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在语文教学时的德育渗透方法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imitere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必然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内容都与德育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借助语文内容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行。本文主要研究小学班主任在语文教学时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现阶段,人们对于德育十分关注,并将德育作为从小培养的内容,在小学阶段,便开始进行德育教育,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小学语文教育渗透德育思想有着一定的可行性,语文内容包含作者的情感,这些情感有着积极的教育作用,将其挖掘出来,培养学生的優良品格。例如,爱国主义精神、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小学语文渗透德育教育,既是新课程对于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现状
  小学语文教育中德育教育渗透情况并不理想,主要是受到教育环境的影响,应试教育思想依旧占据主导,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学生成绩分数备受关注,这些成为教育的重点,德育则容易被忽视,两者失衡比较严重。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重在分析文章内容,让学生反复练习和记忆,忽视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现阶段,虽然许多教师也知道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还是习惯性地采取灌输方式,重在传播语文知识,而不是文章蕴含的德育思想。
  二、小学语文教学德育的渗透方法
  (一)以学生为本,开展阶段性德育教育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德育教育,需要做到以学生为本,考虑到学生存在的差异,开展阶段性德育教育。小学生受到年纪和认知水平的影响,为了保证德育教育效果,可以采取低、中、高三个阶段的德育教育方式。低年级学生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可以采取观看升国旗,唱国歌,行礼的方式,渗透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天安门图片以及升旗仪式,让学生对国家有初步了解。中年级的学生则需要进一步提升其爱国意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例如:《林海》《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些描写祖国景色以及资源富饶的文章,让学生增加民族的自豪感。高年级学生则可以采取户外活动、阅读课外读物的方式,提升其道德品质,例如,参加爱国宣传活动等。
  (二)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小学语文课本有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班主任应该善于进行教材资源的挖掘,既要让学生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还要将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内容,传递给学生,让其心领神会。例如,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给予是快乐的》文章,便包含这德育内容。文章描写保罗与贫困小男孩的短暂接触,保罗被小男孩的言行所感动,深刻理解了“给予便是快乐”这一句话。又比如《孔融让梨》,体现尊老爱幼的思想,通过讲解文章,班主任让学生自己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给予、尊老爱幼的真实案例,给学生心理种下爱的种子,让其更好地撒播。
  (三)创设课堂情景
  语文学科有着一定的抽象性,单纯进行说教,则语文内容会显得枯燥乏味,如果采取生动形象的具体内容,将文章内容展现出来,语文变为变得生欧东有趣。所以,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需要突出语文内容的生动和形象这两大特点。心理学表明,通过创设一个丰富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的潜能和思想最大化地激发。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中的《长城》,这是一面通过描写长城,让人们认识到长城的壮烈,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精神。班主任可以让学生扮演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去介绍长城,这种方式会让课堂变得十分有趣,学生认识到长城是古代文明的象征,是世界伟大的奇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审美,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注重语文实践活动
  教育不能脱离实践,语文教育同样也是,语文教育渗透德育教育,可以通过课堂授课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课外实践的方式,以实践活动熏陶学生,强化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小学班主任可以将语文内容和实践活动结合,丰富课外的实践活动,建立活动小组,让学生将学习的语文知识利用起来,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我们学习孔融让梨之后,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做到尊老爱幼,主动谦让,比如,主动为老人、孕妇让座等,将道德理念付诸于行动,强化学生道德行为。再比如,学生在阅读《一个苹果》的文章之后,结合学生的读书感受,组织学生以“爱”为主题进行朗读比赛、演讲比赛或者手抄报等,让学生对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爱国题材的摄像展、画展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在实践中渗透德育的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德育教育十分关键。小学语文由于包含丰富的内容和情感,十分适合用于开展德育教育,班主任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做好德育知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具体的实施方法包括:首先,以学生为本,阶段性渗透德育教育。由于学生存在差异,考虑学生特点,阶段性地进行德育渗透。其次,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挖掘语文教材中关于德育的内容,传递给学生。再次,创设课堂情景,丰富课堂情境,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德育效果。最后,注重语文实践活动,以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德育教育的渗透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允志.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4(11):41-41.
  [2]张丽.中职班主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可行性探究[J].课外语文,2017(24):191-191.
  [3]赵延斌.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现状及方法[J].学周刊,2017(36):126-127.
  [4]刘金春.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小作家选刊,2017(5).
  [5]郭学府.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与途径[J].教育科研论坛,2010(10):17-18.
其他文献
随着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和市场化养老功能的缺陷,社区居家养老成为解决养老问题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在这样的趋势下,本文以社区居家养老为背景,通过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
摘 要:小学班主任在对学生展开工作的时候,应该找到有效的途径对孩子们进行教育,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整体效率。随着云服务的出现,许多班主任转变了传统工作观念,并用新时期的新理念教育小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本文通过探讨云服务的特点以及云服务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探讨如何更好的应用云服务提高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效途径  如何在小学管
摘 要:学业水平考试是评价普通高中学科教学质量和考核学生学科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阶段性/终结性测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深入,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逐渐成为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复习具有课时少、知识点多、重操作、无系统正规的复习资料等特点。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复习工作,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就成为信息技术复习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复习的实践经验,提出
贵州肇兴侗寨从乡村选址、构筑选点、乡村结构、建筑构造、营造取材、环境气氛等建设大多基于五行风水的观点及“天人合一”的观念,蕴含着世代居民的智慧.肇兴侗寨讲究与自然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不断地改革与发展,信息技术也成为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可是,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们又如何进行教学呢?虽然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不同程度的接触过计算机,也会简单的查资料、听歌曲、玩游戏等,但是真正的把它应用于教学,恐怕也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应用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教学作为教学的新元素,一直受到全体师生的追捧。由于它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