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导向的企业与政府的行为博弈分析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Ho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该文通过运用博弈论方法对环境导向的政府和企业行为进行了分析,认为政府为了促进企业采用循环经济模式进行生产,不仅要加强监督和检查,还应该推动循环经济技术的创新和推广。
  关键词:环境导向的循环经济 博弈分析 行为分析
  
  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 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求人类以最高的智力水准和社会的责任感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去创造和谐的世界。
  经济的发展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基础。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的破坏也愈演愈烈。一些企业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我们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续的利用,要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量少,且生态环境恶化有加速的态势,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选择。
  要促进循环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制定合理的循环经济发展政策,必须对相关主体的行为进行考察和分析。本为对环境导向下的企业和政府的行为进行了探讨和博弈分析。
  
  1 博弈的基本假定
  
  1.1 企业的基本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现在主流经济学一般认为,人是“理性”的,在现有条件下会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一个独立进行生产经营的单位,具有完全的理性,即企业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1.2 政府作为一个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机构,它追求的是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他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是对破坏社会公共利益的单位进行监督和惩罚的机构。
  1.3 为了分析的方便,假定企业在以循环经济的要求进行生产时,在政府不进行检查的情况下,社会公共利益损失为零。
  1.4 政府和企业都清楚地知道在不同情况下啊,各自的所得——双方具有完全信息,对方均独立做出决策。
  
  2 博弈分析
  
  本文是关于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企业在进行生产时可以选择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一种是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标准进行生产,以下简称“符合标准”;一种是未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标准进行生产,即以传统模式生产,以下简称“不符合标准”。两种生产模式所对应的所得利润分别为I1,I2。
  政府为了维护公共利益要对可能损害公共利益的企业进行检查,以确定企业是否符合标准生产。政府在进行检查过程中,无论企业以哪种模式进行生产,政府都要支付检查成本,设为C。企业在接受政府检查时可能“符合标准”,也可能“不符合标准”。企业选择“符合标准”生产的概率为q,而政府要以概率p对企业进行检查,以确保企业“符合标准生产”。如果企业“不符合标准”生产,政府要对企业处以罚款,设罚款额为F,也就是说政府会得到一笔收入,数额为F。但同时由于企业的不符合标准生产,導致环境成本损失,即社会公共利益受损,设损失为E。也就是说当政府对企业进行检查,企业不符合标准生产时企业所得利润是I2-F,社会公共利益所得是F-C-E。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博弈矩阵,如下图所示:
  在博弈矩阵中,前一个数表示企业的收益,后一个数表示政府的收益。如果假设I1>I2时,即企业在“符合标准”生产要比“不符合标准”生产能获得更多的利润。“理性”的企业必然会选择“符合标准生产”,对于政府来说,在企业“符合标准”时最好选择不检查,这样还可以节省开销可事实并非如此。一般来说,企业“不符合标准”会比“符合标准”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一般I1  当I1  若给定p,即给定政府检查企业是否符合标准生产的概率时,政府选择检查(p=1)和不检查(p=0)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U1(1,q)=(-C).q+(F-C-E)(1-q)=F-C-E-Fq+Eq
  U1(0,q)=0q+(-E)(1-q)=Eq-E
  令U1(1,q)=U1(0,q)
  解得:q*==1- (1)
  其含义是如果企业符合标准生产地概率小于1-,政府的最优选择是不检查;如果企业符合标准生产地概率大于1-,政府的最优选择是检查;如果企业符合标准生产地概率等于1-,政府随机选择检查和不检查,这时的检查和不检查没有区别。
  若给定平p,即给定企业选择“符合标准”生产的概率时,企业选择“符合标准”生产(q=1)和“不符合标准”生产(q=0)的期望收益分别为:U2(p,1)=I1p+I2(1-p)=I1
   U2(p,0)=(I2-F)p+I2(1-p)=I1-Fp
  令 U2(p,1)=U2(p,0)
   解得: p*=
  其含义为,如果政府检查的概率小于p*=,企业最优的选择是符合标准生产;如果政府检查的概率大于,企业最优的选择是不符合标准生产;如果政府检查的概率等于,企业随机选择符合标准和不符合标准,这时的符合标准和不符合标准是没有区别的。
  因此给博弈可以概括为是政府的最优选择是以p*=的概率检查,企业的最优选择是以1-的概率选择符合标准生产。更为合理的解释可能是现实中有许多家企业,其中有1-比例的企业选择符合标准生产,政府随机的按比例来检查企业是否符合标准生产。
  
  3 结论与讨论
  
  由(1)式可得,企业选择“符合标准”生产地概率q与政府对企业的罚款额成正比,与政府的检查费用成反比。由此可知政府对企业的罚款额越高,企业选择符合标准生产地概率越大。如果政府地企业的罚款额很高,企业可能更愿意选择“符合标准”生产;政府的检查成本低会提高企业被罚款的概率,从而使企业选择“符合标准”生产地概率增大。
  有(2)式可得,政府选择检查的概率p与企业选择两种生产模式所得的利润差成正比,与政府对企业的罚款额成反比。传统紧急模式额外所得多会激励企业选择“不符合标准”生产,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政府更需要检查,而罚款额度对企业选择“不符合标准”生产是一种负激励,所以政府也无需进行检查。
   为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包括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政府要加大监督和检查的力度,此外,要加强循环经济技术的创新和推广,这样可以缩小企业在两种不同生产模式下的利润差,以驱动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而采用循环经济模式进行生产。另一方面,企业受利益驱动自觉采用循环经济模式进行生产,可以减少政府的检查成本
  从而节约公共开支。
  
   参考文献:
  [1]石兆.推行环境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J].商业研究.2008(2)
  [2]林万祥,肖序.环境成本管理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6)
  [3]严法善.环境经济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在报纸编辑中,文编与美编的作用同样重要,前者负责文字编辑,后者负责设计与美化。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报纸文编与美编之间的合作长期独立,严重影响了报纸的质量。本文就文编
对施工图的审阅是监理熟悉工程设计的重要过程,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房建工程监理实践,在容易出现错漏或设计可能考虑不周的一些方面,审阅图纸时监理应作为重点,并给出一些建议。
近年来,救助类新闻已经很多,老百姓遇到困难总会求助媒体,很多地方电视台更有专门的帮忙类民生新闻。而我们该如何报道,让救助类新闻既不让受众厌恶,又能真正帮助到求助者呢?
目的:研制贮存尿液和排除尿液功能近似正常膀胱的原位膀胱重建术.方法:取带系膜回肠段30cm,乙醇浸泡肠粘膜,制成球形贮尿袋.输尿管与贮尿袋行抗返流吻合,贮尿袋下端与尿道断
《朗读者》等一批文化类节目在电视荧屏上获得成功,这与当前的时代背景、受众诉求以及节目本身的特质是分不开的。但在融媒的环境下,电视朗读类节目在获得成功的同时,也需要
[目的]探讨小儿传染科总务护士参与教学所起的作用。[方法]小儿传染科总务护士协助护士长参与教学工作,总务护士在临床教学中负责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负责抢救仪器、药品、
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们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广播新闻因其传播的方便、快捷成为人们日常接收信息的重要方式,但近年人们对广播新闻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广播新闻
图形作为一种艺术表达手段,具有交流的功能与目的,同时具备自己独特的语法形式、语法内涵、语言手段和语言环境。符号性是把原本具有自然属性的事物用图形表现,脱离它原有属性的
从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的破损形式和破损机理出发,说明及时修补坑槽的功效,按照坑槽修补结构形式,制定道路补坑施工方法及质量要求,从而规范城市道路坑槽修补的操作程序,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