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學教育作为最基础的教育阶段,其教学模式已经收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接受系统教育的开始,应该充分的重视和探索小学教学理念。随着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快以及知识经济的不断挑战,我国针对人才的需求方向也发生了变化。我国基础教育也面对着不断的改革,问题式教学的理念也应运而生。教学活动是有效激活学生思维的行为,在其改革和创新方面,教师应该大胆、心细,既要勇于接受改变,同时也要符合实际教学。任何形式的教学改革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的积极配合。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式教学;锻炼自主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加深知识记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易于理解。但针对学生刚刚接触数学知识,在理解认识方面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教师教学方法上应该采用合适的模式。应用问题式教学时符合数学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新课标明确的指出学生在实际听课的过程中应该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探索者。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问题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首先,问题式教学的开展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其次,有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最后,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1 锻炼学生自主思考
问题式教学的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再是消极的了,而是积极主动的,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形成获取知识的正确途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任何学习成绩的进步和知识的获取,都离不开学生对知识进行自行的加工、分析、理解和总结成自己的知识。囫囵吞枣和死记硬背的方法在学习上是行不通的,不仅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学习效果还低下。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式教学是符合数学这个科目学习特征的,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好习惯。
例如,在一年级上册第四章“小数乘法”的学习中,在知道学生进行预习工作时,教师可以结合章节的内容,创设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预习阶段对问题有个初步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开展预习工作,并且可以节约课上时间。学生在课上与教师的互动中,能够迅速的进入互动状态,针对教师的问题也有所准备,充分的进行探讨。师生在分析探讨的过程中,充分的调动思维的活跃性,不断分析总结,提高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的课堂的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互动中,一起解决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自主学习,是每个教师面临的教学任务。
2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问题式教学主要是以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作为的教学思路开展教学工作,学生在设疑、答疑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问题式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且在实践教学中不断的优化自身的自主学习方法和技巧,逐步地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好的教学方式不应该把学生置于题海战术之中,不应该磨灭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端正教学态度,应用正确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激发并保持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简易方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布置相对简单的计算,学生比较容易自己得出正确的答案,然后再逐步进行引导。一方面可以精心地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设置悬念,揭示矛盾,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在问题的设置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难易搭配、层层递进,多进行一些发散性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让学生能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质疑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提出、探讨、总结问题。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学习更加有动力,学习氛围也更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合作能力,逐步学会质疑。小组问题教学也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3 加深知识记忆理解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知识掌握不牢、记不住的现象。数学的学科特点重要知识的应用,死记硬背这一套并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针对数学的学习有其独特的方法。问题式教学就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一问题。教师知识的讲解和掌握放到具体的问题当中,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便可以对知识点进行加工、理解、记忆。并且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对知识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更长久的记忆,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负担.
例如,在“因数和倍数”的教学中,针对本文中的重点知识,教师首先应该熟练的总结分析,并且巧妙设置到问题中。学生在教学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时对应用到知识点会更加的记忆深刻。教师针对某一知识点要做到举一反三,让学生全面的理解运用知识,从而可以从容应对百变的考题。在问题解决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总结每个题目应用到的知识点。这样清晰的罗列出来,有助于学生记忆并且解决同类型的题目。高效的问题式教学课堂可以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教师的教学压力。
总结,小学生的培养不能只把重点放在知识的掌握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例如质疑能力、解题能力、探究能力等。目前问题式教学是一种普遍被应用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主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或者引导学生自主质疑,都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教师应该充分的发散思维,总结出更多实用、高质量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参考文献
[1]林莹.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J].职业技术,2017,16(11):99-101.
[2]李渭灿.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要求及维度[J].现代教育科学,2013(04):154-155+152.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式教学;锻炼自主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加深知识记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易于理解。但针对学生刚刚接触数学知识,在理解认识方面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教师教学方法上应该采用合适的模式。应用问题式教学时符合数学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新课标明确的指出学生在实际听课的过程中应该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探索者。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问题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首先,问题式教学的开展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其次,有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最后,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1 锻炼学生自主思考
问题式教学的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再是消极的了,而是积极主动的,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形成获取知识的正确途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任何学习成绩的进步和知识的获取,都离不开学生对知识进行自行的加工、分析、理解和总结成自己的知识。囫囵吞枣和死记硬背的方法在学习上是行不通的,不仅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学习效果还低下。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式教学是符合数学这个科目学习特征的,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好习惯。
例如,在一年级上册第四章“小数乘法”的学习中,在知道学生进行预习工作时,教师可以结合章节的内容,创设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预习阶段对问题有个初步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开展预习工作,并且可以节约课上时间。学生在课上与教师的互动中,能够迅速的进入互动状态,针对教师的问题也有所准备,充分的进行探讨。师生在分析探讨的过程中,充分的调动思维的活跃性,不断分析总结,提高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的课堂的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互动中,一起解决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自主学习,是每个教师面临的教学任务。
2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问题式教学主要是以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作为的教学思路开展教学工作,学生在设疑、答疑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问题式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且在实践教学中不断的优化自身的自主学习方法和技巧,逐步地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好的教学方式不应该把学生置于题海战术之中,不应该磨灭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端正教学态度,应用正确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激发并保持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简易方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布置相对简单的计算,学生比较容易自己得出正确的答案,然后再逐步进行引导。一方面可以精心地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设置悬念,揭示矛盾,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在问题的设置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难易搭配、层层递进,多进行一些发散性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让学生能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质疑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提出、探讨、总结问题。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学习更加有动力,学习氛围也更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合作能力,逐步学会质疑。小组问题教学也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3 加深知识记忆理解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知识掌握不牢、记不住的现象。数学的学科特点重要知识的应用,死记硬背这一套并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针对数学的学习有其独特的方法。问题式教学就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一问题。教师知识的讲解和掌握放到具体的问题当中,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便可以对知识点进行加工、理解、记忆。并且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对知识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更长久的记忆,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负担.
例如,在“因数和倍数”的教学中,针对本文中的重点知识,教师首先应该熟练的总结分析,并且巧妙设置到问题中。学生在教学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时对应用到知识点会更加的记忆深刻。教师针对某一知识点要做到举一反三,让学生全面的理解运用知识,从而可以从容应对百变的考题。在问题解决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总结每个题目应用到的知识点。这样清晰的罗列出来,有助于学生记忆并且解决同类型的题目。高效的问题式教学课堂可以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教师的教学压力。
总结,小学生的培养不能只把重点放在知识的掌握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例如质疑能力、解题能力、探究能力等。目前问题式教学是一种普遍被应用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主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或者引导学生自主质疑,都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教师应该充分的发散思维,总结出更多实用、高质量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参考文献
[1]林莹.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J].职业技术,2017,16(11):99-101.
[2]李渭灿.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要求及维度[J].现代教育科学,2013(04):154-1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