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遇上“呆木瓜”

来源 :学生天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96343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班上好事的同学,为每一个人取了绰号。我的绰号是“青花瓷”。他们听说我爱看古典文学,所以用“青花瓷”给我命名。虽然我不赞成这种乱给人取绰号的行为,但好在给我取的这个绰号没有什么贬义,也就没有反对了。
  其实我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古典,只不过从小妈妈就叮咛我要多读一些古典文学,来提高自身的修养。我最喜欢看的是《诗经》和婉约的宋词。语文课本上老师强调要求背诵的课文,我基本上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熟记在心了。
  记得有一天上语文课,老师讲到王维的《山居秋暝》,他随意叫了一个男生站起来背诵。那个男生看上去有点羞涩,木木的,微低着头说了一句“空山新雨后”便没有了下文。老师见状,点了我的名字,我站起来朗声背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背完,老师让我们坐下的时候,对那男生说:“看看人家,多学着点儿。”
  2放学后,我去车棚里推车子,听到有人在身后叫“青花瓷”。我回过头,看到了那个在课堂上没有把诗背诵完整的男生。文理分科后班里有61位学生,如果不是同时被老师点名背诵同一首诗,我几乎对他没有印象。他自我介绍说:“我叫潘冰。”他说他之所以记住了我,是因为周杰伦演唱的《青花瓷》是首很流行的歌曲,好记。这句话,使我对他的印象是:这个人很肤浅。
  第二天早上,他进教室的时候,同桌碰了碰正在看书的我,说:“呆木瓜刚才朝我们这个方向望了两眼。”“呆木瓜?”同桌见我一脸惊讶,忙解释说因为潘冰看上去木木的,所以他的绰号是“呆木瓜”。虽然我对潘冰的印象不太好,但是别人这样看待他,我还是有些反感。我们怎么能用这样的方式来放大别人的弱点呢?
  潘冰再次在校门口等我回家的时候,我没再绕道而行。有时,和同桌一起走时,潘冰只是不远不近地像个跟班一样跟在我们后面,从不插嘴说一句话。我经常跟他们大谈我读古典文学的心得体会,谈论如何能把语文学得更棒。有天放学路上,同桌跟我说隔壁班那个当升旗手的男生好帅,尤其是升旗的时候他甩旗帜一角的姿势简直完美至极。然后她突然问我喜欢什么样的男生。我一时怔住,怕说出来被潘冰耻笑,下意识地回头望了一眼。同桌见状,便诡异地笑着说:“我猜你就会喜欢那个呆木瓜!”幸好潘冰在十字路口的那一头,感谢红灯没有让他听到同桌说的话。
  3班级里不知何时开始流行“生日转转盘”,就是轮到谁过生日,会收到班长用班费买的一本书。
  我17岁生日那天,收到的是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扉页处,抄写着《青花瓷》的歌词。其实,这是我第一次认真地读这首歌,字里行间都充溢着古典的味道,而并不是像我之前认为的那样:流行的都是乏味的、肤浅的。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同桌以后,她瞪大眼睛,一本正经地问我是不是火星来客。我笑着打她,不小心晃动了桌子,居然滚落出一个木瓜:长圆,橘红色,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蹲在地上等我将它捧在手心。木瓜骤然落地的声响,惊到周围的同学,他们显然对送木瓜的人更感兴趣,都暧昧地笑着。我委屈地趴在课桌上,心想我只是和潘冰放学一起走了几次,并且多数时候同桌也在的,难道这也成“绯闻”了吗?
  这个木瓜让我纠结了整整一天。下午放学的时候,潘冰对我说:“对不起,那个木瓜是我送你的。”他说完后在我单车的前篓里放了一个本子,然后迅速地跑掉了。
  4晚上躺在床上,翻看潘冰的本子,我才明白他为何要送我一个木瓜作为生日礼物。原来,他为了与我走得近些,也在暗暗地读《诗经》和宋词。他说,当他看到《诗经》里“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的时候,便想回报我对他那么长时间来潜移默化的帮助,当然,更多的是对我的好感。他说,当他很小的时候,父母便离了婚,他跟着父亲,父亲很快再婚,又很快有了孩子。在这个世界上,他总感觉自己是多余的,时间长了就对别人也很冷漠,所以给人感觉木木的……
  那个本子,不到一百个页码,而在我的手心,却觉得它那么沉重。我想了很久,在那个本子上写道:
  谢谢你给我机会一起学习《诗经·卫风·木瓜》。下面我跟你谈谈我的见解吧!这首诗讲对情感的珍视,还讲了一种感恩的品德。这里的“木瓜”未必真的就是木瓜,它或许是口渴的人刚好得到你送的一杯水,迷路的人刚好得到你的指点,这一点一滴的好,都被对方牢记在心,在恰当的时候加倍回赠给你。还有哦,这里说的情感,并非只指爱情,每一个人从一生下来,就开始了感情的历程,有父母之爱、手足之情、朋友之爱、阳光之爱、雨露之爱……用这样的大爱来解读这首诗,就是记住人世间点点滴滴的好,哪怕所赠之物,贱如木瓜,也应心存感激,且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尽其所能,加以回报。
  你呢?爸爸辛苦抚养你,可你主动陪过爸爸吗?还有那个对你也不坏的继母,你为她做过什么吗?同学们把灿烂的微笑给你,你回报给他们明媚的阳光了吗?快开口,别再做“呆木瓜”,好吗?
  第二天,我早早地来到教室,把本子塞到潘冰的课桌里。放学的时候,在校门口,潘冰对我说:“谢谢你,这个本子,我会永远珍藏。”说完,便吹着口哨骑车离开了。我听得出来,他吹的是周杰伦的《青花瓷》,口哨欢快,笑容灿烂。
其他文献
前一阵,我接到一个电话,一个叫小燕的初中女孩跟我诉说她最近的苦恼。  小燕:方慧姐姐,我很难过。我总觉得大家都不喜欢我,她们总是拿我当敌人,经常排斥我。  一次,我很早就到了学校,正准备去操场背书,班长却喊我去学校大礼堂搬凳子,说给听课的老师准备。我虽然去了,但是心里特别不爽快,为什么班长不等到值日生来了去搬,却让我去。平时都是值日生去搬的。我觉得班长是有意跟我过不去。  还有一次课间休息,我出去
期刊
在没有任何熟人的新班级或新环境中,你会:  仍然充满活力——跳第1题   觉得有点可怕——跳第2 题  1. 现在的成绩还过得去,但小学时的成绩很好。   Yes——跳第3题  No——跳第4 题  2. 每次在外面吃饭时,点菜的速度都很慢。   Yes——跳第6 题   No——跳第5 题  3. 看电视时经常会觉得“这个人好笨,如果是我的话就会这么做”。   Yes——跳第7 题  No——跳
期刊
父亲去世那年我九岁,正读小学三年级。有一天,母亲对我说:“以后在外边别跟人家闹气,人家要是欺负了你,你爹不在了,我一个妇人家,可没法儿替你出气。”要是母亲随口那么一说,我或许听了就过去了,并不放在心上。可那天母亲特意对我叮嘱这番话时,口气是悲伤的,眼里还闪着泪光,让人觉得事情有些严重,我一听就马上记住了。  从那时起,热闹场合,人家上前,我靠后。见人打架,我更是躲得远远的。以前放学后,我喜欢和同学
期刊
虽然我们没有太多的人生经验,虽然我们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虽然我们的脑瓜还不够成熟,但是,我们有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独树一帜的见解与思想。而这些在大人看来幼稚的想法却是我们成长路上坚实的铺路石。    面对你从未干过的事情,不要因为没有经验而逃避,因为任何事情都是从零开始的。况且没有经验,即使错了也没人会抱怨你,只要尽力了,自己就是最棒的。  ——圆圆写给初次参加歌咏比赛紧张得无法入眠的自己     
期刊
  
期刊
1.小晴阿姨带着新交的男朋友来家里做客,晓梦看见客人,突然厌恶地皱了一下眉,然后转身离去。客人走后,晓梦妈妈训斥晓梦一点礼貌都没有。晓梦说:“我一看见那男的脖子上戴的粗粗的金项链,我就知道肯定是一个没文化没品位的暴发户!”晓梦妈妈说:“说这种话的人,肯定是一个口袋里没钱又假清高的人。”  以小见大一个人对于事情的看法,也折射出这个人内心真正的态度。  2.有两个台湾观光团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突然走
期刊
前几天,一个叫家耀的男孩给方慧姐姐打来电话。电话里的家耀显得很拘谨,每次开口都要想许久。他的普通话不太标准,语速缓慢且不连贯。在方慧姐姐耐心的引导下,家耀倾诉了他的苦恼。  家耀:我家在武威民勤农村。我出生后不久,父母就来兰州打工了,每年只有春节才能回来,所以我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小学毕业后,父母为了让我接受更好的教育,把我接到了兰州,送进了当地的一所中学。在老家时,我的学习成绩还不错,可来
期刊
1  大蒜是牵着我的手长大的。  我两岁的时候,他还在他妈妈的肚子里。我四岁的时候,他追着我喊姐姐。年少的我,很不耐烦这个流着鼻涕的家伙,无奈他妈妈是我最喜欢的阿姨,我不得不承担起照顾这个小弟弟的责任。他的两缕挂在鼻孔下的“青丝”,据说是我骗着他吃了大蒜后才开始流的,这不免让我过早知道了内疚。“小鬼过来,姐姐帮你擦擦。再不过来,打屁股了!”我叫他小鬼的时候,也不过是梳俩小辫子的丫头。他开始反抗,是
期刊
青春期的懵懂与躁动、花季的细腻与敏感,让一些琐事时时触动着我们的神经。你能控制好你的情绪,使自己远离失控边缘吗?你能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而不会将自己封闭起来陷入孤独与苦恼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吧。     悲伤难以自拔   自述者:安安(八年级)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是一个非常平凡而又敏感脆弱的女孩。我常常会为自己不够漂亮、不够优秀难过,甚至别人一句不经意的话
期刊
美好的初中生活结束了,临别时同学和老师都给我留言了!   同桌:哈哈!我的恶梦终于结束了,再也不用和你坐在一起了!   王小花:我知道你喜欢我,但是希望你喜欢我之前先照一下镜子!   狗剩子:我一直相信你说的那句名言‘学校就是垃圾场’,现在咱们终于被人从垃圾堆里捡出来了。   翠花:终于毕业了,我再也不怕你薅我头发了!   王麻子:哈哈!大哥,咱们这样的也毕业了,我想你是不会忘了我的。从认识你到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