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式对冠心病患者下肢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容量负荷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研究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及腰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三种麻醉方法对冠心病患者下肢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容量负荷的影响。

方法

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湖北航天医院行择期下肢关节置换的冠心病患者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全身麻醉组(A组)、椎管内麻醉联合浅全身麻醉组(B组)和腰丛神经阻滞联合浅全身麻醉组(C组),每组40例。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入室后(T0)、麻醉诱导即刻(T1)、手术开始即刻(T2)、手术开始后1 h(T3)和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VI)和每搏变异度(SVV);记录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记录三组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T1时,三组患者HR、MAP、CI和SVI均低于T0,SVV均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B组患者的MAP、CI和SVI显著低于A组和C组[T1时:(76.8 ± 5.4)mmHg(1 mmHg=0.133 kPa)比(84.4 ± 14.9)和(86.4 ± 19.1)mmHg,(1.9 ± 0.6)L/(min·m2)比(2.5 ± 0.7)和(2.3 ± 0.5)L/(min·m2)、(35.5 ± 11.5)ml/m2比(40.5 ± 11.8)和(39.2 ± 10.3)ml/m2;T2时:(74.6 ± 6.7)mmHg比(89.9 ± 17.8)和(82.8 ± 19.7)mmHg、(2.6 ± 0.7)L/(min·m2)比(2.8 ± 0.7)和(2.6 ± 0.4)L/(min·m2)、(38.2 ± 13.7)ml/m2比(44.9 ± 7.9)和(45.8 ± 8.3)ml/m2],且T1时B组SVV显著高于A组和C组[(15.6 ± 2.1)%比(13.8 ± 4.3)%和(13.9 ± 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 T4时A组的HR和MAP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术后高血压或低血压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5.0%(2/40)比20.0%(8/40)和35.0%(1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腰丛神经阻滞联合浅全身麻醉用于冠心病患者关节置换术时围手术期容量负荷指标波动较小,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且术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概率较其他两组更低,故较为安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硬膜外注射右美托咪定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中的镇痛镇静效应以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麻醉科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行TURP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0.9%氯化钠组。右美托咪定组患者麻醉后硬膜外给予0.1 μg/kg右美托咪定注射液3 ml,术后硬膜外镇痛泵中含0.1%罗哌卡因以及0.9 μg/kg右美托咪定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