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老妈陶华碧

来源 :妇女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o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凌晨 3 点,贵阳龙洞堡机场的道路两旁,大部分树木、楼房还湮没在黑夜中,唯一还亮着的,是一栋高楼顶上“老干妈”三个红色的霓虹灯字,背后是一排排灯火通明的厂房。
  如今,这里每天都会生产出 200 万瓶辣椒酱,由始终等候在厂区的卡车拉走进入销售渠道,然后迅速被发往中国各地的大小超市,以及遍布五大洲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电影《中国合伙人》结尾,有一张慈祥的脸孔一闪而过,有留学生称其为“超级女神”,在海外,中国留学生的宿舍里大多都会有印着她头像的辣椒酱,她就是“老干妈”陶华碧。
  1947年,陶华碧出生于贵州遵义一个偏僻山村,因为家里穷,她没上过一天学。从小就给家人做饭。
  20年后,情窦初开的陶华碧遇见了她一生中刻骨铭心的恋人——一位老实巴交、人品好、做事认真的地质队小会计。在陶华碧眼里,早年多病的丈夫有才华、人品好。跟丈夫结婚后,陶华碧走出山村,先后来到崇江、贵阳。
  由于丈夫多病,照顧两个孩子生活的重担就落在陶华碧这个弱女子身上。为了生计,陶华碧一开始靠卖米豆腐来维持一家子的生活。豆腐要自己磨,她每天干到深夜一两点,第二天一大早还要去早市摆摊。再后来,她又挑着担子去学校周围卖凉粉。那时,90斤体重的她要扛起100多斤的担子,也是在那个时候,陶华碧落下肩周炎、关节炎、颈椎病,直至今日,膏药不断。
  丈夫因病过早地离开人世,给本来就艰难的家庭增添了一份沉重。坚强的陶华碧每每提到丈夫都会掉下眼泪。她很快从痛苦的阴影里走了出来,她用捡来的砖搭起一间房,开了一家“实惠小吃店”并且发明了豆豉辣椒酱。
  小吃店的经营并不顺利。生意做不起来,一家人没饭吃,别人瞧不起你;生意好了,又有人眼红挤对你。
  陶华碧只能硬着头皮做下去,这练就了陶华碧要强的性格,她有一股劲儿,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做成功,从不放弃,“我不坚强,就没得饭吃”,陶华碧觉得这样人活着才有尊严。
  陶华碧一直很简朴。陶华碧的卧室和办公室连着,一张床,衣架上挂着几件半旧衣服,床头放着几个老式箱子,那还是她结婚时用的,一直留到现在。
  陶华碧的办公桌简单整洁,墙上挂着一幅毛泽东像,和那个年代的许多人一样,她对毛泽东有着很深的情感。如今,厂子交由两个儿子打理,大儿子李贵山负责市场,小儿子李辉负责生产。陶华碧只负责签字,盖章,把握大方向。但她还是闲不住,每天早上7点起床,下车间,听报纸,每晚的新闻联播必看,也看一些商业类节目。她偶尔看看电视剧,喜欢看关于抗日战争的电视剧;喜欢听过去的“红歌”,兴致来了也唱《南泥湾》等。
  陶华碧欣赏李嘉诚、比尔·盖茨,最佩服的女性是吴仪。她说:“投生了之后,我要当将军、上战场,我要打仗去。”
  有人说,“老干妈”陶华碧是一个传奇。苦难的生活和经历,磨砺了她坚强的意志,正是这种坚强和不服输的劲儿成就了她,成就了辣椒酱企业的龙头老大。
  好运从来都是眷恋坚强的人
  在成为商界大王“老干妈”之前,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从小砍柴、做饭、种地。在姐妹八个的大家庭里,她是那么的弱小,甚至没有力量保护自己。她只想读书、承欢父母膝下,做一个乖巧的女儿。
  而曾在市场卖菜的经历,历练了陶华碧对商界的认知。“诚信为本”四个字陪伴着她从摆摊到如今闻名全世界的“老干妈”企业。
  摆摊卖菜时,有一次儿子病了,她向一个杨姓老师借了100元钱。过了几天,陶华碧准备好钱还给杨老师,可杨老师竟然两个月没来买菜。陶华碧着急,欠别人的钱,她一天都睡不好。
  当她辗转打听到杨老师在航天器材技术学校工作时,就找到学校去还钱。门卫告诉她,杨老师出国了,估计几个月后才能回来。
  陶华碧准备等杨老师回来时再把钱还上、向她道谢。这时,饥渴难忍的她发现学校不远处是个冷面摊位,就去要了一碗冷面。吃着冷面,她觉得比起自己做的味道稍差了一点。爱管闲事热心的她招呼饭店的女老板:“妹子,吃饭的人不多啊。”
  老板正发愁生意难做,说:“大姐,你说我有什么法子呢,别人不来,我也不能硬拉人家买我的冷面吧。”
  陶华碧微微一笑:“给你说句实话吧,你这面做得不够地道。我教你一个法子,你这面要用火蒸出来才有筋道,用水煮的就差一些。还有米豆腐石灰水放得有点多了,硬邦邦的,另外就是你这辣椒油,火候没到就起锅了,吃起来不香。”
  女老板看陶华碧是个能人,建议陶华碧在这儿打工,陶华碧拒绝说:“我还得卖菜呢。”
  女老板说:“你看我这儿的生意差得马上就要关门了,妹子,你好人做到底,就帮帮我吧,你做的凉粉和冷面,我多给你些钱。”
  陶华碧想了想,觉得卖菜一天也挣不了几个钱,如果在她这儿帮助了她也就帮助了自己。
  丈夫得病拉下的饥荒,她都还清了。但大儿子眼看已经到了娶媳妇的年龄,小儿子马上就要上大学,这又是两座沉重的大山。
  陶华碧答应了女老板,她在家做了凉面、凉粉和辣椒油给女老板送去。陶华碧的手艺给这家小店增加了人流。
  杨老师出国回来了。当时看她不容易,准备不要钱的,没想到隔了好几个月,陶华碧还记着还钱。
  陶华碧给女老板送凉粉和冷面,她亲手炸制的辣椒油免费送给女老板。
  盛产辣椒的贵州,炸辣椒、腌辣椒、泡椒几乎是当地约定俗成的一种开胃菜品。辣椒不贵,用的油也不多,最经济实惠,童年和少年时期,陶华碧就试验了炸制辣椒油的各种方法做得更可口,变着法子给家人做饭做菜。
  辣椒还预防疾病。贵州的气候多变,当年的医疗条件差,各种疟疾横行。生活在大山里的陶华碧,自小就知晓大山里的哪种中草药可以入味,哪种中草药可以去火止痛。她采摘这些中草药回来,一遍一遍地试验,在炸辣椒的时候,亲口尝试哪种草药既提升了美味,又预防了疾病。陶华碧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案,她炸的辣椒油香、辣、脆,就是涂在窝头上,吃起来也格外美味。   虽然现在坐拥几十亿资产,餐桌上、酒席上,吃什么都是随手可得,但陶华碧还是喜欢自己做的辣椒油、辣椒酱。
  陶华碧用的是家乡的天然植物油,辣椒是生长在广袤大地上的天然辣椒,具有天然的口感,经过她数十年的研制,对辣椒美味的一次次提炼,终于炸制出让人“一日不吃,如隔三秋”的辣椒油。
  在饥苦的童年,在背井离乡的异地,她把普通的、低廉的辣椒,做成了众人赞不绝口的美味。这种随处可见的调味品,到了陶华碧手里,却成了她生活乃至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她是个心底有爱的“老干妈”,生活给了她苦,她以“辣”浸入人生,辣椒给她带来了丰满的别样人生。
  心底有爱的“老干妈”
  人们越来越离不开她亲手做的辣椒油。有一次,陶华碧不舒服,就没炸制辣椒油,不料到了下午,女老板就给陶华碧打来了电话,说今天来了几位慕名而来的客人,因为没有辣椒油而满腹牢骚。就在客人要走时,儿子发现了一点剩下的辣椒油,几位客户胃口大开,临走,掏出了一叠100元钞票要买。那时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也就挣100元左右!
  陶华碧听了只是淡淡地笑笑,彼时,她并不觉得这件事有多么稀奇,她只想着一个月能挣得够温饱、够孩子的学费、够给大儿子成家立业就是她的奢望了。
  她从来没有想到过用辣椒油换钱,在她的意识里,辣椒不过是上天赐给她为她抵挡人生一部分苦味的调剂。杨老师看陶华碧太辛苦了,就鼓励她也开个饭店。“你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不容易,给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当老板,我相信你能行。”
  1989年,在贵阳至龙洞堡的一条街边,陶华碧的实惠饭店开张了。她用撿的废弃的砖头、旧石棉瓦,盖了个简陋的棚子。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一口锅、一些碗筷,是全部家当。42岁的她要拼命干活、做生意,用生命的汗珠来换取未来日子的安定。她扎着白围裙,在锅灶前、案板前忙碌着。饭店简陋,可是桌子凳子从来都是一尘不染,顾客盈门。
  有些店家为了挣钱,给的分量根本不足。陶华碧从小吃过挨饿的苦,当年姐妹八个,吃了上顿没下顿,后来还出生了一个妹妹,却被饿死了,她太了解饥饿的滋味了,不想让她的客户忍饥挨饿。
  这一带来往的货车比较多,这些司机们日夜奔忙,饱一顿饥一顿的,饭量特别大,去别家吃饭,一碗加一个饼还不够,在陶华碧这儿吃饭,一碗再吃半个饼就饱饱的了。而她的辣椒油、辣椒酱,又辣又香。
  她太实在太诚恳了,别人赚一块,她只能赚五毛,而且还雇一个小工,再加上门面费,她挣得刚有盈余。
  有人说:“你傻呀,别人挣得比你多,你还分量那么足,这不赔本赚吆喝吗?”
  陶华碧说:“不给足分量,我做不到!不让我免费赠送辣椒油,我更做不到!就是不挣钱,也得让人家吃饱肚!”
  为让过往的司机们得到更多的实惠,陶华碧的辣椒油罐子常年敞开着,这些司机愿意拿走多少就拿走多少。它原本是作为辅料送给顾客的,后来大家觉得好吃,便主动来买。
  困难的学生来吃饭,她总是加量或者不收钱,学生出于感动都叫她“老干妈”,这个称呼一直叫到今天,响遍了中国大江南北和全世界。
其他文献
“嗓门不好听,整个好听的!”  “嗓音整形,让你拥有天籁之音。”  “大学生希望通过‘整嗓’找到好工作。”  ……  最近,嗓音整形有点热。编辑试着在google上搜索“嗓音整形”的资料,不料竟搜出那么多“奇妙”,甚至有点匪夷所思的信息来。嗓音整形到底是怎么回事?通过整形嗓,真的能把声音变好听吗?这是否意味着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自己的声音?这一切到底是医学的进步,还是媒体的炒作,抑或是大家的误解
自2005年5月以来,新加坡共有19位市民罹患真菌性角膜炎,这些病人均戴过隐形眼镜,其中18人曾使用过博士伦公司生产的多功能隐形眼镜护理液。虽然目前并没有确凿证据证实真菌性角膜炎与使用护理液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出于安全考虑,新加坡、香港、澳门已停售该品牌护理液。在内地,虽然该护理液仍在销售,但销量也已明显减少。    “博士伦”作为隐形眼镜品牌中的大哥大,在我国拥有极高的市场占有率。以本刊编辑部为
我这人有点耿,好认死理,但一直坦坦荡荡个性鲜明,缺点明显优点显著。单说吃这一块儿,同样如此,用好吃而不懒做表述,最为恰当。  现如今吃货满天飞,都不说自个儿好吃,偏偏美其名曰成了美食家,讓我这好吃的缺点逐年优化成为优点啦。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的我,打小就好吃,尤其少年时期,成长在物资极度匮乏年代,看啥都是美味,吃不到嘴里的更念念不忘。  生在合肥市中心,长在市中心的四牌楼,奈何家境窘迫,全家只有
脱发、易怒、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没食欲,上班带着黑眼圈,蔫蔫的样子……一大堆的毛病就是因为没睡过好觉。就这样,一向阳光的你被不良睡眠击垮了。可见一个能让你好好睡觉的地方有多重要。  那我们就要改变这一切,把卧室打扮得舒舒服服,让睡眠更有仪式感,脏乱差的卧室必须治理。一个助眠的卧室,墙面颜色是影响睡眠的一个因素,有一面好看的床头背景墙,是撑起整个卧室颜值的关键。无论是莫兰迪色调,还是被无数粉丝追捧的
看到她,你会相信上天的确是有偏爱的:明明可以靠脸,偏偏才智更胜一筹;胸怀企业家的格局,身上又透着知识分子的气质;披上铠甲能上战场,挽起袖子也能做一手好羹汤。  她是吕晶,中国女企业家协会理事,亦是北大光华EMBA黑龙江校友会副会长。  1吕晶,生于哈尔滨,并在此度过了整个青年时代。怀揣这份游子的情怀,早已定居香港。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吕晶,九年前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真金白银地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同时
在美国,有40%的儿童和20%~30%的成人患过敏性鼻炎。在我国,有近10%的人罹患此病,且发病率正不断攀升。过敏性鼻炎是导致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因素,  与哮喘、鼻窦炎、中耳积液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密切相关。从严格意义上讲,过敏性鼻炎目前无法治愈,但可以被良好控制。    过敏性鼻炎是环境中的过敏原所致的人体超敏反应,典型症状是阵发性鼻痒、鼻塞、喷嚏和流清水样鼻涕。在门诊,我们经常能遇到患者主诉“
霽虹桥是连接道里南岗和道外三个区的交通要道。  霁虹桥下的几条铁路线,一条从火车站方向穿过霁虹桥通往道里和道外交界的滨洲铁路桥;一条从火车站方向穿过霁虹桥后拐向太平区的东江桥;通往滨洲桥的道轨再与通往东江桥的道轨相连,这中间就形成了一块三角地。由于路基高出地面许多,在这块地方由积存的雨水形成了一个小小水塘。每年春、夏、秋三季这里便成了我与小伙伴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那时来往的火车不像现在这么频繁,
这句话虽然励志,但是很多女生应该还是不想让自己脸上有皱纹。嘴角下垂、双下巴还有法令纹……随着年龄增长,脸上的问题越来越多。“筋膜线条”神奇消除面部衰老  长期使用手机和电脑,很多人都变成了驼背、头前倾,甚至同时影响到连接面部的筋膜,从而导致脸颊松弛和双下巴,覆盖全身肌肉的筋膜通过多个脉络可以传递张力,面部和身体由筋膜连接,相互影响。  消除驼背,先要放松从颈部到胳膊后面再连接到小手指的肌膜,这一条
据统计, 50岁以上男性有30%会得前列腺增生症,60岁以上者这个数字约占40%,70岁以上有60%,80岁以上达到80%。其症状表现为小便次数增多,尤其是夜间小便次数增多;排尿困难,包括排尿时间延长,排尿费力,尿流中断,排尿不净:尿流变细,如因气候变化、劳累、饮酒、房事或感染等,还极易引起尿潴留,甚至尿液完全排不出,造成极大痛苦。  上世纪6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用针灸防治前列腺增生症,效果较为满
看一段欢乐的视频,我也被逗笑了:根据丹麦新法律,私人马戏团不得再饲养大象。丹麦首相弗雷德里克森在议会宣读一份向私人马戏团赎买大象的报告,报告称,政府不得已还买下一头名叫阿利的骆驼,因为它与其中一只大象十分要好,不愿放朋友离开……  弗雷德里克森读到这里时有几分钟笑到停不下来,下面的男男女女议员们也笑到不行。最后,她还感谢右翼政党议员没有反对赎买阿利……  好健康、好凡间、好真实、好可爱的女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