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不是看客,你我都是乘客”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ranbu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23”事件在人们心目中永远留着伤痛和问号。
  回顾这些日子,许多读者感慨于微博的力量。没有微博,事件很难引发这么广泛的参与,通过微博,许多意识被唤醒了,包括公民意识、民主意识、社会责任,大爱情怀,都比以往有着更强烈的表达。
  
  伊伊叔叔的微博破谣言
  
  被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称为“生命的奇迹”的最后被救女孩小伊伊,最终经过手术幸运地保住了右腿。在7月28日,小伊伊的叔叔项余遇在腾讯微博的微访谈中,通过直接回答微博网友的提问,透露了这一好消息。
  同时项余遇在腾讯微博上澄清了此前称是受害人家属直接救出小伊伊的消息,“这条消息是错误了……是消防官兵亲手救出来的,谢谢他们”。同时,项余遇也表达了自己开微博的三个目的:“1,想讨回真相;2,让很多像您一样关爱伊伊的网友及时知道伊伊的情况;3,对给伊伊的爱心款项进行公布”。
  通过腾讯微博,让更多关心伊伊的社会人士能够及时获得孩子的最新情况,从而对受害人家属表示慰问。而围绕伊伊到底是谁救出的原委的探究在此之前已经在微博上被讨论得沸沸扬扬。通过伊伊叔叔的微博,这一谣言不攻而破。
  微博在“7·23”甬温动车追尾事故中起到了第一时间传播事件进展、传播帮助寻人信息、辟谣、聚集民意问责等作用。现在距“7·23”甬温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已经过去多日,除了关心事故后续处理等进展外,遇难者家属与网友们最为关心的,依然是事故背后的真相及细节,而腾讯微博致力于深度发掘,许多微博提供、诉说着亲历的见闻。
  
  微博网友挖掘细节
  
  腾讯微博网友除了从各种维度和细节处进行真相的探究,还沿着专业技术和管理方向等热烈讨论。
  28日上午,在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第一次会议上,上海铁路局局长安路生说,根据初步掌握的情况分析,“7·23”动车事故是由于温州南站信号设备在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遭雷击发生故障后,导致本应显示为红灯的区间信号机错误显示为绿灯。
  很快,微博网友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热烈讨论,列车的通讯信号与制动系统为何失灵,铁路关键设备、系统的可靠性是否有保证,信号系统中防止追尾的多道防线,为何没有发挥作用?类似技术漏洞还有多少?究竟这一切是天灾还是人祸?碎片化的观点汇集起来,之前许多模糊的事情就渐渐清晰起来。
  从腾讯微博看,微友们热切关注的不仅是救援现场情况,而且还对经过猛烈撞击后,高架桥及桥基是否有所损坏,在缺乏公布桥梁安全检验结果的情况下就通车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等,也表示出非常关注。
  
  不仅“围观”,更重分析
  
  全民微博时代,每个当事人的自主挖掘与传播,也让公众获得“穿越”,能够以各种角度直击、参与事件的进展。
  如同浙江财经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谢作诗在腾讯微博上写的那样:“到了打个雷就能让火车追尾、过个车就能让大桥垮塌、喝几包奶粉就能肾结石的地步,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再置身事外。今天的中国本身就是一列在雷雨中行驶的动车,你我不是看客,你我都是乘客。”
  这次对“7·23”特别重大事故,网友们更难能可贵的是理性“围观”与分析。从单纯看客变成了人人是“乘客”,通过微博,网友再也不是鲁迅笔下如鸭一般伸长脖子看热闹的愚昧的国人了。从政府官员、媒体、业界学界精英到普通网民,都在不约而同地关注着事件本身的发展与背后的真相。
  事故发生后,腾讯微博网友一夜无眠,微博上的寻亲专栏纷纷开通,医生、律师、机械工程师……各方力量推动微博上的人际网络传递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提供各种资讯和技术支持,和第一现场的网友形成信息共享和互动,形成了一个高效的救援网络,除了让媒体和有关部门得以掌握救援的最新进展,也解决了很多实质性的问题。譬如事故当晚,一条“血液不足”的微博牵动了各方的心,通过微博快速转播,当晚温州的各大献血点就挤满了赶来献血的人们,血液匮乏的问题旋即得到解决。
  拥有443万微博听众的蔡奇,至事故当天深夜2时18分,已经连续发布36条微博,报告浙江省组织救援的情况,组织各方力量投入救援,他还赞扬温州“的哥的姐”免費送客人到医院献血……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郑继伟在当天22时24分发出微博:“省卫生厅厅长带领三支医疗队已启程赶赴温州。”此后,22时33分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也通过微博提醒浙江卫生厅关注此事:“严重关注这起脱轨事故!请浙江省卫生厅帮助。”……
  除此之外, 7月29日,也就是民间说法中的“头七”的日子,腾讯微博为遇难者特别推出微祭奠的活动,广大网友纷纷响应,通过“微祭奠”,一起为那些消逝在铁轨上的青春哀悼。
  
  微博自净,理性信息得到快速传播
  
  从官到民,从大众媒体到自媒体,从传统话语到新媒体话语,一时间各种关于事故真相的剖析,关于遇难者人数的推测,对于事故的反思不断被转播出来……截至事故发生后的第10天,在腾讯微博上关于“温州动车追尾”话题下,微博的数量就达1837万余条。
  除此之外,传播更为广泛的却依然是直指事件的微博内容,亲历者、遇难者家属、媒体等纷纷利用自己的腾讯微博,发表信息、态度和主张。亲历者淼淼在其微博上慨叹劫后余生,并感谢关心他的所有人:“在动车事故中我只受了一点点皮外伤,现已返回福州家中。谢谢朋友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祝福!”而遭遇“四死五命”的遇难者家属杨峰,更是在第一时间忍着失去至亲的伤痛,通过腾讯微博的“微访谈”,讲述自己在现场的经历,表达了自己无比的愤怒、费解和困惑。不幸遇难的动车司机潘一恒的妻子王惠,也通过微博讲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救援中的真实细节。
  在还原事件方面,微博网友们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洞察力,无数零散的细节被大家群策群力组合在了一起,从事件本身的逻辑分析到调度系统代码的诊断,事故之中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就是通过网友理性的筛选和转播被不断放大和升华,聚合成了还原事件、凸现真相的主旋律。
  在整个信息传播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专业准确的声音不断冲破谣言浮出水面,微博网友在这个过程中的理性判断,对微博信息的去伪存真和自净化,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尽管迄今为止事故列车“黑匣子”记录的内容尚未披露,但是微博已经如同一个虚拟的黑匣子,通过各种手段、网友提供的微信息、当事人提供的微细节、不断还原事件的本身,诉说着那个特殊的时间——“7月23日晚上20点23分”所发生的一切。由于亿万微友的共同参与,腾讯微博关注重大事件,记录了事件和社会的变化。从整个过程看,微博上体现出来的,无论是媒体的良知,社会的爱心,还是对于灾难的问责与关注,对于死难者的缅怀与祭奠,正体现了微博闪烁人性的温暖,成为人与人之间越来越显紧密的纽带。
其他文献
冰岛人最感到迷惑不解的是,同样是在金融风暴中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的美国华尔街众多银行,为什么就没有任何国家向其提出赔偿要求?    尽管冰岛素有“欧洲穷亲戚”之称,但这个小国因近海鳕鱼资源丰富,掌控着欧洲人的餐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人为争夺鳕鱼,曾与冰岛打过6次“鳕鱼战争”。  当冰岛人看到卢森堡、列支敦士登等小国纷纷成为金融大国,也发起了脱贫致富的梦。从上世纪90年代起,冰岛渔民纷纷“洗脚上
又到了高考招生季节,几十年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景象,似乎正在起变化,随着高等教育普及,考生之间的竞争不再是新闻的焦点,反倒是学校的招生竞争,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在国外大学、港澳(即将还有台湾地区)大学的竞争压力下,内地大学不得不放下身段,彼此竞争,才能吸引优秀人才前来就学。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大转变,对大学的未来影响深远。  招生环节的竞争压力,正向人才培养环节传递。生源大战逼着有
设计师品牌升温     周晓鸣接到古北一家设计师品牌店的短信,提醒她有一批新款到货,她翻看日程表琢磨什么时候有空过去。当然,和所有喜欢漂亮衣服的女人一样,这个项目可以插队。店主是她的学生。  周晓鸣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的中方院长,早在80年代就带出一支时装表演队,她对衣着设计感的要求比一般人更高。当她穿着欧版剪裁合体的上衣,搭配一条飘逸的长裤,踏着高跟鞋风风火火地出现在办公楼,
我到巴塞罗那,是来采访大厨费兰·阿德利亚,他的斗牛犬餐厅位于地中海边上的ROSES海岸,大概是世上最著名的米其林三星餐厅。他的绝技是分子美食,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创建的菜系,一顿晚饭有40多道菜。比如第一道前菜是“米其多”甘蔗,米其多是一种常见的鸡尾酒,用朗姆酒配冰和新鲜薄荷叶,但这里的处理让人耳目一新,是用甘蔗在鸡尾酒中浸泡,上菜的时候只有几根小小的甘蔗,你只要嘬两口,咂摸咂摸滋味就完了,这样说来,
“原来是上海来的朋友,交关开心。”77岁的梅葆玖慢慢走向记者,身穿黑色西服,头发纹丝不乱,伸出的手绵软温柔,一口上海话更是道地老派,透着一份优雅。  台北,剧院后台,为期四天的“遇见百年梅派”演出圆满落幕,梅葆玖亲自带领两岸三地的学生魏海敏、胡文阁、尚伟、姜亦珊、张馨月等,为宝岛观众献上梅派艺术经典的极致享受。  梅葆玖是一个传奇。年近八十,居然照样能上台唱戏,扮相不倒,身段不倒,嗓音不倒,甜美温
尽管出于善意,但批量生产“乔布斯”与群发孵化“孝子”的主意一样绝对是个馊主意。  当才子和孝子都是社会稀缺时,类似的“孵化”计划,正好迎合了当今社会痛感庸才遍地、“逆子”遍地的愤懑。  历史地看,各行各业的英才,总以天赋加环境的“野生”为宜,“人工孵化英才”而且还想“批量进行”,一向为人痛诋,邓肯写信给萧伯纳:我有第一爆眼的身体,你有第一聪明的脑子,我们生一个贝贝,再理想不过了。却被萧伯纳大触霉头
海地大地震牵动了国人的心,因遭遇相同而更心怀同情,因有同胞牺牲而深感悲痛。如果仔细想一想,更值得反思的,还是地震中的死亡人数,建筑物的倒塌状况,以及救援工作。  虽然还没有确切统计,最保守的估计,在海地地震中死亡的人数,不会少于10万人。1906年,美国旧金山发生里氏8.6级(另一说是7.8级)大地震,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为478人,也有人估计为3000人,最高估计为死亡6000人。1989年10月
每个人年少时可能都有偶像,我也不例外。如果没记错,我是在大学时看到一期《姐妹》杂志封面上的张艾嘉后,就心甘情愿成她的粉丝了。封面上她半侧着脸,身上披着苏格兰呢斗篷,整个人散发出来的气息和当时流行的纤纤玉女,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她的眼神很确定地看着远方,一点也不迷离。当年我正着迷地阅读三毛的文字,成天想着外面的世界,越远越好。   然而真正让我开始认识张艾嘉,应该是听了她的专辑《童年》后,那个没有沙
high了,为了《阿凡达》。  中国人high什么?除了无与伦比的3D视觉之外,有人为“钉子户”的胜利而欢呼。卡梅隆不是中国人,说他为“钉子户”拍了《阿凡达》无异于痴人说梦。但这样的另类解读是有意义的。在听闻了那么多充满暴力色彩的拆迁故事后,中国人看到银幕上轰隆隆开过来的推土机,产生一些联想是毫不奇怪的。电影的结局,杰克这个“卧底”反戈一击,带领被侵略的土著反抗人类的压迫,保护了家园,这样的“大团
贾樟柯当初谈《西游记》,认为里头没有反抗,只有挣扎;没有自由,只有法则。我猜想他其实并不讨厌甚至多少有点喜欢这种不很自由的状态和感觉。或者说,不论是处于艺术实践抑或日常状态,贾樟柯其实都心知肚明,世间万物,就其本质而言几乎都是不自由的,好比地心引力,不论你飞得多高,终究要落地。  然而,限制亦非全然可怖。阿城曾说过意味深长的一句话,“你找到了限制,就找到了自由”,没了地心引力,失重的滋味其实也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