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淋巴组织增生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j19861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6种方法检测256例胃粘膜活检标本的幽门螺杆菌(Hp),总检出率为70.70%,其顺序为活动性胃炎>非活动性胃炎>正常胃粘膜,慢性萎缩性胃炎>浅表-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正常胃粘膜。胃粘膜淋巴滤泡检出率为43.36%,其顺序与Hp检出率相同。有淋巴滤泡形成者Hp检出率显著高于无淋巴滤泡形成者(81.48%比65.49%,P<0.001);淋巴滤泡形成与腺上皮萎缩和肠上皮化生关系密切。结果提示,Hp感染诱导的胃粘膜淋巴组织增生及其伴随的免疫反应可能是Hp相关性胃炎出现胃粘膜腺体萎缩的主要机制。

其他文献
2012年,我校提出了打造生态型学校的办学理念。生态型学校,意即学生在学校的生存状态,学生与同伴之间,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及学校与家长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呈和谐、健康向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突破学生的差异性实现高效课堂成为师生关注的重点。信息技术教育究竟怎样才能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实现真正高效的教学,这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整合了“分层导学和合作互助”的教学模式,解决了信息技术教育普及性、统一性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差异的矛盾。尽可能地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從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分层·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