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特点,总结分析了承包商在EPC管理模式下的风险承担状况,针对承包商在项目各个阶段所面临的不同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控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EPC总承包;承包商风险;防范与应对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8-000118-01
近年来,随着国内建设项目承包方式的不断优化,EPC总承包模式基于较传统建设工程承包模式所具有的诸多优势,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业主和承包商的青睐。与一般建设项目相比较,承包商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承担了更多的项目风险。
一、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特点
EPC总承包管理模式通常是指业主将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工作,打包交给具备总承包资质条件的承包商承担,由承包商对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等负总责,最终向建设单位交付合格建设工程的承包模式。与传统的项目承包模式相比,EPC总承包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1.项目设计对工程建设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保证了工程项目设计方案的不断、持续优化。
2.建设项目责、权、利主体明确,管理事项均具有可追溯性,杜絕了责任推诿现象,确保了项目目标责任落实。
3.实现了项目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运作与管理,提高了项目组织实施效率,项目各运行阶段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确保了项目效益实现。
二、EPC总承包项目承包商风险
基于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特殊性,承包商在项目运作过程中,承担了建设条件、外部环境、市场资源以及工程、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不同于一般建设项目更多、更大的风险,这也对承包商分析识别、防范应对风险的抗风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承包商风险的防范与应对
根据项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程度这两个基本要素的分布情况,承包商应重点加强项目投标、合同谈判和项目实施等三个阶段的风险管理。
(一)投标阶段
一般来说,项目投标阶段做出的一些风险决策,对项目后期各阶段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承包商要主动面对风险,研究风险对策,积极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其中包括:
1.全面调查了解EPC项目业主的财务状况及资信情况,包括经济实力和项目资金落实情况,是否具备项目预付款、进度款等款项的及时支付能力。业主的资金实力和付款能力将直接影响承包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否会出现垫资施工及垫资程度,资金风险是承包商最大的风险,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组织有针对性的现场踏勘。由于EPC总承包项目业主一般不对施工现场各种数据的准确性承担责任,承包商势必要独自承担这部分风险。因此,为了规避项目风险,承包商应在编制投标文件前,组织进行现场勘察,全面了解和掌握施工现场的各种自然条件、水文地质地貌及内外交通条件等方面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施工组织措施。
3.详细了解工程所在地的经济政策环境,包括当地近年来工资、物价、汇率变化情况,当地政府是否按期公布物价指数及价差调整办法、当地租赁施工机械性能及价格、地方政府有关税收、保险、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政策规定,分析识别风险因素,并将相应的风险费用计入投标报价。
4.高度关注EPC招标项目的工程报价要求。对于采用固定总价方式的项目,承包商承担工程量变化方面的风险,所以必须认真核算工程量,确保工程量趋于准确;采用固定单价方式的项目,由于承包商主要承担单价不准确的风险,所以就要对工程量清单项目或分部分项工程报价,逐项进行价格构成分析,形成综合单价。
(二)合同谈判阶段
EPC合同条款明确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争议问题的基本准则,也是承包商实施项目索赔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合同谈判和签约阶段,承包商要充分利用回避、分担、转移等方式,尽可能地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努力将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1.要重点审查合同价款构成及支付货币约定。包括合同价款包括的工作范围、各类税费是否计入合同价款、价款支付币种等。若是国际项目,尤其要注意汇率、利率风险,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外汇支付汇率时点以及双方对汇率、利率风险的分担方式。
2.要认真复核合同文件及相关附件。EPC总承包项目合同构成要件比较多,内容繁杂,经常会出现漏项或合同前后部分内容自相矛盾的情况。
(三)工程实施阶段
1.通过工程分包,实现风险转移。工程实施阶段是将工程设计图纸变为项目实体的阶段,是项目建设的重要阶段,也是各种风险发生集中的阶段。承包商在严格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管理的基础上,要合理利用EPC总承包项目赋予承包商的项目组织权力,将自己的能力短板或风险较大的部分专业工程,分包给具备专业资质和施工能力的施工队伍,充分利用分包商的资源和优势,弥补自身不足,转移项目风险,这也是国际承包商常用的转移风险的方式之一。同时,要慎重选择专业工程分包商,因为按照规定,承包商要为项目分包商的全部行为,承担连带责任。所以,承包商要通过健全完善分包合同条款约定,加强对分包商的管理、约束和控制。
2.投保工程险,实现风险转移。工程保险是以工程项目为主要承保对象的一种财产保险,主要是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物质损失,以及施工过程中因可能产生的第三者责任而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导致的损失,予以赔偿。
投保工程险,虽然需要支付一笔保险费用,但与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相比,数额并不大。而且,承包商可以将这部分费用计入工程项目成本。更重要的是,借助工程保险,承包商可以将一部分项目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分担,最大限度避免项目风险损失。
四、结语
风险管控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风险具有客观性和不确定性,但由于工程项目实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所以项目风险也不是无迹可寻。只要遵循发展规律,掌握风险识别应对方法,风险的发生和影响,还是能够预测和防范的。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尽管承包商承担了巨大的风险,但只要积极主动施行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不断积累经验,一定能够逐步提高风险应对能力,进而有效减少和利用风险,实现EPC总承包项目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伍仁.《EPC工程总承包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M]. GB/T50358-2005,2005
[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关键词:EPC总承包;承包商风险;防范与应对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8-000118-01
近年来,随着国内建设项目承包方式的不断优化,EPC总承包模式基于较传统建设工程承包模式所具有的诸多优势,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业主和承包商的青睐。与一般建设项目相比较,承包商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承担了更多的项目风险。
一、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特点
EPC总承包管理模式通常是指业主将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工作,打包交给具备总承包资质条件的承包商承担,由承包商对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等负总责,最终向建设单位交付合格建设工程的承包模式。与传统的项目承包模式相比,EPC总承包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1.项目设计对工程建设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保证了工程项目设计方案的不断、持续优化。
2.建设项目责、权、利主体明确,管理事项均具有可追溯性,杜絕了责任推诿现象,确保了项目目标责任落实。
3.实现了项目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运作与管理,提高了项目组织实施效率,项目各运行阶段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确保了项目效益实现。
二、EPC总承包项目承包商风险
基于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特殊性,承包商在项目运作过程中,承担了建设条件、外部环境、市场资源以及工程、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不同于一般建设项目更多、更大的风险,这也对承包商分析识别、防范应对风险的抗风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承包商风险的防范与应对
根据项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程度这两个基本要素的分布情况,承包商应重点加强项目投标、合同谈判和项目实施等三个阶段的风险管理。
(一)投标阶段
一般来说,项目投标阶段做出的一些风险决策,对项目后期各阶段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承包商要主动面对风险,研究风险对策,积极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其中包括:
1.全面调查了解EPC项目业主的财务状况及资信情况,包括经济实力和项目资金落实情况,是否具备项目预付款、进度款等款项的及时支付能力。业主的资金实力和付款能力将直接影响承包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否会出现垫资施工及垫资程度,资金风险是承包商最大的风险,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组织有针对性的现场踏勘。由于EPC总承包项目业主一般不对施工现场各种数据的准确性承担责任,承包商势必要独自承担这部分风险。因此,为了规避项目风险,承包商应在编制投标文件前,组织进行现场勘察,全面了解和掌握施工现场的各种自然条件、水文地质地貌及内外交通条件等方面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施工组织措施。
3.详细了解工程所在地的经济政策环境,包括当地近年来工资、物价、汇率变化情况,当地政府是否按期公布物价指数及价差调整办法、当地租赁施工机械性能及价格、地方政府有关税收、保险、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政策规定,分析识别风险因素,并将相应的风险费用计入投标报价。
4.高度关注EPC招标项目的工程报价要求。对于采用固定总价方式的项目,承包商承担工程量变化方面的风险,所以必须认真核算工程量,确保工程量趋于准确;采用固定单价方式的项目,由于承包商主要承担单价不准确的风险,所以就要对工程量清单项目或分部分项工程报价,逐项进行价格构成分析,形成综合单价。
(二)合同谈判阶段
EPC合同条款明确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争议问题的基本准则,也是承包商实施项目索赔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合同谈判和签约阶段,承包商要充分利用回避、分担、转移等方式,尽可能地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努力将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1.要重点审查合同价款构成及支付货币约定。包括合同价款包括的工作范围、各类税费是否计入合同价款、价款支付币种等。若是国际项目,尤其要注意汇率、利率风险,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外汇支付汇率时点以及双方对汇率、利率风险的分担方式。
2.要认真复核合同文件及相关附件。EPC总承包项目合同构成要件比较多,内容繁杂,经常会出现漏项或合同前后部分内容自相矛盾的情况。
(三)工程实施阶段
1.通过工程分包,实现风险转移。工程实施阶段是将工程设计图纸变为项目实体的阶段,是项目建设的重要阶段,也是各种风险发生集中的阶段。承包商在严格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管理的基础上,要合理利用EPC总承包项目赋予承包商的项目组织权力,将自己的能力短板或风险较大的部分专业工程,分包给具备专业资质和施工能力的施工队伍,充分利用分包商的资源和优势,弥补自身不足,转移项目风险,这也是国际承包商常用的转移风险的方式之一。同时,要慎重选择专业工程分包商,因为按照规定,承包商要为项目分包商的全部行为,承担连带责任。所以,承包商要通过健全完善分包合同条款约定,加强对分包商的管理、约束和控制。
2.投保工程险,实现风险转移。工程保险是以工程项目为主要承保对象的一种财产保险,主要是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物质损失,以及施工过程中因可能产生的第三者责任而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导致的损失,予以赔偿。
投保工程险,虽然需要支付一笔保险费用,但与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相比,数额并不大。而且,承包商可以将这部分费用计入工程项目成本。更重要的是,借助工程保险,承包商可以将一部分项目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分担,最大限度避免项目风险损失。
四、结语
风险管控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风险具有客观性和不确定性,但由于工程项目实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所以项目风险也不是无迹可寻。只要遵循发展规律,掌握风险识别应对方法,风险的发生和影响,还是能够预测和防范的。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尽管承包商承担了巨大的风险,但只要积极主动施行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不断积累经验,一定能够逐步提高风险应对能力,进而有效减少和利用风险,实现EPC总承包项目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伍仁.《EPC工程总承包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M]. GB/T50358-2005,2005
[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