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创新思维的金钥匙

来源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2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质疑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也是积极思维的结果。教会学生质疑问难,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创新思维要以质疑为起点,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促进学生思维不断发展。
  关键词:质疑;创新思维;金钥匙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7-116-01
  
  质疑,是一种思考和钻研,是具有探索意识的表现。古人说:学贵质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回答问题固然是一种能力,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质疑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也是积极思维的结果。教会学生质疑问难,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创新思维要以质疑为起点,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促进学生思维不断发展。
  
  一、创设良好教学氛围,让学生大胆质疑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才能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敢于质疑是创新的起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教师既迷信又崇拜,对困惑既渴望质疑又害怕“出错”,思维活动总不能跳出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圈子”,否则就会被点名批评,严重者还会遭到教师的训斥和侮辱,学生不敢质疑,不敢提问,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所学知识,所培养的学生常常是高分低能。为了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争论,课堂教学应创设愉快、和谐、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有足够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空间,才能使他们思维敏捷地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即使遇到顽皮、捣蛋的学生提出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也不能对其一概给予否定,要因势利导,正面鼓励,既要教育他们不无理取闹,更要对其捣蛋言行中的创造性思维给予高度赞扬。这样,学生才敢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才敢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才能促使创新思维的萌芽。
  
  二、强化实践操作,让学生主动质疑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和思维性较强的学科。因此我们应把课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内外动眼、动耳、动口、动手的过程中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品质,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如在教学《詹天佑》之时,在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结合“开凿隧道”及设计“人字形线路”,引导学生画出“人字形线路”,并尝试进行“中部凿井法”、“两端凿进法”的实践。通过实践,学生提出了疑问:在当时的条件下,还能采取其他更为省时、省力的方法吗?有了疑问,这就促使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使创新思维与能力在实践操作中得到了发展。
  
  三、进行方式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善于质疑
  
  要让学生善于质疑,教师必须给予方式方法的指导,使之成为一种持续的心理行为。
  1、逆向质疑法。从结论相反的方向提出疑问,对现成结论或思维定势提出挑战。如教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中的《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学到肖邦满怀悲愤之情忍痛离开祖国,在国外日夜思念着祖国时,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肖邦那样爱国,为什么不留在国内呢?同学们通过讨论、交流,明白了肖邦离开祖国,并不是逃避战争,身在异国他乡,他是在用最有力的武器——音乐,引导人们起来抗争。他那充满思乡情、亡国恨的作品,会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都来关注波兰的命运,谴责侵略者的暴行。肖邦在国外夜以继日地“工作、工作、再工作”,是他热爱祖国的最好方式。这一个逆向提问,让学生感悟到质疑可以通过思维的不同途径进行。另一方面,学生在解疑的同时,激发了创造性思维,又深化了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升华了他们的爱国情感,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
  2、扣题质疑法。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如果学生能围绕课题提问题,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学习《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可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问:“发愤”是什么意思?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他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通过提出这些疑问,并结合课文内容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3、据图质疑法。在我们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美观、形象的彩色插图,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以它为突破口,把抽象的语言文字、难理解的诗句,放到插图中去推敲,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教学《鹿柴》这首古诗时,可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提出疑问:“深林”一词是什么意思?从图上看,山中看不见一个人,怎么会听到“人语响”呢?针对这些问题,我利用投影片,让学生看清插图,搞清楚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学生通过质疑,从画中学诗,从诗中想画,很自然地理解了诗意。
  4、其他种种。如:比较质疑法,寻找参照,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来挖掘疑问;假设质疑法,通过假设课文中没有或与课文内容相反的情况来提出疑问。教师要用具体的问题给学生做示范。并使他们明白,只有善于不断发现问题。才能不断取得成效。在发现问题、取得成效的过程中,使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发展、提高。
  总而言之,质疑是创新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突破口。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因为有“疑”才有“思”,有“思”才启“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十分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促进他们自主创新学习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结合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和国外的一些建筑实例,分析了现代建筑屋顶在建筑各种自然通风系统中的作用,提出了屋顶应采取的相关构造措施,以节约建筑能耗,保护人类身心健康。 关键词:现代建筑;屋顶;自然通风 中图分类号:TU834.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6-125-01建筑通风的目的是提供人们呼吸用的新鲜空气或在夏季降低室内温度。空调技术的产生与成熟,使人們可以
2007年至2010年原赤峰市金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勘查巴林右旗馒头沟铜(金)矿时,发现该矿成因类型属于砂(页)岩型铜(金)矿,容矿岩石是上二叠统林西组砂页岩。矿区构造简单,林西组地
摘要:本文介绍在安全用电新时期下,农村配电台区漏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及如何解决农村安全用电与用电可靠性之间的矛盾。及其我国农村20年来安装使用漏电保护器对农电安全所取得的成绩,以及这种保护方式对农村用电可靠性的影响。关键词:农村;配电区;漏电保护装置中图分类号:TM7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6-127-01一、网改前农村低压电网漏电保护方式及漏电保护器的使
摘要:现如今的体育与健康课的新课程改革正在逐步深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也起了很大的变化。新课程标准树立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淡化技能教学。以往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耐久跑教学应该如何进行改革、创新,以便更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耐久跑教学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5-134
稳态测温是了解热储温度在垂向上变化规律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分析多年稳态测温在动态监测中的实际应用, 证实该方法可用于研究监测地热回灌对热储层温度的影响, 并成功监测
摘要:科学课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在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关键词:科学课:与思维同行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7-117-01我认为,要重拾“发展思维”这个核心目标,把“与思维同行”作为组织科学探究活动的原点和终点,坚决摒弃一切“为探究而探究”、“为活动而活动”的“作秀”,在有效探究的过程
摘要:本文对美国ATSC-VSB、欧洲DVB-T、日本ISDB-T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对它们的电视地面广播标准进行分析,以使得对我国的电视地面广播标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数字电视;标准;ATSC-VSB;DVB-T; ISDB-T中图分类号:TN9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6-124-01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是国际公认的新兴媒体,被称为“
根据2015年采集的天津海域48个底质样品的粒度分析、重金属分析结果,综合研究了天津海域表层沉积物类型分布特征和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使用Hakanson多元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