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研究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n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我院喹诺酮类药物使用进行适当的药学干预,记录及分析干预前后关于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知晓率、耐药性等等方面的情况。结果:和干预前相比较,药学干预下的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知晓率、耐药性等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尤其体现在医生及护理人员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知晓率显著提升方面。干预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耐药性的发生率,提升治疗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广运用。
  关键词:药学干预;喹诺酮类药物;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281-02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通过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喹诺酮类药物使用进行适当的药学干预,记录及分析干预前后关于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知晓率、耐药性等等方面的情况。干预前、后分别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在一般资料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后期临床观察数据具有可比性[1]。
  1.2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严格参照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标准、用药情况调查、处方点评、医务人员教育以及各方面的改进来实现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干预[2]。着重记录及分析干预前后关于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知晓率、耐药性等等方面的情况。
  具体而言,药用标准主要参照卫生部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3]中的具体规定及相关内容作为本文临床用药的指导思想。对于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准则,一方面需要考虑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量、实施方法、用药安全性以及注意事项等等[4]。另一方面还包含了联合用药以及用药后期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对于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范围要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同时制成医用手册,确保人手一本。
  用药调查采取的是随机性原则,对我院全部处方数量进行统计,计算出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比例,并做好对调查结果的评价及分析工作[5]。
  处方点评主要是通过对喹诺酮类药物处方中随机抽取,然后进行分析点评完成。需要特别注重患者个体的病情、诊断结果,确定其是否符合喹诺酮类药物用药的标准,包括使用的次数、剂量、联合用药方法等等合理性方面。
  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可以借助于用药讲堂实现。根据院内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交流,最大程度上提升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提升用药的安全性、科学性。
  另外,还需要建立咨询平台,开通咨询热线,由专业的医务人员对患者、医生、护士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解答[6]。同时根据前期调查的结果,消除实际用药中的不合理情况,从根本上杜绝滥用药、用药不到位的情况发生。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对干预前后临床观察数据的处理主要采用SPSS19.0数据分析软件,同时引进T统计量及卡方分布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以P<0.05来判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和干预前相比较,药学干预下的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知晓率、耐药性等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尤其体现在医生及护理人员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知晓率显著提升方面。干预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三、讨论
  作为一种临床重要的抗感染药物,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抗感染药物,依靠其抗菌活性强、口服易吸收、价格较低等等诸多优点,在目前呼吸系统感染、肠道感染、生殖系统感染等等疾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另一方面,喹诺酮类药物如果出现了使用上的不合理,非常容易给患者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包括心慌、心律失常、呕吐等等症状,严重降低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效果。同时,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使用上的不断推广,起耐药性也在慢慢的增加。为此,必须要加大对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应用,确保其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本文研究探讨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影响的结果可以发现,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耐药性的发生率,提升治疗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广运用。此外,对于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与其耐药性内在的关系是后期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何建平,李慧伟,钟斌.药学干预对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04:543-544.
  [2] 王鹛嵩,吴海涛.药学干预联合系统化处方评估对促进喹诺酮类药临床合理使用的效果[J].重庆医学,2014,34:4666-4668.
  [3] 徐江红,张增珠,张静,吴骏,陈集志.我院住院患者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与药学干预[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0:81-85.
  [4] 范秀英,刘洪峰.药学干预前后我院住院患者氟喹诺酮类应用情况分析[J]. 安徽医药,2011,05:646-648.
  [5] 张波,刘玉华.某院2007至2009年度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26:112-113.
  [6] 金福.儿童应用喹诺酮类药物亟待规范[J].儿科药学杂志,2007,02:35-36+4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VSD联合金因肽在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实验组采用VSD联合金因肽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95%对治疗方案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有效率为85%)(P<0.05);实验组95%对治疗方案疗效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达到6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观察。方法:5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按紫杉醇与顺铂的不同给药途径进行分组:静脉给药治疗的患者26例设为对照组,腹腔内给药治疗的患者28例设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者14例, 无变化及进展者5例,总有效率82.1%;对照组治疗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者8例,无变化及进展者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肺炎患者共200例,按照入院顺序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常规解痉止咳、化痰平喘、抗炎消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7天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100例患儿中共治愈60例,治疗有效34例,治愈率为60%,总有效率为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
期刊
摘要:子宫肌瘤是妇女常见的子宫良性激素依赖性肿瘤,不仅与雌激素水平有关,而且也与孕激素水平有关。研究发现,子宫肌瘤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周围的子宫肌肉组织。米非司酮是孕激素受体(PR)的拮抗剂,在拮抗体内孕激素作用的同时,可使子宫肌瘤中的PR及ER含量减少,明显降低子宫肌瘤组织中的E、P激素效应,导致子宫肌瘤体积缩小。  关键词:子宫肌瘤;米非司酮;观察疗效  [abstract]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与总结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碘伏、双氧水局部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急诊及门诊就诊留观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静脉治疗,待体温正常后改为口服治疗。治疗组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静脉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碘伏局部外用及1%双氧水含漱,5d为1个疗程。结果:结果改为治疗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痹消肿方在脾虚湿注型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脾虚湿注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痹消肿方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95%对方案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有效率为85%)(P<0.05);实验组95%对疗效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达到65%)(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对高血压并高血脂治疗中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4年10月我院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9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氛氯地平药物治疗,治疗组采取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药物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42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7.8%(35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早期患者15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呋塞米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33%;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8.471.65)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511.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联合药物治疗结节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例结节病患者,按照不同药物治疗分为甲、乙两组,给予甲组皮质激素治疗,给予乙组糖皮质激素、免疫制剂治疗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施行联合用药的乙组有效率(90%),施行常规用药的甲组有效率(78.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