栏、校园广播,还是班级宣传橱窗等,都可以围绕着“三生教育”的主题,在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的同时,也给予师生关于“生命、生存、生活”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