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源两系杂交早稻10个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来源 :种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ongfengyue5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两套新质源亲本,按3×6 NCⅡ遗传设计,分析了3个不育系与6个恢复系配制的18个两系杂交早稻组合的株高、穗长等10个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除单株有效穗外,其余9个性状组合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恢复系除单株有效穗和小区产量外,其余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水平;不育系株高、穗长、单株有效穗、小区产量和长宽比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达到显著水平.恢复系R 76/鹏超1号和不育系标广占63 S表现出较好的一般配合力,组合标广占63 S/(R 76/鹏超1号)的特殊配合力表现最佳.10个性状中单株有效穗、穗实粒数、小区产量的狭义遗传力较小,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其他文献
为探讨镉胁迫下艾纳香耐镉机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土壤镉(Cd)(0、0.5、5 mg/kg)胁迫下艾纳香各器官的抗性生理、亚细胞Cd分布和化学形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外源Cd处理浓度的增加,艾纳香各器官Cd含量均增加,且表现为叶>茎>根;地上部Cd富集系数表现为0.5 mg/kg处理组(8.16)>对照组(2.40)>5 mg/kg处理组(1.65),Cd转运系数表现为对照组(2.35)>5 mg/kg处理组(1.90)>0.5 mg/kg处理组(1.79).艾纳香各器官非蛋白巯基化合物总量表现为茎
以荨麻(Urtica fissa L.)叶绿体基因组为研究对象,筛选出56条CDS序列,通过中性绘图分析、ENC绘图分析和PR 2绘图分析,探究其密码子的使用模式.结果表明,荨麻叶绿体基因组中密码子第3位偏好以A/T碱基结尾,密码子使用模式主要受自然选择的影响,最优密码子分析中确定GCT、CGT等15个最优密码子,且大多数以A和T结尾.本研究结果为提高外源基因在荨麻叶绿体中的表达效率提供了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