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分析了泾县植保防治专业队组建、防治示范、服务方式、制度保障等方面的情况以及防治的成效,并提出今后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专业化防治;对策;安徽泾县
中图分类号 S4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0-0091-01
传统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因用药不对路、用药时机不当、施药技术难掌握、防效偏低等突出问题,导致加大施药成本、增加农药残留、影响生态环境。传统的防治方法难以应对新的病虫害发生形势,而植保社会化服务、专业化防治具备了较成熟的环境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推动和发展。
1我县社会专业化防治工作的开展情况
1.1发展防治专业队
我县通过重点扶持种粮大户、农药经营户、防治专业户、乡镇农技站等,在弥雾机的配置、使用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培训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安排,积极引导、组建防治专业队。在全县组建了11个植保机防服务队,现有机动弥雾机400台(省植保总站配置180台,农民自购220台),服务范围涉及全县11个乡镇20个行政村2 000户农民,防治面积1万公顷,占全县防治面积的13%,在开展植保病虫专防服务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1.2开展专业化防治示范
根据“重点扶持、典型带动“原则,我县重点引导、扶持了榔桥镇、昌桥乡等机防队,并取得了较好的典型示范带动效应。榔桥镇机防队由1位农技员牵头组建,现有队员10人。分别于2007年7月2日、7月9日、8月3日组织了3次统防统治,防效较好。2007年四(2)代稻纵螟大发生,田间蛾量峰期长,陆续产卵,不断孵化。我县大部分农民只习惯每个代次防治1次,所以2007年的四(2)代稻纵螟尽管在第1次防治适期进行了防治,田间仍然是卷叶率很高、残虫量高。7月30日市农技中心来检查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在榔桥镇的农业项目示范区的近100hm2示范片,看到田间稻纵螟很少、残虫没查到。拍查稻飞虱,平均百丛虫口125头。而相邻的对照区田块(农民自己打药防治,其他条件差不多),稻纵卷叶率10%以上、百丛残虫平均78头。拍查稻飞虱,平均百丛虫口1 132头(以白背为主)。统防统治示范片的防治效果,得到了当地农民、市督查组的认可、好评。榔桥镇机防队2007年共防治水稻面积500hm2,单位面积减少用药1~2次,防效显著。
1.3专业化防治服务方式
一是单纯的带机喷药,即代治,由农户提供药剂,机手进行喷施农药。由农户支付代治费,一般收费75~90元/hm2,除去15元/hm2的油费,机手可得60~75元/hm2(不考虑机械折旧)。这种服务形式占我县机防服务面积的50%。二是开展统一防治。防治队按照县植保站的病虫情报要求,及时进行集中连片、较大面积的统一防治,统一提供防治药剂和施药服务,按技术部门要求的防治技术、药剂等进行防治,收取合理的农药费及用工费,收费225~270元/hm2。这种方式占我县机防服务面积的45%。三是承包防治服务。针对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缺劳动力户等特殊情况,服务队在基础条件较好(以前开展过统防统治)的地方,与农户订立机防承包防治合同,双方达成防治费用、防治效果等承包合约。这种方式目前占我县机防服务的5%。
1.4制度保规范,服务促发展
一是建立健全机防组织管理。为加强对机防服务队的规范化管理,县农委高度重视,拿出了管理意见,出台了扶持措施,并鼓励由基层农技人员牵头组建服务队,开展有偿服务,如昌桥乡机防服务队就是由村委会领头组建,目前已拥有专防队员15人。喷雾器械产权归属农委,机防队有使用权,禁止将喷雾器进行倒卖。二是建立机防服务组织档案。县植保站对全县植保机防服务队进行了登记造册,建立档案,便于联系和管理。三是以多种形式对机防队和机手进行技能培训和指导,并向他们及时提供病虫防治情报和病虫防治技术资料。2007年已举办培训10场次,培训500余人次,提供病虫情报等技术资料5 000份。四是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将机防组织和机手的联系电话在泾县农网等媒体上向社会公布,便于需防治农户与他们主动联系,扩大他们对社会开展服务的范围。
1.5机防服务成效
一是防效提高。由于用药对路、技术到位,比常规喷药防效提高10%以上。二是三大效益明显。机防比常规防治减少用药1~2次,节省防治成本225~300元/hm2。在县植保站的指导下,机防服务队严格按照安全用药要求,保证了农药的正确使用,减少了对有益生物及环境的不良影响。三是拓宽了农业技术人员的服务领域,尝试有偿服务。如榔桥机防服务队,2007年开展统防统治面积500hm2,毛收入达到10万余元。
2发展策略
近年来的实践表明,植保专业化服务工作在我县的发展潜力较大,是现代农业病虫防治的发展方向。一是政府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在器械配备上给予扶持,投入资金,保证先期机防专业队的启动和发展。二是职能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在机手培训、防治技术指导等方面强服务职能。三是探索建立村级专业机防服务队,并能稳定发展、长远服务。四是进一步加强机防服务组织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充分显示机防优势,努力建立农户与机防服务组织互惠互利的长效机制。五是召开防治成效展示宣传会,在泾县新闻媒体上多加报道,让专业机防服务组织、服务成效家喻户晓。
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专业化防治;对策;安徽泾县
中图分类号 S4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0-0091-01
传统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因用药不对路、用药时机不当、施药技术难掌握、防效偏低等突出问题,导致加大施药成本、增加农药残留、影响生态环境。传统的防治方法难以应对新的病虫害发生形势,而植保社会化服务、专业化防治具备了较成熟的环境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推动和发展。
1我县社会专业化防治工作的开展情况
1.1发展防治专业队
我县通过重点扶持种粮大户、农药经营户、防治专业户、乡镇农技站等,在弥雾机的配置、使用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培训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安排,积极引导、组建防治专业队。在全县组建了11个植保机防服务队,现有机动弥雾机400台(省植保总站配置180台,农民自购220台),服务范围涉及全县11个乡镇20个行政村2 000户农民,防治面积1万公顷,占全县防治面积的13%,在开展植保病虫专防服务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1.2开展专业化防治示范
根据“重点扶持、典型带动“原则,我县重点引导、扶持了榔桥镇、昌桥乡等机防队,并取得了较好的典型示范带动效应。榔桥镇机防队由1位农技员牵头组建,现有队员10人。分别于2007年7月2日、7月9日、8月3日组织了3次统防统治,防效较好。2007年四(2)代稻纵螟大发生,田间蛾量峰期长,陆续产卵,不断孵化。我县大部分农民只习惯每个代次防治1次,所以2007年的四(2)代稻纵螟尽管在第1次防治适期进行了防治,田间仍然是卷叶率很高、残虫量高。7月30日市农技中心来检查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在榔桥镇的农业项目示范区的近100hm2示范片,看到田间稻纵螟很少、残虫没查到。拍查稻飞虱,平均百丛虫口125头。而相邻的对照区田块(农民自己打药防治,其他条件差不多),稻纵卷叶率10%以上、百丛残虫平均78头。拍查稻飞虱,平均百丛虫口1 132头(以白背为主)。统防统治示范片的防治效果,得到了当地农民、市督查组的认可、好评。榔桥镇机防队2007年共防治水稻面积500hm2,单位面积减少用药1~2次,防效显著。
1.3专业化防治服务方式
一是单纯的带机喷药,即代治,由农户提供药剂,机手进行喷施农药。由农户支付代治费,一般收费75~90元/hm2,除去15元/hm2的油费,机手可得60~75元/hm2(不考虑机械折旧)。这种服务形式占我县机防服务面积的50%。二是开展统一防治。防治队按照县植保站的病虫情报要求,及时进行集中连片、较大面积的统一防治,统一提供防治药剂和施药服务,按技术部门要求的防治技术、药剂等进行防治,收取合理的农药费及用工费,收费225~270元/hm2。这种方式占我县机防服务面积的45%。三是承包防治服务。针对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缺劳动力户等特殊情况,服务队在基础条件较好(以前开展过统防统治)的地方,与农户订立机防承包防治合同,双方达成防治费用、防治效果等承包合约。这种方式目前占我县机防服务的5%。
1.4制度保规范,服务促发展
一是建立健全机防组织管理。为加强对机防服务队的规范化管理,县农委高度重视,拿出了管理意见,出台了扶持措施,并鼓励由基层农技人员牵头组建服务队,开展有偿服务,如昌桥乡机防服务队就是由村委会领头组建,目前已拥有专防队员15人。喷雾器械产权归属农委,机防队有使用权,禁止将喷雾器进行倒卖。二是建立机防服务组织档案。县植保站对全县植保机防服务队进行了登记造册,建立档案,便于联系和管理。三是以多种形式对机防队和机手进行技能培训和指导,并向他们及时提供病虫防治情报和病虫防治技术资料。2007年已举办培训10场次,培训500余人次,提供病虫情报等技术资料5 000份。四是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将机防组织和机手的联系电话在泾县农网等媒体上向社会公布,便于需防治农户与他们主动联系,扩大他们对社会开展服务的范围。
1.5机防服务成效
一是防效提高。由于用药对路、技术到位,比常规喷药防效提高10%以上。二是三大效益明显。机防比常规防治减少用药1~2次,节省防治成本225~300元/hm2。在县植保站的指导下,机防服务队严格按照安全用药要求,保证了农药的正确使用,减少了对有益生物及环境的不良影响。三是拓宽了农业技术人员的服务领域,尝试有偿服务。如榔桥机防服务队,2007年开展统防统治面积500hm2,毛收入达到10万余元。
2发展策略
近年来的实践表明,植保专业化服务工作在我县的发展潜力较大,是现代农业病虫防治的发展方向。一是政府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在器械配备上给予扶持,投入资金,保证先期机防专业队的启动和发展。二是职能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在机手培训、防治技术指导等方面强服务职能。三是探索建立村级专业机防服务队,并能稳定发展、长远服务。四是进一步加强机防服务组织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充分显示机防优势,努力建立农户与机防服务组织互惠互利的长效机制。五是召开防治成效展示宣传会,在泾县新闻媒体上多加报道,让专业机防服务组织、服务成效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