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能改善或完全矫正驼背

来源 :少林与太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al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驼背俗称为“背锅子”“罗锅”,除了影响美观,还可引起生理的不适乃至疾病。一般而言,有不良的劳作习惯、身体特别瘦弱者、年老者均会有不同程度的驼背,有的则因为某些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等出现了驼背。前者称为活动性驼背,通过适当的方法可以纠正;后者属于固定性驼背,必须在治疗原发病的前提下进行不同程度的矫正,以免加深驼背的进展。
  当背部或腹部肌肉薄弱时,就会显得松弛无力,保持脊柱常态的拉力就会减弱,于是极有可能形成驼背。对于青少年来说,也可因为长期的前俯坐姿导致脊柱变形,从而造成驼背。少年的我也曾有过驼背,那是由于体弱多病的原因。我们老家把这种状态叫“沁头”,就是站着或走路的时候头往下低的意思。记得父亲经常训我:“走个路也没好相,人还未迈步,头已经出去了”。
  后来,我开始了武术与健身气功训练,身体状况逐渐有所好转,尤其是坚持多年大成拳站桩后,驼背现象得以彻底纠正,原来的多种慢性疾病也不翼而飞。开始我站的是抱球桩和扶按桩,7年后主要站浑元桩和矛盾桩。站桩不但改善了我的身体素质,经过我指导的站桩者也受益匪浅。
  站桩,是一种古老的锻炼方法。多种武术和健身气功都吸纳了站桩练法。对大成拳而言,更是把站桩作为首要功法。站桩不但能有益于身体,而且对人的精神面貌、心理素质和智能智力也起到了极好的提升作用。
  站桩的开始,两腿、两臂、两肩等部位会出现酸痛的感觉,站一阶段后,呼吸会有不够用的感觉,有时深吸一口气或深呼一口气才舒服一些,体质较弱者还会出现胸闷的感觉,这些现象提示我们站桩也是运动。这种运动除了具有通常的养生、祛病效果外,对矫正驼背特别有效。
  以浑元桩为例:两脚左右分开,与肩同宽,立身中正,两手与肩同高,与自身约30厘米距离,两手食指相距约20~26厘米,两肘略低于肩。此种站姿能自然形成头正、项竖和周身挺拔状态,对曲度异常的脊柱具有极好的复位作用。更重要的是,站此桩可培养锻炼“内气”,使免疫功能加强,四肢百骸都会得到温养,由不良姿势形成的驼背很快能得到改善。病原性的驼背也可在“内气”强化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消除致病因子,使矫正驼背有了根本性的保证。
  虽然站桩处于外静状态,但对骨骼、筋腱、骨骼肌的锻炼十分显著。站桩能使“骨重建”,其结果增加了骨的密度与强度,这对预防骨质疏松、维持骨骼的良好性能极为有益;站桩能拉伸筋腱长度,增加筋腱的弹性和韧性,这对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至关重要;站桩对骨骼肌的有效锻炼已形成共识。
  站桩的初始,肌肉处于僵硬状态,慢慢地就进入了放松期,此时站桩较为舒适,机体和神经功能不断地得以修复,周身的功感效应较为明显,如局部的热胀麻感、肌肉跳动感、蚁走感、通体的温热感等等。此时,精神状态良好,走路轻松。继续站桩,肌肉发生了微妙变化,好像又回到先前的拉紧感觉,此阶段为肌群收缩阶段。
  站桩者会感到两臂有发胀发紧的感觉,站桩的时间好像也缩短了一些。继之,背部、腰部等肌群也会产生拉紧的感觉,运动生物力学称之为收缩。随着桩功的深入,有时越放松,这种紧缩感越明显。当放松至极点之际,身上的肌群异常坚硬。毫无疑问,这对增强肌肉力量,恢復机体正常形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包括颈椎、胸椎、腰椎等。
  顺便说一下,在站桩同时,若能配合大成拳的临症康复法练习,会起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编辑/刘强)
其他文献
礼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22万hm2,成效显著。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中,礼县的主要经验是连片治理、流转退耕还林、实行第三方验收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乡镇主体责任不明显、
民勤绿洲面临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危机,退耕还林工程为解决危机带来了希望。民勤县以五统一、六到位为主要经验和做法,确保退耕还林工程质量。累计退耕还林4.38万hm2,森林覆盖
学拳术者,非特动作宜敏捷,尤贵姿势之正确,故初学者之手法步法均宜特备注意,以立基础,然后而练习各技,自可达于精深之域。  一字步、十字步、十字腿三者,为洪拳之根本功夫,舍此即不得其门而入。故先述此三者之打法、用法,为初学者辟其入门之路。唯关于动作姿势之方向,皆以朝南为标准,学者须注意之。  一、一字步  (一)一字步说明  【练法】  向南立正,双足并拢,怒目挺胸,股向后掬,双手握拳靠腰,脉门向上
近日,來自全国各地400多名演员和100多名中医人士冒着凛冽寒风,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北京金海御苑温泉度假村锦绣大厅,参加“中医之春”首届中医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录制。  “中医之春”首届中医春节联欢晚会由中国抗衰老促进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现之旅联合举办。原国家卫生部部长、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高强及夫人吴英萍博士,国医大师胡维勤教授,针灸及太极拳传人尚德望等参加本届中医春晚节目录制。  晚会由央视
本文论述了古浪县生态移民及退耕还林现状,分析了迁出区实施退耕还林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旨在推动生态移民区退耕还林高质量发展。
光明日报社、光明网于2021年2月26日举办2020“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仪式,揭晓十位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并公布年度十大非遗事件。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太极拳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正雷,作为武术和太极拳领域代表人被评选为2020年度十大非遗人物。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王晓峰、光明日报社总编辑张政等领导莅临颁奖。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嫡宗传人陈斌、陈娟受邀出席并登台献艺。  为落实十九大精神及中办《
三、传统的封闭性 广博的兼容性  少林寺自公元495年建寺以来,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上,虽然历经多次洗劫和战乱,却都幸运地挺过灾难,延续至今。综观其延续性,少林寺属于家族式宗法制度管理的寺院,即所谓的“子孙堂”。僧众之间,是仿照家族形式组织,按其师徒法子、法孙的关系,好像家族一般, 具有很强的传统封建性和封闭性。这种封闭性的传承制度,对于整个少林体系文化的保存和传承,无论从其禅宗特点还是武术
2021年2月16日大年初五,“陈正雷太极体系辛丑年新年团拜活动”在温县·陈家沟·正雷太极书院举行,陈正雷太极拳馆部分分馆馆长和来自焦作、鄭州等数十位弟子向恩师陈正雷、师母路丽丽拜年。同时响应国家就地过年的号召,陈正雷携弟子们通过网络与全国、全世界各地的弟子、拳友连线,相互送上新年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  随着主持人陈氏二十世、太极拳第十二代嫡宗传人陈斌铿锵豪迈的开场词,团拜活动拉开帷幕。陈正雷、路
稳定退耕还林成果,不反弹复耕,发展林下经济是关键。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徽县未子村探索成功核桃套种鸢尾模式,年收益可达5.25万元/hm2,并且带动了当地乡村生态旅游和土特产品
辛丑牛年开年捷报,“印象·太极”项目喜获“2021年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这也是继位列“2020年焦作市重点建设项目”以来,项目获得的又一重量级肯定。  据悉,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将优先获得用地指标保障,以及专项建设基金、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扶持,这对于“印象·太极”项目破解要素制约、加快项目落地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批重点建设项目事关全省和区域、行业发展大局,对各地各单位都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