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生活方式,是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接触生活积累素材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四注重词句的积累。
关键词:生活积累、写作意识、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6—0123—01
写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生活方式,是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难点,很多老师都感到很棘手,尽管作了很多努力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效果仍然不理想。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折磨,有的一到作文课就害怕,有的甚至逃避。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我从事语文教学也有18年的时间了,想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接触生活 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观察生活、深入分析周围的事物,抓住其中的特点及规律,头脑中不断地积累作文材料。我長期在农村一线教学,农村的学生相对于城市的学生,见识少,视野不开阔,写作素材少,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写作素材,我结合综合实践课经常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生活到社会中进行调查活动,让他们了解家乡的变化,并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随时记录下来。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生活经验有较大的局限行,为了让学生间接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我还鼓励学生多看电视,多读报刊,特别是科普类的电视报刊,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学生的生活丰富了,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
语文教材选人的文章,有很多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课文,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针对学生在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如在教《理想的风筝》后,我就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这篇课文作者运用了各方面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在指导学生探讨课文写人的方法时,我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文章开头部分的景物描写并不是闲笔,而是借春天的万物复苏、充满生机活力的景象,衬托刘老师乐观向上、充满着朝气与爱心的精神境界。文中写到刘老师工作方面时,先写他的外貌,接着写了他上课时的板书,慷慨陈词、充满感情以及提问、考试时的情景,表现了他对工作的极端投入和对祖国、对学生的热爱。后一部分着重写他放风筝的情景,表现了刘老师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最后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要选取工作和生活两个方面的事例来表现刘老师的精神风貌。作者选取工作、生活两个方面写刘老师,把工作与生活结合起来,更完整地表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写出了他的完美人格。课后我就让学生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以“我最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收效甚好。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认真观察事物,扑捉写作材料,还不一定能写好作文,展开合理的想象,可以丰富写作内容,文章更显得生动形象,充满个性活力。引导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联想和想象,是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有效途径。往往小学生的想象不太现实,但充满神气色彩,作为老师要大胆地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作文教学纳入美的神气力量中,启发他们由客观事物迁移到虚幻的事物,由眼前的观察引起对往事的回忆联想,充分调动和强化学生接受教育的信心。鸟儿有了翅膀,就能自由飞翔,作文有了想象,就更加形象生动,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再运用到作文实践中去,有丰富而合理的想象的作文才会更生动,更能吸引读者。
四、注重词句的积累
要使作文写得出色,优雅的语言和词语是很重要的。我认为学生写作也无秘诀可言,无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积累词汇,才能做到出口成章,妙笔生辉。为此,我非常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累词汇的能力。在我们所学的课文中就有很多文章词语丰富优美,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我就放手让学生细细品读,在鉴赏中深化认识,融会贯通把握实质,将课文中的词句化为己有,形成自己的语言,同时采用抄、背等方式来积累词句。就比如在教《月光曲》时,我就让学生抄写像“著名的曲子”、“幽静的小路”这样的词语,抄写这些词语,不仅是积累,还可以使学生从中感悟这些词语的准确性和形象性,为他们在写作中用词的准确奠定基础。除了课内的积累,课外的积累也很重要,我常鼓励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的时候要有做笔记的习惯,把读到的优美的词句记下来,通过多读多背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通过广泛阅读和积累词句,在大脑中形成更多的语言储备,富语言的积累。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应面面俱到,要力求让学生放手去写,大胆地表达,只要他们的见识更广了,知识更扎实了,词汇更丰富了,写作文就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关键词:生活积累、写作意识、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6—0123—01
写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生活方式,是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难点,很多老师都感到很棘手,尽管作了很多努力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效果仍然不理想。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折磨,有的一到作文课就害怕,有的甚至逃避。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我从事语文教学也有18年的时间了,想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接触生活 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观察生活、深入分析周围的事物,抓住其中的特点及规律,头脑中不断地积累作文材料。我長期在农村一线教学,农村的学生相对于城市的学生,见识少,视野不开阔,写作素材少,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写作素材,我结合综合实践课经常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生活到社会中进行调查活动,让他们了解家乡的变化,并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随时记录下来。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生活经验有较大的局限行,为了让学生间接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我还鼓励学生多看电视,多读报刊,特别是科普类的电视报刊,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学生的生活丰富了,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
语文教材选人的文章,有很多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课文,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针对学生在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如在教《理想的风筝》后,我就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这篇课文作者运用了各方面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在指导学生探讨课文写人的方法时,我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文章开头部分的景物描写并不是闲笔,而是借春天的万物复苏、充满生机活力的景象,衬托刘老师乐观向上、充满着朝气与爱心的精神境界。文中写到刘老师工作方面时,先写他的外貌,接着写了他上课时的板书,慷慨陈词、充满感情以及提问、考试时的情景,表现了他对工作的极端投入和对祖国、对学生的热爱。后一部分着重写他放风筝的情景,表现了刘老师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最后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要选取工作和生活两个方面的事例来表现刘老师的精神风貌。作者选取工作、生活两个方面写刘老师,把工作与生活结合起来,更完整地表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写出了他的完美人格。课后我就让学生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以“我最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收效甚好。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认真观察事物,扑捉写作材料,还不一定能写好作文,展开合理的想象,可以丰富写作内容,文章更显得生动形象,充满个性活力。引导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联想和想象,是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有效途径。往往小学生的想象不太现实,但充满神气色彩,作为老师要大胆地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作文教学纳入美的神气力量中,启发他们由客观事物迁移到虚幻的事物,由眼前的观察引起对往事的回忆联想,充分调动和强化学生接受教育的信心。鸟儿有了翅膀,就能自由飞翔,作文有了想象,就更加形象生动,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再运用到作文实践中去,有丰富而合理的想象的作文才会更生动,更能吸引读者。
四、注重词句的积累
要使作文写得出色,优雅的语言和词语是很重要的。我认为学生写作也无秘诀可言,无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积累词汇,才能做到出口成章,妙笔生辉。为此,我非常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累词汇的能力。在我们所学的课文中就有很多文章词语丰富优美,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我就放手让学生细细品读,在鉴赏中深化认识,融会贯通把握实质,将课文中的词句化为己有,形成自己的语言,同时采用抄、背等方式来积累词句。就比如在教《月光曲》时,我就让学生抄写像“著名的曲子”、“幽静的小路”这样的词语,抄写这些词语,不仅是积累,还可以使学生从中感悟这些词语的准确性和形象性,为他们在写作中用词的准确奠定基础。除了课内的积累,课外的积累也很重要,我常鼓励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的时候要有做笔记的习惯,把读到的优美的词句记下来,通过多读多背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通过广泛阅读和积累词句,在大脑中形成更多的语言储备,富语言的积累。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应面面俱到,要力求让学生放手去写,大胆地表达,只要他们的见识更广了,知识更扎实了,词汇更丰富了,写作文就不再是一件难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