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迈向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_davi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交际是表达、交际、思维、反应、做人、生存等多种能力的有机组合,是一种双向或多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活动。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口语交际教学似乎还没从高要求、低效率的怪圈中彻底走出来。小学生或止于口,或纳于言,或言不成句,或辞不达意,这些现象屡见不鲜。因此,笔者以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迈向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
  一、营造和谐环境,让学生敢说
  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鼓舞、欣赏,而不全在于获得知识的多少。因此给孩子一个宽松、包容的环境,营造一个和谐氛围,处处充满着友善和鼓励,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就能拥有舒展的心灵,这是成功教学口语交际的前提。例如,笔者在教学话题为“教你学一招”口语交际时,要求学生向别人介绍自己已有的一项本领或一个窍门。为了创设一个爱学、乐学、会学的和谐环境,在交际过程中允许向对方质疑,双方可以进行交流探讨。教学前,我已经布置学生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如所需道具和所要展示的作品。明确“教你学一招”中的“一招”是指什么?学生通过阅读话题中的提示语,很快明确了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方向。学生展示着自己的绝招: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学生亮出了自己的技巧本领、小窍门,学习交流的欲望被有效的引起。接着,笔者选择经典的内容,进行口语交际的示范,如笔者扮演记者采访学生,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确口语交际的中心内容:你想教会别人什么?怎样传授最合理最快速?对于过程中疑难问题你准备怎样解答?这样的设计,学生积极的参与性被激发,师生融于一片,进行平等的合作交流。
  二、学会有序观察,进行大胆想象
  学会有序观察,是学生顺利进行交际的一个基本方法,学生能有序观察,进而就能养成认真思考,按序交际的好习惯。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直都很注重这个方面的培养,让学生掌握顺利交际的基本方法,再结合日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如,笔者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家》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能熟记和理解这首儿歌,笔者要求观察插图时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理解图意后,结合插图将文本进行回顾,以此来巩固学生的记忆。再如,笔者在教学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一文时,要求学生观察图画时,可以先近后远,也可以先远后近,尽情抒发自己的感受。学完之后,当天我就布置了学生写日记,在日记里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因为在课堂上已经表达过,写的时候自然就有话要说,有话可说。有家长非常有感触地说:“我家孩子第一次写日记时,无从下手,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急得直跺脚,我只有一次次亲自辅导。而现在孩子已经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只是因为孩子掌握了方法,下笔自然能如有神助。”可见,教会学生有序观察,学生就能进行大胆想象,常此以往,口语交际就能游刃有余。
  三、抓住活动机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学校、班级的活动经常开展,我们抓住活动的契机,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比如,班队活动中,我们可设计热点问题,如围绕“该不该看动画片”、“课间追跑的危害”等进行讨论交流,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得到培养;也可以让他们模拟当小医生、模拟招待客人等,以此来培养学生待人接物的能力……学生在学校的这段时间里,肯定会发生很多的事情。只要我们教师能做一个有心人,那么,指导学生说话的机会就可以信手拈来。如,开学初选拔班干部,选谁最合适?为什么要选他?学生之间的交流就是一种口语交际,再如,我们怎样齐心协力地夺得每周的“流动红旗”,让学生在出谋划策,集思广益中,进行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在学生学校生活的每个角落隐身着,此时,我们应做一个引导者,一个倾听者,抓住每次让学生实践交际能力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能力。
  四、延伸交际时空,开辟口语交际的新渠道
  口语交际的课堂也不能只拘泥于教室,完全可以延伸到课外,教师可以与家长联合,指导好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如春游活动,清明踏青中,让学生把所见所闻向家长口述,家长做好评价工作。家长也可以放手让孩子亲自经历一些事情,如学生力所能及的购物活动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无形中能得到提高。所见所闻也可以很广泛,我们所讲给家长听的,可以是学校发生的,路途中发生的,公共汽车上看到的、听到的,也可以是和兄弟姐妹之间发生的事,可以是一件趣事,也可以是争执,是几人之间的交流,记录下这些过程,每周开展“交际能手”的评选,并在班中进行“展播”,这样一来,平日里内向的孩子也能做到勇于表现。实践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交际的时空跨度大了,学生交际的面广了,不再局限于个别人;交际的内容丰富了,不再言之无物;交际的话题多彩了,不再言不由衷,很好地开辟了口语交际的新渠道。
  总之,只要我们能够准确地把握教材,合理地利用教材,创设轻松、愉悦的交际环境,就能使学生在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中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表达欲望被有效激发,自身的口语交际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为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历史以其特有的固定的步伐滚滚向前。曾几何时,人们惊叹,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人类的极大进步。但我们又不得不看到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思想禁锢得太严酷了。两千年
1906年9月至1907年2月,地方督抚、将军以电文的形式,对地方自治问题进行了一次大讨论,其中有的赞成速行,有的赞成缓行。这次讨论,使越来越多的地方大吏开始正视这一问题,并提醒了中
本文针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认为学校德育工作难以达成实效性的原因是:社会变革及其价值观念嬗变的影响,现实社会中世俗恶习的反作用,显性教育有余而隐性潜化
清代四川经济的恢复发展,加上长江成为四川与长江中下游交流的主要通道,一批沿江沿河的城镇因贸易而繁荣。处于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的合州就是因贸易繁荣的次级中心城镇
当前,我国企业集团举办高职院校的创新模式在不断探索,但企业集团与企业办高职院校在协同发展中凸显诸多问题,针对问题深入探讨两者在战略、管理机制、资源、技术创新和人才
阅读作为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而且是一个人终身受用的一种能力。“阅读可以改变人生,改变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也正是对学生阅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文章界定了“农家乐”的内涵及特点,在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基础上,对“农家乐”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进行研究,指出新农村建设是“农家乐”的重要依托,同时“农家乐”又可作为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的能力要求。但是由于年代不同、观念不同、语言环境不同,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很难达到这个要求。他们即使是死记硬背得滚瓜烂熟也难于理解领悟高度浓缩的文言文语言。因此,文言文一直被学生误解为枯燥无味的“大石头”。而传统僵化的教学方式:字字落实,句句清楚,更加深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烦和恐惧。因此,我们教学一线的老师必须大刀阔斧、适宜学情地